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地震部分都市报特色策划与报道评析

2015-02-16 09:19刘正红
中国记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震区都市报强震

□ 文/刘正红

尼泊尔地震部分都市报特色策划与报道评析

□ 文/刘正红

重大灾难报道,是检验媒体应急报道能力的试金石。历经汶川地震等多次重大灾难的考验,国内部分优秀媒体已建立较完善的应急报道体系,并且有丰富的报道经验。但媒体环境的变化,以及灾难具体情况的不同,都会给媒体设立种种难题。本文从分析此次尼泊尔强震国内部分都市报的相关报道出发,梳理了一些有特色的策划、报道和版面,不失为一份扎实的备忘录。

尼泊尔 地震 灾难报道 都市报

4月25日下午,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致其境内逾6000人丧生、1.3万余人受伤、近半人口受灾,包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古建筑及民居损毁严重;强震还波及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地震,截至5月18日,此次7.5级的强震已造成百余人死亡,逾千人受伤。

灾难报道,对于经受过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检阅”的都市类报纸而言,已不是新课题,但将灾难新闻的报道触角正面伸展到国外,尚属首次。

尼泊尔地震的新闻实战,不仅直接考验国内纸媒采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且整体反映出都市类报纸的国际视野与人文修养。由于两次地震间隔不到20天,而全球普遍关注的是“突袭”尼泊尔的8.1级强震,因此,本文立足于尼泊尔“4·25”地震的救援情况及后续影响,以重点剖析都市报在灾难新闻最新实践中的表现。

动态化:抢占“黄金72小时”,报道与救援同步

尼泊尔8.1级强震第一时间的动态主要来自互联网媒体尤其是微博,广播电视随后跟进,但基本上是零星消息,碎片化明显,关注度较低。

纸媒受限于传播手段,主要采取“后发制人”策略,一方面在旗下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新华社、中新社等央媒的权威信息,另一方面迅速整合相关信源,并尽可能连线采访身处地震灾区的使领馆官员和游客,推出规模较大、时效较新、资讯较为全面的地震专题。在抢险救灾的“黄金72小时”可以看到不少定位精准、选材丰富、更新及时的尼泊尔地震新闻,例如《新民晚报》系列报道《山国之殇》、《钱江晚报》封面报道《生命在呼救 古迹在喊痛》、《三湘都市报》的连续报道《震恸尼泊尔》,而日均报道规模在3个版以上的有《新京报》《扬子晚报》《北京青年报》等30多份都市类报纸。

常规报道的杰作不少,《成都商报》的《尼泊尔8.1级地震 中国人民感同身受》是编辑思想巧妙融入资讯整合的典型。在地震次日的“特别报道”板块,该报用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三心”来解构震区动态,依次整版呈现《痛心:坍塌的高塔在哭泣 已发现百余具遗体》《暖心:成都人免费施粥 凌晨1点还在忙》《揪心:水电七局两人遇难 应急小组连夜赴尼》,集萃了最新情况,突出了新闻重点。

以关注救援、关爱生命为主线,以人文关怀、民生关照为视角,自地震发生至今对尼泊尔和我国西藏震区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力求报道兼顾全局性、动态性和深度性,这样的纸媒不多,而《南方都市报》无疑是佼佼者。该报连续多日在头版头条图文并茂地聚焦尼泊尔8.1级强震,且每天拿出7—8个“重点”版,以震情动态、救援进展、数据变化、现场实况等信息为纵轴,以政要关注、灾民生活、震因解析、避险技能等内容为横轴,采用制图、“数说”、对比统计、视觉新闻、深度解析等众多手法,立体化呈现强震发生之后“不断刷新的全景”,规模与反响不亚于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报编采人员针对受众的“速读”和“碎片化阅读”特征,在提纲挈领、要点精读的“主页”版显著位置开设“尼泊尔8.1级强震DAY 1(DAY 2……)”专栏,简明扼要地列举“伤亡”“救援”“捐赠”这三组每日更新的数据,让人一看即知震区概况。

落地化:巧打“本土牌”,从熟人身边找线索

尼泊尔是中国公民较多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震区同胞安危自然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尽管个别网络渠道曾出现虚假信息,但我国政府以民为本和快速有效的应急能力在此次地震救援中得以再次印证,震后3天协调17架次民航客机接回2000多人即为一例。

