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成 静 刁 翠
新常态下经济新闻的报道原则与关注重点
□ 文/成 静 刁 翠
作者认为,对新常态下经济新闻的报道要抱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态度:即对新常态的内涵有深入理解、尊重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把握新常态与旧模式间的承接性,同时在报道中忌讳新瓶装旧酒、割裂过去和以宣传替代报道等等。
新常态 经济报道 原则 热点 误区
2014年,很多人用“再出发”来形容即将开始的改革新征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背景下,作为经济新闻的制造者和加工者,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那就是,新常态下如何做更专业的经济新闻报道?
1.认清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在发言中首次为外界清晰勾勒出新常态的内涵:首先是速度,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其次是结构,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最后是动力,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新常态下,要想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必须对新常态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对这一内涵不断探讨的基础上。如果对内涵把握不准,就容易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偏离轨道的情况。
2.新闻报道要尊重经济发展内在规律
尽管进入了“新常态”,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变的。正如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新闻也要用这些规律指引。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引领新常态,要为政府列出必要的“正面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为企业列出“负面清单”,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经济新闻报道除了及时将政府的好政策和做法传达给公众,并做好解读和分析,还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当发现地方政府越位的时候,及时指出,督促更正,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新闻报道。
二是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呈现直线式上升。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下行,更需要看到其对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做经济新闻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看到进步就大肆宣扬,看到暂时停滞就横加批评和指责。
这一点在改革与发展的讨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去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长7.4%。对于这个数据,各种看法都有,这是正常的,但其中有一种舆论倾向值得注意,就是认为增速滑落的原因在于改革,正是因为推进改革,所以“拖累”了经济增长。这样的观点及其论据很有迷惑性,并且会让正在进行的多项改革承压。认识不明、态度不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中国经济导报》约请专家撰文分析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及带来的影响,并在5月刊出《改革和发展真的不可兼得吗》一文,澄清了外界对改革的错误认识,帮助读者认清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如何将改革举措和增长政策更好结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三是经济改革是有规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新闻从业者更要学会把脉,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以发展眼光来看待经济社会变迁,做出有前瞻性和借鉴性的优秀报道。
3.要把握“新常态”的前后承接性。
“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它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连续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要做好承前启后的报道,而不是割裂开孤立地看待这个阶段。
新常态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摆脱原有模式,即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积,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也是十八大以前长期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征”。然而,从旧常态到新常态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这个阶段。新闻报道必须敏锐观察到两个“常态”之间的过渡,注重报道各个领域的变化和对比,并且要对未来的走向趋势有所把握和预测。
1.不要新瓶装旧酒
“新常态”来了,对经济新闻报道者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因为,“新”就表明又有许多新素材。可是,许多人并没有对“新常态”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把新常态当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许多原本就存在,需要解决的老问题,被新闻从业者作为“新常态”解读或者定型。放在新背景下,失去了原有的背景分析和解决基础,问题往往就不那么好处理了。
作为一份以宏观经济报道见长的报纸,中国经济导报社在栏目设置进行了创新、在报道选题上及时跟进“新常态”。在2014年,《中国经济导报》新设 “发展改革观察”栏目,采用约请专家撰文和记者采访报道相结合,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为读者解析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新常态”过程中所面对的旧矛盾、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家选取上,《中国经济导报》力图打破一直以来主导记者报道认识的“旧常态”——以专家名望为报道“贴金”,对采访对象或约稿专家舍其“名”而用其“专”,不是慕名找到业内知名的经济学家泛泛而谈,而是约请身处改革一线、了解实际通晓政策的非知名专家为栏目撰文。来自一线的文章,话题更具有前瞻性、解析更为深刻、政策建议也更有针对性。
就热点话题——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中国经济导报》“发展改革观察”栏目在今年1月刊发的本报记者文章《绝不能搞大跃进式的“一带一路”》及在3月刊发的专家专稿《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四点建言》具有代表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报道逐渐升温,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到各地争抢“一带一路”“冠名权”,这个话题也带热了新闻报道。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来自新疆的专家就看到,中央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考量和地方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需求是不同的。地方政府更多地还是“唯GDP”观念,而这和中央政府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考虑是有偏差的。这位经常往返于新疆和中亚国家的专家在采访中还谈到在当时被忽略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一带一路”来解决中国的产能问题有可能是一厢情愿,与单纯产品出口相比,我国在“一带一路”上更应该考虑的是投资问题。
