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集句联的旅游审美意蕴

2015-02-14 21:22王格
关键词:瘦西湖芍药楹联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873(2015) 05-0022-04

收稿日期: 2015-04-16

基金项目:扬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项目“生态经济背景下扬州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研究”(2015-55)。

作者简介:王格(1984),男,四川剑阁人,扬州职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研究。

doi: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5.119

楹联是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字数相同、结构一致的对偶语句 [1],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瑰宝。对联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节日、喜庆、名胜、行业、题赠、杂感等,是人们用浓缩的字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古往今来,楹联艺术方兴未艾 [2]。

集句联是对联创作形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对联的内容并非完全由撰联人创作,而是从古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或多个有关联的句子组成。组成后的对联,符合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 [3]。集句联保留了原文的词句,解读组合后的对联,又可读出一番新意。在赏析集句联时,由于人们会联想到所集的原作,和普通楹联相比,赏析的艺术空间更加广阔。在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中有着大量的名胜对联,在提升景点文化层次、熏陶游客修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园林景观最为集中,楹联与园林中的建筑、叠山、理水、植物等,共同构成了园林的基本要素 [4]。

一、扬州园林中集句联解读

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古典园林众多,清代就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 [5]一说。扬州园林自成一派,兼具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6]。扬州园林除了拥有考究的造园艺术、精致的叠山理水手法外,楹联在扬州园林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扬州自古以来是书画之乡,扬州八怪为扬州园林和古城留下了浓墨重彩,当代众多的书法家、画家以及名士不断地为扬州园林添彩着色,使扬州园林焕发出新的魅力。扬州园林楹联众多,仅以瘦西湖公园为例,现有楹联130多副,撰联者和书写者包含了清代、民国及当代的名士大家,其中集句联就有30多副,成为扬州园林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扬州园林中的集句联,以描写风景为主。从瘦西湖南大门进入园内后,风景并非即刻就到眼前,而是要经过“长堤春柳”后慢慢展开。在长堤春柳旁的方亭内,有集句联:

佳气溢芳甸

宿云淡野川

此联中上联“佳气溢芳甸”出自元朝赵孟頫诗《张詹事遂初亭》首句:“青山缭神京,佳气溢芳甸。”下联“宿云澹野川”出自金代元好问诗《氵隐亭》(注:“氵”音、意同“水”)中的“宿云淡野川,元气浮草木”。该联是瘦西湖公园入园第一联,在游客尚未感受到瘦西湖公园的神韵之前,作为赏景前的铺垫和序幕。联中“佳气”“宿云”都给人一种飘渺之感,似乎意在道出了瘦西湖公园如同仙境一般的景致,“溢”和“淡”相对,描绘出眼前风景的层次感,芳草茂盛的“芳甸”渐渐凸现,白草宿云的“野川”之景渐行渐远,两种画面的变换把游人带入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此集句联对仗工整,层次感和画面感极强,是集句联中的精品。

在徐园里的春草池塘唫榭内,也有一副写景的集句联:

笔落青山飘古韵

绿波春浪满前陂

该集句联上联出自杜牧《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诗:“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原诗是杜牧的一首咏古抒情诗,诗中北楼即是位于安徽宣城的谢朓楼,又名北望楼、谢公楼,李白、白居易、杜牧、王禹偁等多位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此楼的诗篇。杜牧诗中的“笔落青山”引出的是一副大气磅礴的“帐开红旆”景象,而在此处却带出了另外一番景象。下联出自韦庄《稻田》诗:“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自然清新之气的诗,让人感受到的是自然田园风光带给人的宁静与欢愉。此两句集成联后,把人文之韵和自然之风有机融为一体,再看眼前的景象,屋前荷池,屋侧流水,春草池塘,一片生机,正应了取自谢灵运“池堂生春草”(出自《登池上楼》)句意而命名的此景。

