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淮剧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解读

2015-02-14 21:22朱玉江
关键词:淮剧盐城戏曲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873(2015) 05-0018-04

收稿日期: 2015-05-18

作者简介:朱玉江(1973),男,安徽滁州人,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doi: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5.118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家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解放后,淮剧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大起大落的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淮剧在当代的发展轨迹。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前:淮剧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新中国成立初,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全国各地的戏曲舞台都纷纷上演反映新时代、新生活及歌颂祖国、歌颂党的现代戏。盐城的淮剧也顺应全国的形势以及时代的潮流纷纷改编和创作现代戏,如淮剧《虎穴斗争》、《一家人》等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换良种》、《旱地稻花香》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生产的故事,《借长衫》则反映了破除封建迷信、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初到“文革”前的淮剧创作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人民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且有生活气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重视传统但又不囿于传统,能熟练地运用戏曲手段并做适当的改革,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

这一时期的淮剧在盐城地区家喻户晓。解放后的人们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通过淮剧来抒发老百姓对党的热爱,淮剧的传统曲目和现代剧目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此时的大众传媒主要是广播,其播放的文艺节目大都是歌颂祖国和党的一些革命歌曲以及戏剧曲目。由于当时中国文化的发展相对封闭,对西方艺术基本上还是紧锁大门,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在这种封闭的文化环境中,盐城的本土音乐就成了人们的主流音乐文化,现在对淮剧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大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这一时期的淮剧创作和演出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不存在商业目的,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是由国家无偿提供给公众并借以意识形态控制的公益性工作,要的是社会效果而不是经济效益,重视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交换价值,因此它受制于政治形式的发展以及权利话语的权威。

二、“文革”期间:走向衰退

“文革”期间的淮剧像全国的其他地方戏曲一样,主要移植样板戏,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等,淮剧的发展遭受重创。

综观“文革”期间淮剧创作和演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的一些政治话语的阐释,反映了解放后人民的现实生活,传达的是一种爱国爱民爱集体、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思想,政治性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政治、经济、文化被强制性地联合在一起,一切为政治服务并绝对服从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成了政治的直接延伸。因而文学、艺术等文化都由政治所控制,文化成为政治和伦理说教的工具,变成了政治权利话语的直接传声筒,如八亿人唱八个样板戏。在文艺创作中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文学和艺术的创作还要求作者配合某一具体的政治行动,要成为政策的注解,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反映则被视为反社会主义。文艺作品要反映工农兵的精神,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解放战争期间的具体军事战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描写就充分体现了文艺作品的政治性。这种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发展态势,直到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的讲话中才得以纠正。

三、20世纪80 90年代中期:淮剧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新时期开始时,人们刚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刚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人们首先发出痛苦的呐喊,艺术之魂的回归首先从“写真实”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开始。许多戏曲的创作触及“文革”时期的大量冤案和悲剧,正如诗人白桦所说:“这反映了一个历史的真实,这是中国长期以来所处的压抑环境造成的,这个环境对10亿人来说是共同的。作家的愤怒和忧虑,作家的欢乐和快慰集中反映了中国大多数人的普遍情绪,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1]淮剧《金色的教鞭》就反映了“文革”时期迫害教师、毒害学生的故事。这一时期的淮剧题材主要有教育青少年的《母与子》,反映农村生活的《顾满堂家事》、《卖蟹》、《鸡毛蒜皮》、《金水玉莲》等,反映伦理道德的有《打碗记》、《奇婚记》,爱情题材的主要有《水乡二柳》、《第七个新娘》、《公公做媒》等。

20世纪80年代的淮剧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被文化专制主义摧残得百花凋零的戏曲园地开始吹来徐徐暖风,出现了复苏的景象,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整个国家呈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包括戏曲在内和整个文艺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进入20世纪80年代,淮剧在改革的春风中散发着新鲜的活力。

改革开放使得人们打开了久被压抑的思想闸门,文艺工作者积蓄已久的创作热情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盼共同促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的辉煌,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期。在这种背景下,淮剧的创作和演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部淮剧作品屡屡在国家和省里获奖,如《打碗记》获1980  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奇婚记》参加1985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剧本一等奖,《离婚记》获江苏省戏剧百花奖,《第七个新娘》、《公公做媒》、《儿女债》获1985年江苏省文化厅现代戏“百场奖”等等。盐城是革命老区,是苏北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电视机及录音机在盐城并不是十分普及,尤其是农村,在广阔的平原大地上,人们还是喜欢听着、唱着、观赏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乡土音乐。淮剧团常年活跃在盐城的农村,淮剧团的创作者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农村生活、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作品。那时,盐城鲁迅艺术学校的淮剧表演班成了许多年轻人向往的艺术园地,进入鲁迅艺术学校淮剧班就等于获得城市户口这个“铁饭碗”。淮剧音乐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淮剧,淮剧在“第二个春天”中进入发展的昌盛期。

在充满激情的20世纪80年代,“走向现代化”激励着人们去奋斗、前进,现代化的话语以其激情的方式投放到淮剧的创作中来,如淮剧《水乡二柳》、《公公做媒》等就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众心理映射到淮剧艺术中,现代化话语以爱情内容表现出来,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这明显不同于以前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话语中渗透着一个即将踏上振兴之路的民族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曲界,如何看待传统和现代也是一个讨论较多的话题,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现代戏的“戏曲化”和“现代化”之争,也体现了传统和现代思想的对立。这场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戏曲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当强调戏曲的‘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的客观事实迫切需要考虑吸取现代化的问题;二是现代戏要创新,但绝不能忘掉戏曲本身的规律,不应该忽视戏曲艺术固有的特征,还是要‘戏曲化’;三是‘戏曲化’与‘现代化’要统一,但要以‘现代化’为主导” [2]。从“戏曲化”和“现代化”的争论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问题,一味强调“现代化”或“戏曲化”都是不合适的。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审美文化的变迁,以及如何处理“现代化”和“戏曲化”的矛盾关系到戏曲发展的命运。正如何为先生在《论现代化与戏曲化》一文中所说:“戏曲化不是一切恢复到老样子,而是对在创新中把传统中那些美的形式、美的风格加以继承和发扬,不能孤立地提倡现代化,而必须有戏曲化加以补充、限制和制约,否则就不能提高,不能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2]由此可见,在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现代化的发展是丢弃传统还是继承传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都有所呈现。

