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生失范行为的防范作用研究

2015-02-16 03:14彭丽芬陈志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政治思想

□彭丽芬 陈志杰

我国自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即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近14年的时间里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通化、大众化。高校的急剧扩招,本旨在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但反观我国目前经济水平在地域、社会阶层上的不均衡,高校高昂的学费未必是在每个普通家庭承受能力之内。这样一味追求教育振兴而忽视贫困家庭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的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但由此带来的思想、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问题却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失范行为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面对贫困大学生失范行为,高校如何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失范行为的防范,是我们不得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和失范行为的表现形式,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广东培正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了会计系和外语系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了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8 份,占被试总体的99%。其中贫困生72 人,非贫困生126 人。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贫困一般指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相对贫穷。而对于大学生贫困来说,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上,如:高校学费不能按时缴清、日常消费水平普遍低于一般大学生生活费标准、衣着简朴和社交方面花费比例少等具体领域。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贫困家庭困难的认识、贫困生的标准和所在班级的贫困生认定(表1、2)。

表1 大学生对贫困家庭困难原因认识

从调查显示,贫困家庭主要是由于经济问题导致,贫困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家庭综合收入相对于高校收费标准以及学习生活费用支出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大学生陷入无法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支付大学费用的窘境。这是阶段性的贫困,是相对的。

表2 被受访学生对贫困生标准的定义

从调查中了解到:经由贫困证明认定的占到34.4%,经辅导员或班委决定和贫困证明占29.8%,不了解认定程序的占22.7%,仅需辅导员或班委决定占7.1%。可以看出,贫困证明等相关材料是该校界定的重要标准,但也不乏少部分学生对贫困生评定程序的不了解。

据悉,目前国家的资助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但各高校对贫困生的界定都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笔者经走访了解到,本次问卷调查受访的广东培正学院贫困生认定的基本程序:由学校下发文件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安排,随后由有需要的同学递交贫困证明等相关材料,然后由班级所任职的辅导员进行学生走访了解真实情况,在名额上做出相应选择,再将确定出来的名单上报到院系。学院再对材料进行相关审核后,名单会在学院相应布告栏进行公示。最终名单上报到学校,并在学校相关网页内公示。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根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扩招政策,高校大学生数量在日益增长的同时,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高等教育不合理的收费制度正是大学生贫困的制度根源,高昂学费大大超出了困难家庭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随着不断出现的高校“乱收费”、“高收费”等现象,收费标准绝不能任由市场调节。对于贫困生的生源地来说,他们大多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该校生源不少是来自粤西和粤东两个较为薄弱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水平远远低于珠三角地区。单纯依靠务农这一条件是无法在支撑家庭情况下抚养成才出一位大学生。另外,贫困生经济水平和家庭收入能力普遍低于城市水平,大学生自身单纯地依靠家庭目前的经济能力是无法解决高校就读和日常开支的费用。这是自然历史条件形成的。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现状。长期以来,高校对贫困生扶助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其物质生活上提供必要帮助,而忽视了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心理、自立自强品格等方面上的塑造。从贫困生群体来说,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不同于其他在校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上的限制在平时生活花费、学习压力上等极易产生心态不正。特别是在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时,无疑让贫苦生感受到身份所带来的自卑感。在此次调查问卷中,为了客观真实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解,问卷设计上主要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以及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了解那些方面知识进行调查。从受访学生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意义一般占44.9%,认为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占38.4%,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多切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对他们加以引导,这将有助于他们调整自身良好心态,更好完成学业以回报社会。

表3 最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哪些方面

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受访学生中想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国内外形势分析、立身做人的道理和科技、历史、心理等常识占到17.2%。可以看出除目前高校政治课程编录的方面外,不少学生还希望能了解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政策、立身做人的道理,以及科技、历史、心理等常识,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说明大学生在对党和国家的认识前提下,渴望更多信息来充实自己对世界政治和立身做人等方面的认识。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失范行为问题

(一)失范行为的界定。失范,最早这一词来自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自杀论》中,他强调的是“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后来经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进一步阐释为泛指人类行为违反了社会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活动置于社会规范、道德和法律之外。对于大学生失范行为来说,大致归集为三类:一是违反学生守则、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二是违反道德;三是违反法律。因此,在校大学生日常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不遵守校方纪律、吸毒犯罪等等。对于贫困生群体来说,由于在特殊身份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使自身心理素质下降,进而易悲观失望。其失范行为更多体现在贫困证明真实性、生活追崇高消费、沉迷网络和超期未偿还学费贷款等方面。

表4 了解大学生对失范行为的认识度

(二)大学生失范行为现状(表4)。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失范行为理解为违反学生守则、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法律、道德的占33.8%,认为仅违反法律、道德的占25.3%,认为仅违反学生守则、法律、道德占7.1%。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对失范行为的界定存在模糊概念,自身未意识到哪些行为对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扭曲了对事物的认知,或多或少地损害了他人利益,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的力度,及时在预期内做到防范措施和实际出现工作中做好矫正工作,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三)贫困大学生失范行为根源。一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无疑也在加剧利益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边远农村学子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来说,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阶级。贫困生对现实社会的生活往往焦虑不堪。由于在校期间经济困难上引起的自卑心理影响至学习压力和思想压力。他们常常处于低落和失败感等多重精神下,由此更容易导致失范行为的出现。二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网络等新鲜事物对大学生的冲击力度也不可小觑。特别是刚从象牙塔走出的青少年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不明确,对触犯道德和法律等事物的界限还尚未有良好的辨别能力。除此之外,教育制度改革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学校教学质量和数量上有了偏差,不少高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均不完善的情况下对贫困生群体的工作更是马虎大意。同时,扩招政策降低了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生源良莠不齐,客观上放任了对学生行为的管束。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失范行为的防范作用

解决贫困大学生失范行为,构建大学贫困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肩负着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责任,特别是通过教师、教学、教育上来实现育人成才的。在对于构建大学贫困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平台的必要程度问题上,调查显示认为应该占到61.6%,觉得没必要占到22.2%,而认为无所谓的占到15.7%,未具体填写占0.5%。可见,大学生对建立双向平台工作的大力支持。说明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努力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高校一般在贫困生群体开展工作中多数在心理辅导方面做大功夫,殊不知所谓的心理咨询室基本门雀可罗,无人问津。这就需要工作者们拓展思路,一是高校工作应该有的放矢,针对贫困生档案建立“一对一”双向平台,切实可行地指引贫困生认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错误,贫困仅仅是暂时性的局面。它不能代表个人的能力大小,更不是说明什么地位高低贵贱之分。二是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建设基地,应当点面结合。在双向平台下灌输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两方面关注,把握他们的心理、思想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提出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学习和生活不断有更高地追求。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对于高校贫苦生群体的助困工作能起到一定成效。特别是对于失范行为这一复杂问题情况下,能起到更好地防范作用。

[1] 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M].泰安:泰山出版社,2010

[2] 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冰.浅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民族论坛,2005

[4] 黄春春.关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贫困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