园林中的花草植物也是集句联咏诵的重要内容,在瘦西湖内玲珑花界处,就有三处集句联集中展示了此处的别样景致。扬州园林植物中,首推芍药,北宋扬州籍学者王观就在其《扬州芍药谱》中写到:“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 [7]芍药在当时花市中最为人称道。宋人孔常父在《维扬芍药序》中写道:“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四方之人尽皆齐携金帛,市种以归者多矣。” [8]扬州历代以诗文歌颂芍药的篇章众多,而在如今的观芍亭内,简简单单的一副集句联就写出了芍药的丰姿。

繁华及春媚

红药当阶翻

该集句联上联出自南朝宋鲍照《咏史》:“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下联摘自南齐谢朓《直中书省诗》:“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上联点名了芍药开花的季节,正值烟花三月、春色醉人之时,芍药花竞相开放,白似婚纱、红如笑脸、金如发簪,一片热闹繁华景象,为扬州的春天增加了妩媚之情。下联中的“红药”就是指芍药。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芍药不仅为扬州这座城市和园林增添了娇媚,也寄托了人们伤今怀古的惆怅。

芍药如今是扬州的市花之一,而玲珑花界的另外两副集句联描述了扬州市树——柳树。柔韧的枝条,自然下垂,随风飘舞,婀娜多姿,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题材。“红桃绿柳垂檐向;碧石青苔满树阴。”这一集句联上联取自王维的《洛阳女儿行》中“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下联来自李端《题元注林园》中“谢家门馆似山林,碧石青苔满树阴”,这一集句联巧妙又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扬城春色。另一处的集句联“花柳含丹日,楼台绕曲池”上下联分别集自宋之问、卢照邻的诗,形象地展示扬州园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的特点。

扬州园林中的集句联不仅仅集自前人诗句,还善于从古文中集句,而且集句范围更广。在现平山堂内有一副经典的集句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此联由清光绪年间两淮盐运使徐文达集句而成,分别取自宋代四位文人的作品,描述了平山堂的壮丽婉约与豪迈之美。“衔远山,吞长江”取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描述的是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开篇之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展现的是滁州琅琊山蔚然深秀的迷人景色。有意思的是,《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时所写,不久后他就改任扬州太守,在此期间,他在扬州城北郊蜀冈之上修建了平山堂。闲暇之时他常与友人在此诗酒相和,并作有名篇《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本是琅琊之貌,却巧妙地印在了他亲自修建的扬州平山堂前,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字之妙,人生之奇。“送夕阳,迎素月”出自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描写的是作者“酒力醒,茶烟歇”后的时光,写出了作者的谪居之乐,也表达了作者屡遭贬谪的不满之情。“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集自苏轼的《放鹤亭记》,描绘的是徐州云龙山的自然风光变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神往。这一集句联堪称经典,集句来源于同属宋代的名人名篇,“两楼两亭”汇聚一堂(平山堂),让人在欣赏平山堂美景之余,通过此联,激发人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感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除了借景抒情的集句联外,扬州园林中还有一些内涵丰富的集句联,富含思想性和人生哲学,颇值得细读。如在瘦西湖桂花厅前的集句楹联:

林外钟来知寺远

柳边人歇等船归

《扬州画舫录》卷十二桥东录记载:后鬻于园中,构方亭,即以小南屏旧名额之。联云:“林外钟声来知寺(李中),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按《扬州画舫录》记载,上联集自五代南唐诗人李中的诗句,但未能查到出处。下联集自唐朝温庭筠的《利州南渡》中两句:“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该集句联颇有几分禅意,既表现出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探索热情,又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之情。在古文中,钟声向来与寺院紧密相连,唐代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写道“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留下关于钟声的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既是象征着真实的寺院存在,更是寓意着无形的时间流逝,寺院易寻,时光难回,响起的钟声似乎也在惊醒世人珍惜时光。下联的“等”字把人带进一种更深远境界,钟声虽已响起,方向已定,开始努力前行,无奈河水阻隔,也只能“等船归”,纵使目标远大,也要脚踏实地地从现实出发。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既满怀理想,又常觉无奈;常常觉得目标就眼前,却不能轻易抵达;纵使满怀激情一往无前,也要平心静气蓄势待发,这正体现了“欲速则不达”的人生智慧。船总会“归”来,新的开始即将到来,如此看来,“柳边人歇等船归”比起“野渡无人舟自横”多了几分期待与上进。瘦西湖景色随湖道变化而布局,错落有致,时展时收,人在此联前,远能听大明寺钟声,近可观湖上游船,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虚实交织亦真亦幻的景象。