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淮剧逐渐走向人们音乐生活的“边缘”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人们在传统和现代的热烈讨论中又迎来了西方后现代文化,一时间,好莱坞式的商业电影、家庭肥皂剧、通俗小说、娱乐报刊、明星传记、卡拉OK、MTV、时装表演等20世纪80年代陌生的词汇到了90年代已是家喻户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90年代在中国20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传统乃至现代的价值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强劲消解,而东方文化精神也再次遭到西方‘文化资本’的文明冲突,一时‘后殖民主义‘与‘文化研究’成为东西方文化资源和‘习性’再估价的主要活动” [3]。在这个喧嚣的复杂语境中,人们的审美文化及其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型。

进入20世纪90年代,盐城的淮剧创作被称为“三小戏之乡”,即小人物、小故事、小情节。淮剧的现代戏曲唱腔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这一时期的淮剧创作和演出,主要还是围绕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描述社会底层凡夫俗子的心态,表达他们对家庭、婚姻、伦理的观点,体现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发展的时代在他们身上所留下的烙印,如对反映赌博危害性具有教育意义的《难咽的苦果》,反映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村老年婚恋问题的《青豆与红豆》,反映农村中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的《来顺组长》,揭露当代流行的腐败问题的《画像》等等。这些作品在盐城地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也与淮剧在新时期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文化的选择也日益丰富。面对电影、电视、卡拉OK、录像、家庭影院等消费文化对淮剧的强大冲击,一时间使得淮剧在新兴起来的娱乐文化面前显得苍老和呆板,竞争力明显不足。淮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面对以新兴的电子媒介为导向的视觉文化的冲击显得步履维艰,淮剧观众在大量流失。如今的盐城人也像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一样,唱着港台及欧美的流行歌曲,欣赏着激情的摇滚乐、爵士乐,许多年轻人为音乐生活的丰富多彩而欢呼雀跃,而对淮剧则是逐渐淡忘甚至变得异常陌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前,吃“皇粮”的淮剧演出团体一时感到浮躁、抱怨与无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与企业的联姻也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发展的一道亮丽景观,如当地的企业赞助电视台、广播电台举办各种淮剧比赛;唱片公司也与当地的淮剧团和演员联合推出人们熟悉的淮剧唱段及演员的演唱专辑的磁带、CD、VCD等,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欣赏,甚至还可以卡拉OK一下,过把演员的瘾;淮剧的电视剧通过电视媒介进入千家万户。总之,观众的流失、演出团体的迷茫、文化的市场化或商品化、大众传媒的介入都在深深地影响着淮剧的发展前景,淮剧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着潜在的危机。振兴淮剧,使其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已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焦点。

五、21世纪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发展

20世纪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议题。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4]2003年,我国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文件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各地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盐城的淮剧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淮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其实,本世纪初以来,尽管存在着很多困难,但淮剧一直没有停止它的创作与表演,这是任何一个戏曲种类在当今全球多元文化时代都必须坚持的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在近年来的发展露出新的生机。虽然大众传媒成为主流,但淮剧的娱乐与表演依然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笔者经常发现,早、晚在很多公园都能听到淮剧爱好者的演唱。盐城的水街每周都有淮剧专业演员和票友的精彩表演,盐城的淮剧博物馆每天都能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近年来又有很多新创作的淮剧曲目获奖,例如,淮剧《马代表进城》、《二饼上城》分别获得第31届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和江苏省舞蹈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尤其是淮剧《半车老师》在获得江苏省第六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11项单项奖后,进京献礼十八大,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这些都表明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它的发展呈现了可喜的转向。

这一时期的淮剧创作依然是以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它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世界,这正是淮剧依然能被当地很多人喜爱的原因,因为它表达了人们的生活心声。例如淮剧《菜籽花开》,该剧目讲述了千里寻父的流浪儿菜花,见到报纸上刊登“乡村好人顾双成”的事迹后,尾随其来到月湖村,谁知顾双成竟是自己的生父进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该剧秉承了淮剧的小人物、小故事、小情节的“三小”创作模式,洋溢着浓郁的里下河风土人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涵是“活态”传承,然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以“变”激“活”,究其原因主要是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应对无法逃避。淮剧要想获得生存之地必须根据特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进行变革。当然,这不是丢失其“本体”而迎合大众审美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很简单,于是,淮剧成了人们日常的音乐生活;如今这个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人们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完全钟情于淮剧,尤其是年轻一代。淮剧要想生存,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变革。例如淮剧《菜籽花开》,在创作中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精湛的演艺之外,还有美轮美奂的舞美,以及时代元素和网络热词的融入,使其成为观赏性很强的戏剧。剧中名与利的取舍、亲情和荣誉的纠葛,让人感受到真情的隽永,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这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时代特征、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等方面进行变革,淮剧方能呈现其无穷的魅力,才能实现正态传承,因为传承包含着保持与继承的内涵。

猜你喜欢
淮剧盐城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