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榕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汉语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对作者身份构建的意义及启示
○ 徐榕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在学术语篇中应尽可能避免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方可保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而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则提倡作者身份在学术语篇中的自我构建。本文通过对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剖析,从而为今后的汉语学术语篇写作提出几点建议及使用策略,最终实现汉语学术语篇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汉语学术语篇; 第一人称代词; 作者身份构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科研论文中的人称代词的使用问题。我国的传统科技汉语教学及国内部分期刊大多倾向于尽可能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提倡非人称的论文自指语(如“本文”,“本研究”)和第三人称指示语(如“作者”)。
这一现象似乎与国际上所倡导的有所出入。第一人称代词广泛地存在于国际期刊论文中,[1][2][3]1091-1112不少国外学者也为此做了专门研究,研究成果表明人称代词的使用不仅不会威胁学术研究的科学和客观性,还可以使学术研究更容易被读者接受。[4]3-15[5]23-39[6][7]243-267[8]1207-1231[9]803-808Tang & John认为科研论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代表的并非单一实体,而是根据作者的需要代表着多种角色和身份;[5]23-39Harwood则认为作者使用人称代词能达到自我推销的目的。[8]1207-1231Hyland 通过分析64名不同专业的香港本科生论文发现存在严重的人称代词运用不恰当及指称不明显的现象,进而得出结论:“我”中所蕴含的个人身份将如何使用及实现是许多非本族语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Hyland还归纳出自称语的五类语篇功能。[3]1091-1112
目前国内对科研论文中的人称代词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其中包括对某一类科研论文中的某一部分的研究,如梁少兰、黄大网等研究了人称代词在科研论文的前言部分的使用情况;[1][9]803-808张玫分析了《科学》杂志摘要中第一人称的使用情况。而很少有学者对第一人称代词在科研论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使用策略。
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写作被认为是一种作者“抽离自我”的写作方式,[10]作者的行为与其表达内容是无关的。因而,传统意义下的学术论文写作仅仅是对一些已被证实过的可反复使用的实证调查的再现。[11]这种传统的非个人的写作意味着学术论文的写作具有纯粹的实证性和客观性,作者并不参与整个过程之中。
而近些年来的学术研究发现科研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作者对本专业领域科研成果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身份构建。[12]84-105尽管科研论文通常运用非人称性的语言(如名词化及被动句),明显的自我提及会与传统的客观性构建有所冲突,但是,这种自我提及可以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学者提升自我及凸显自身特殊性的目的。[13]143-162Hyland则认为学术论文并非完全无作者参与,相反的,作者通过自我身份的构建以增加其可信度,呈现出的是其对自己论述内容的自信并且勇于对自己所提出的观点承担责任。或许最明显的身份构建方式就是运用第一人称代词及它们所对应的限定词。[3]1091-1112
第一人称代词将作者在文中的参与度提高,它将如何在论文中出现且以何种方式出现都是有其原因的。根据国内外语言学家对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能性研究,本文将其语篇功能总结如下:
1.表达自身利益。有些作者会选择对其权威性的威胁度最低的一种方法,即通过某一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一功能主要出现在对学习经验进行反馈的评估报告中。例如:
“总的来说,这一访问对于完成年终报告及促进我们如何进行香港与大陆之间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表明目的。第一人称代词还可用来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方式既能明确研究方向,又能清晰全文的结构,但仅是为读者提供导向。例如:
“本研究中,我们尤为关注对私家车极度需求的影响因素。”
3.进行论述。这一方式具有高风险性,只有一些专业学者会选择此种方式推理判断,毕竟学术论文中的推理过程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所在。例如:
“我认为它将以这种方式发挥作用:假设我们用只艘新的、刚刚组建的船……”
4.说明结果。在专家论文和学生论文中,其使用频率有着明显差别。其风险性最高。专家学者们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明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存在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将自己的学术贡献和责任承担放在一个最显著的位置。例如:
“同样地,我已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一些批判性思维训练将边缘化一些亚文化群,例如妇女。”
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语篇中可以以多种方式出现,也就是说第一人称代词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及身份。Ivanic(1998)提出了作者身份的三个维度:自传性自我;语篇性自我;以及作为作者的自我。由于本文只研究第一人称代词对作者身份构建的问题,因而我们的研究目光主要锁定在“我”,“我们”,“我们的”这一类词上。下面将详细列出第一人称代词可能表示的身份:
1.作为代表人。有一类第一人称代词通常以“我们”的形式出现,作者通过这么一个代表人来代表一个更大集合的人。例如:“最终它便以我们现今所知道的英语而呈现出来”。这一句中的“我们”指代的是我们所有的人。而名词性短语“我们如今学到的英语”只是指代“现今社会存在的英语”。这么看来,第一人称代词并不完全只是将作者自身的信息交代给读者。
2.作为贯穿于论文中的向导。作者会以“向导”的形式将论文打脉络表述出来,即摘要—引言—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讨论及总结,每一步循序渐进地向读者展示了这篇论文的各个关键所在。例如:“此外,从例1中我们发现句中并未运用到代词和冠词。”