同时也要注意到,集句联由于涉及原句作者、原诗原文众多,有的年代久远,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偏差。如现瘦西湖望春楼楹联:“北榭远峰闲即望,月华星采望来收。”按《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此联集自薛能、杜甫诗,此种说法流传甚广 [6]。但细读下来,一副对联中出现了两个“望”字,确为楹联大忌。经过后人仔细校对,认为上联确实集自唐代诗人薛能的《平阳寓怀》中一句“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但下联实际上并非出自杜甫,而是出自杜荀鹤的《旅舍遇雨》“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9]本集句联中下联的“望”字,应该是“坐”字。这样一副集句联,在咬文嚼字的同时,也能让人们从中解读出更多的历史和故事。

扬州园林中的集句联还有很多,集句来源广泛,描写内容多样,是扬州园林景观中重要的元素,在欣赏扬州园林风光的同时,人们不妨也来细细品味集句联的无穷魅力。

二、扬州园林集句联的旅游审美意蕴

楹联是浓缩的文化艺术,集句联是融合的智慧结晶,在凝固的建筑和灵动的山水中看似微小,却在文化传承、思想传播和情感升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扬州园林中的集句联,内容广泛,壮景抒情言志都包含其中,为游客拓展了审美空间。从一个完整集句联来看,包含了集句人、原诗文及作者、书写者等信息,每一个角度都为游客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诗词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集句联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所描述的风景和情感,也展示了集句人深厚的文字功力,集联比撰联更难,非博览群书、通晓古今难以成联。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直为人们所称赞,在扩展了文化外延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内涵。

扬州园林的集句联,讲究与风景相对,与建筑匹配,与花鸟呼应,绝不是生搬硬套。每一句联的背后都是一个诗人、一篇著作、一段历史,这些人或许并未到过扬州,也不曾为扬州题写半句,但在后人的妙笔下,与他人的文字组合,便与扬州的园林有了机缘,巧妙融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11]。这些集句联,情调优雅,意境深远,体现了集句人高雅的文化修养和浪漫的艺术想象。这些楹联印在扬州园林的各个角落,也被刻上了扬州文化的烙印,扬州的园林艺术随着这些文字不断传播,成为浩瀚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篇章 [12]。扬州有着悠久的书画文化传统,众多的书法家、画家通过题联作画,让这些集句联和书法作品结合,成为游客进行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以境出,情由境发” [13],集句联在园林中,充当了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的“话筒”,委婉含蓄地揭示出造园者的思想,传递出意境深远的园林艺术,还能把不同时空下的人物、诗词融合在当下,把游人带入到更广阔、更高远的审美境界中。集句联与园林景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衬托,使园林景观有了生命与活力,也把园林艺术推向了更高境界 [14]。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这是扬州个园觅句廊的对联,此联虽不是集句联,但却是作者袁枚从家里仆人的一句话中得到灵感而写。冬日月下的竹林,千万片竹叶投影到墙上,犹如满墙的“个”字,而冬日开放的梅花,被薄霜包裹,反而让梅花焕发出生机,“孕”得一身花。正如扬州园林中的集句联一样,联话古今、传播文化,不正是“映竹成字”么?诵联读文、博古通今乃至薪火相传、传道授业,也正是当下众多文化传承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瘦西湖芍药楹联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美丽的瘦西湖
十二月的瘦西湖
Parks In Yangzhou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俯瞰大美瘦西湖
孔府的年节楹联
芍药为谁生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