□高寿华
当代“90 后”高职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不喜欢从属和被约束。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强调实用主义,注重个人兴趣和学习价值。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学生对学校各方面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环境和教学环境下,师生情感态势和心理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对这种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关注和研究较少,而师生间在情感或心理上对教学中的相互期望及其相符程度正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情况下,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则为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心理契约指当事人不通过某种显性的方式,而是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双方相互感知和交流,并认可各自的某些期望,进而形成一套隐性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0世纪6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 首次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采用“心理契约”一词说明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利用心理契约理论来研究企业的组织行为及对员工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开始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非营利性的高校,利用心理契约探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学者们认为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一项组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基于教与学之间的责任和契约,这种契约一般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环节予以明确,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则需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这种显性契约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履行,常常取决于师生之间在感情或心理上的相互期望及其吻合程度。如果他们感知到对方的期望和承诺并接受它,那么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契约。
(一)心理契约的实施能够实现柔性管理与刚性规章制度相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依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是依靠对学生的监督、约束和奖惩等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共性要求。但是从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特征来考虑,刚性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自立性、创新性,如果管理不当,很可能让学生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容易造成师生矛盾。而心理契约的内容是师生之间双向的期望和对彼此承诺的体现,弥补了刚性规章制度的单向要求与强制性的不足,是以隐性的方式来调节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彼此责任的相互期盼,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学生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良好途径。
(二)心理契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的良好心理契约,是双方对彼此间责任、义务与承诺的期望。从心理层面分析,心理契约使得教师不再只突出和强调自身对学生的心理期望得到满足,也能主动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期望。所以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契约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期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心理期望,结合自身特点规划自己的学习,将个人的学习目标有机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中。实施了心理契约的课堂教学情景下,教学过程从心理需求的角度和人性化的角度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良性互动。
(三)心理契约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心理契约强调双向和平等,具有较强的激励性与凝聚作用。学生一方面感知到平等和信任,增强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信任度。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优异表现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而教师对于某方面或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也会给予表扬、培训和锻炼机会,这会增强学生的心理满足感。这两方面都会使学生在行为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增强了与教师期望保持持久一致性的意愿和回报老师的热情。教师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方,他们期望得到的不是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给予他们经济回报,而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认可,能够获得一种事业上的成就感。通过与学生之间构建的心理契约,教师主动接触学生,为学生提供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提高了专业教学能力和服务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师生相互之间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期望的课堂心理契约能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高职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基本特征。
1.课堂教学心理契约具有非金钱利益关系。在高职院校这一非营利组织中,师生之间不像企业的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着利益性的契约关系。在师生心理契约关系中,学生关注的是教师是否充分履行了其教师职责,即传道、授业、解惑,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期望学生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教师对他们的辛勤教学,而不是期待学生参加工作后给予其经济回报。因此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并不存在金钱与利益关系,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
表1 高职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
2.课堂教学心理契约内容具有阶段性调整的特点。绝大部分高职学生还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在高职的三年求学时间里,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不断提高,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其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在不同年级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期望与自我期望会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在心理契约中,这种差异和变化表现出来的正是契约中师生双方具体权利与责任的阶段性内容调整。例如: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教师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应尽的责任之一,而对于处在毕业班阶段的学生,师生心理契约中的教师责任会相应增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责任。因此,高职课堂教学师生心理契约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而变化的,总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进行阶段性调整的。
3.课堂教学心理契约是否存在差异性的看法。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群体的学生对教师是否履行了心理契约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存在差异性的看法。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就有差异。同样的教学组织活动,部分学生看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认为教师履行了契约;而有些学生则看到了教师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不高的一面,认为教师未能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考试型、求职型、创业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期望不同。
(二)师生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在高职院校七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访谈,本文设计了课堂教学心理契约相关问题,并采用德尔菲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职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师生责任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两个专业的三个年级师生,共计487 人,获得有效问卷475 份。根据统计结果,论文分析得出了师生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见表1)。
(一)强化师生对相互心理契约的认知。师生双方对心理契约的认知是心理契约建立的思想基础。强化师生契约认知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能感知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从教师层面来说,作为主导方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相互间正确的心理契约认知。教师应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明确阐述对学生的期望和具体要求,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对他们的心理期望,并对自身的心理契约做出适时调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联络员、设置教师电子信箱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期望。在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期望和需求的基础之上,对那些不正确或不现实的心理期望进行引导和调整,并针对那些现实有效的心理期望及时调节对学生原有的心理期望,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使师生之间心理契约的吻合度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形成动态有效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是随着教学进程不断变化的,学生和教师会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和彼此在履行心理契约时的态度来不断更新心理契约的内容,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特别是在契约主体难以履约,出现心理契约违背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将合乎情理的违约理由和意思及时而明晰地传递给对方,从而舒缓对方因心理契约违背而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消除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误解。这样的沟通可以在维持原有心理契约关系的基础上达成新的有效契约,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导致的师生关系的损害和课堂气氛的破坏。
(三)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机制,避免心理契约违背。违背心理契约将影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作为师生心理契约主导方的教师应依据具体情况剖析违约情形。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原因:一是无意违约,二是有意违约。无意违约主要是由于心理契约主体双方对客观环境和行为不同的解读导致的,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心理契约的内容与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来调控管理。心理契约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有意违约,其原因是其对双方之间建立的心理契约的忠诚度不高,存在功利主义,认为违约获得的利益大于付出的代价。因此要防范这种有意违约,主要是靠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机制。一是通过营造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课堂氛围,对不信守承诺者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依靠他律发挥诚信道德观念的影响;二是要开展和强化诚信教育,在专业课中融入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领悟诚信的价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诚信对事业成功、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1] 曹威麟,赵利娜,郭江平.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调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2] 陆韵.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课堂管理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
[3] 龚文海.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课堂教学改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