针对发生在尼泊尔、波及我国西藏的此次地震,关注“我们当地人”在震区的状况,成为都市类报纸的共同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央媒消息权威而实例不多、网媒资讯快捷但不尽准确”的不足。地震发生当晚,《南方都市报》记者就连线采访了身处加德满都的中国人,《“大家都不愿一个人待,想到人群中”》《超40名广东游客滞留尼泊尔》《“我们距死亡只差两米”》等报道新鲜出炉。《羊城晚报》的反应同样迅疾,地震次日即刊发《回家!南航两班机载客返穗》;《东南快报》的《福建22名游客滞留尼泊尔》、《晶报》的《深圳游客:整个酒店大厅都在摇晃》、《现代快报》的《鸟突然乱飞 牛受惊狂奔 南京人亲历尼泊尔惊魂》亦属这类题材。

新闻发力点不局限于事,更多的是聚焦于人,而且是能联系到的、身处震区的熟人或者他们的同学、同事和亲友。通过亲历者、目击者等事件相关人士“还原”现场、叙说经历,使事实更真切、新闻更鲜活,是都市报在“4·25尼泊尔强震”新闻实践中表现抢眼的重要因素。

《华西都市报》较好地实现了“本地人讲述灾区故事”。4月26日起,该报不定期设置“川人亲历”新闻专版,从四川老乡参与救灾、帮助灾民的角度选择报道主角,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是“成都好老板”系列,如《加德满都街头免费发粥》《找直升机飞珠峰 带回8名中国伤员》《街面饭店不开门 免费粥就不会停》。《都市快报》则在“新视界·深度”版持续多日关注一名攀登珠峰的杭州青年,《有个叫柳青的杭州女子可能在山上 大家都很挂念你》等稿件温情洋溢,可读性很强。

专业化:真实“不忘”自然,客观的前提是不刻意

或许是受到灾难性新闻严肃、深沉、平实、精确等特征的限制,尼泊尔地震次日至今的都市类报纸,很难找到亮点突出、吸引眼球的标题,《南方都市报》“盘点”地质灾害摧毁全球文化遗产的《曾被地震夺走的历史和美貌》有些“文青气息”,《钱江晚报》则引用汪国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做题,“献给勇敢面对灾难的人们”。

版式方面可圈可点的报纸倒是不少,《新快报》和《春城晚报》4月26日头版、《晶报》4月26日封面《震恸尼泊尔》、《都市时报》4月27日奔流杂志《灵魂8.1级震撼》、《深圳晚报》4月27日头版《珠峰大营救》……契合新闻主题,风格凝重大气。

部分都市报在做尼泊尔地震专题时,坚持配发社论或相关时评,以求正确引导舆论、科学解读灾难。《京华时报》的《尼强震提示一带一路加强救灾合作》《抗震救灾,凝固尊重生命的价值坐标》,《南方都市报》的《高效与协同:中国海外救援力量值得瞩目》,《北京青年报》的《灾难跨越国界,惟有守望相助》《撤离公民,彰显中国软硬实力》,均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层次。

笔者在研究此次媒体对尼泊尔强震的报道后发现,都市类报纸在专业性方面有两项显著进步:

其一,采编人员不添乱,尊重规律,顺其自然,秉持公德,恪尽职守。这主要表现在报社不像以往,凡是遇到自然灾害就纷纷派遣采访小组或采访团奔赴灾区,众多记者拥挤在一起“抢”信息“抓”图片,或多或少影响了救援行动的正常推进。当然,媒体派出极少数骨干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是无可厚非的,也有利于第一手素材的挖掘。

其二,迄今,都市报基本上都没“挥霍”版面做《尼泊尔强震“七日祭”》之类的盘点型特刊或新闻专题,毕竟谁也不愿撕破尚未愈合的伤疤;激发灾难亲历者和遇难者亲友的痛苦记忆,往往费力不讨好。

(作者是黔中早报社总编辑)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震区都市报强震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流浪卫星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花莲强震!
芦山震区大田坝崩塌发育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13年前郭M5.8级强震群序列特征分析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强震区软弱地基上承式连拱桥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