《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四点建言》的作者来自经济工作一线,其对“一带一路”建设所提出的四点建议与之后相关部委正式提出的关于“一带一路”工作的建议不谋而合。这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新闻工作者不只要报道“新常态”,更要适应“新常态”,报道形式、报道方法和手段要敢于出新,打破“旧框框”注定会有新的收获。
2.不要一味和过去割裂
“新常态”来了,许多人落入非此即彼的陷阱,将一切旧的东西都加以批判,对旧的东西讳莫如深。事实上,即使在旧模式下,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的动力,发展模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对这些不能全盘否定,而要辩证看待,直面“成长的烦恼”。事实上,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是一个不断修正的结果。因此,许多新常态下的成果也要到过去寻找源头。新常态意味着结构更为优化,驱动更为创新。我们在报道中,固然要对创新型企业和社会给与更多关注,但对于传统企业,或者非创新型企业,也不应忽视。新闻报道内容也应当多样化,不应该千篇一律只报道新型企业和现象。
3.不可简单地“报喜不报忧”
在新常态下,政府部门会出台许多新的政策和法规来推动或导向新型发展模式。因此,这个阶段意味着将会有大量政策、条例、文件出台。新闻从业者一定要密切关注政府的动作,对于重要的文件及时掌握和分析,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和把握。然而,不能把经济新闻报道当成政府政策单向的传声筒。除了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外,更要注重微观层面的变化。而且,特别要讲好微观故事,才能更好地对整个社会有全面客观的还原。而且,我们更不能简单僵化地“报喜不报忧”。虽然新常态意味着发展模式更为科学理性,但是,我们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新闻报道不能只看好的方面,主动忽略那些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在舆论导向上造成“只好不坏”的假象。任何模式都会有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问题更会大量涌现。新闻媒体人就要担当守门人的角色,敏锐把握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问题的合理解决。
1.关注深层次问题。2014年被称为深度改革元年,从这一点上看,从2014年往后的几年,注定是极为不寻常的。因此,在日常新闻报道时,也一定要有所注意。第一,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纷纷显露,盘根错节联系在一起,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视角都不能单一和浅层次,必须综合地、多元化地、深层次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案。第二,进行经济新闻报道,要尤其加大对矛盾的关注。改革初期,百业俱兴,成果俯拾即是,报道可以对改革的成果多加关注,矛盾在彼时尚不明显。而一旦改革步入深水区,矛盾就会更加明显。深水区暗流涌动、暗礁散布。新闻人必须具有敢于弯下腰摸石头的精神,不但要发现矛盾,还要剖析矛盾,最终达到引领舆论,推动改革、解决矛盾的目的。
2.更关注创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驱动变了,向创新要发展动力已经成为不可绕过的路径。但是,在做经济新闻的时候,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什么是真创新,什么是假创新。报道要鼓励原创、自主研发,而对于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创新”加以分辨。更严重的是,有的人打着“创新”旗号,大行侵犯知识产权的实际。他们把别的企业或者国外的产品、经验照抄过来,换个标签、换个名字,就假称是自己的创新成果。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但不能鼓励,还要勇敢地揭露,以形成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无形资产的良好风气。
3.更关注信用。去年以来,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许多改革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也是新常态下必须密切关注的内容。作为新闻从业者,必须牢牢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但要在经济新闻报道中时刻关注、推动,而且要发挥好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于不守信用、阻挠或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个人和行为,坚决予以曝光,对于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益的个人和行为,不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故事,都要大力弘扬。
《中国经济导报》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在B1版开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席谈”栏目,从宏观到微观,围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建设等角度展开,对学术信用、科研信用、医疗信用等热门话题也特地约请专家进行阐述。应该说,这样长时间多角度关注社会信用在媒体是不多见的。
4.从关注数字到关注结构。新常态下,许多旧有模式发生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也要跟着变化。过去经济报道非常看重数字。关注的往往是某某县的GDP、某某企业的年产值、某某产品的年销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媒体秉承着“多就是好”这一似是而非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而在新常态下,媒体自身的这种思维模式就必须打破。新常态要求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动力的转变。必须学会从萌芽看未来。一个新的、有发展潜力、符合经济规律的事物,即使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比如环保、节能、公益等领域,我们也绝不能弃之而去,反而要给与更多的舆论关心和呵护。
5.加大典型人物、案例和现象的报道和剖析。新常态下,社会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种大背景下,必定会涌现出许多典型的人物和案例。对这些典型人物和案例进行报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细微之处把握社会时代的变革。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讲好微观故事,是新常态下做好新闻报道所必备的一门技巧。
如在物价报道领域,《中国经济导报》积累了十几年的新闻报道经验,采编部门多引导记者从点入手,从人们熟悉的生活着手,善于“讲故事”,而不仅仅是交出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去年12月,《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刊发的题为“价格新常态:且调且改且平衡”的新闻作品是改进报道方式的一篇代表作,文章是就新的定价机制实行以来价格改革带来的变化所展开的一篇报道。文章从北京市什刹海庆云楼厨师长的食材采购价格和加油站工作人员对油价变动的敏锐观察入手层层展开,再配以专家画龙点睛的点评,这样的报道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众多类似的“色香味”俱全的稿件是中国经济导报适应新闻报道“新常态”、满足受众新的阅读需求所进行的改进。从近一年的报道实践看,效果非常明显,读者对此也作出了积极反馈。
(作者分别是《中国经济导报》主任记者、新闻专题部副主任)
转载本刊文章,请务必注明转载自《中国记者》期数、作者等要素。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