3.作为论文的构建者。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它的出现更好的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即是这篇论文的创作者、构建者、组织材料者,正如下面这个例子:
“在本论文中,我将讨论英语从古英语时期到中世纪英语的地位变化。”
论文构建者和向导这两个角色可能看起来很相似,但这二者之间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毕竟构建者负责的是整篇文章的架构组织,而向导只是在已形成的大的框架背景下为读者进行引导。
4.作为研究过程的描述者。这一方式下第一人称代词充当的角色是描述研究的各个步骤。它是先于论文写作的,主要包括阅读文献、采访受试者、收集数据等。例如:
“我所收集的数据包括书写文本及观察后将笔记及讨论制成的转录本。”
5.作为观点持有者。观点持有者指的是对已有信息申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虽然这种情况下不一定都会使用“我”作为标记,但只要用到此种角色,势必含有第一人称代词,有时甚至伴随着描述认知心理过程一类的动词。
6.作为发始人。作者可将这一身份塑造于其写作过程中,即作者对论文内容阐明自己的观点,其关键是作者自己的见解要足够有新意,不趋同以往。即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条件制约,作者的言论必须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目前,我国学者对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研究还有待提高,尤其根据现有国内学术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应重视起在作者身份构建方面起到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策略:
1.正确看待我国的学术传统。英美作者个人参与度较高,他们倾向于在话语中明晰地表明作者身份,对研究结果与观点承担责任,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同他人区分开来。[15]85-88而国内的作者正好相反,更多的选择避开突出作者身份的表达方式,较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这一现象主要是受中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即科研论文的客观性。
放眼当代科研著作我们不能发现,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不但没有丧失作者的权威性,反而更增加了其观点性,说理性。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学术写作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
2.摆脱文化传统的禁锢。第一人称代词在论文中凸显了作者身份,英美作者崇尚集体主义,因而他们更愿意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宣扬一种集体主义,因而很多学者会选择比较隐晦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态度更加谦虚谨慎。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学者应该改变传统文化思维,勇于用比较直接明确的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3.重视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风险话语功能。虽然前文提及了第一人称代词的多种角色,但其风险程度不尽相同。虽然目前我国在第一人称代词的整体标准化使用频率和分布覆盖率甚至超过英美科学家,但其中所用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问责风险话语功能以及蕴含的高强度作者参与仍然明显低于英美同行。[9]803-808
因此,我过学者在学术语篇的写作过程中应转变观念,加大作者身份在观点阐述中的介入成分。
本文将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阐释。其重要的语篇功能和所代表的丰富的作者身份让学术论文的表现力更加突出。同时,针对国内学术写作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正确看待我国的学术传统;摆脱文化传统的禁锢以及重视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风险话语功能。这将对未来的汉语写作教学以及学术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1]梁少兰,葛广纯,皇甫卫华.人称代词在中外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医学科研论文前言部分中的使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1).
[2]藤真如. 采用第一人称撰写科技英刊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4).
[3]Hyland K. 2002. 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4(8).
[4]Ivanic R. 1994. is for interpersonal: discoursal construction of writer identities and the teaching of writing[J].(1).
[5]Tang R. & John S. 1999. he ‘I’ in identity: 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J].(18).
[6]Harwood N. 2003. erson Markers &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Multidisciplinary Corpus-based Study of Expert & Student Texts[D.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7]Harwood N. 2005a. I hoped to counteract the memory problem, but I made no impact whatsoever’: discussing methods in computing science using I[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4).
[8]Harwood N. 2005b. Nowhere has anyone attempted…In this article I aim to do just that’: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lf-promotional I and we in academic writing across four disciplines[J].Journal of Pragmatics,(37).
[9]黄大网,钟圆成,张月红. 第一人称代词的话语功能:基于中外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J].2008,19(5).
[10]Geer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J].Basic Books, New York.
[11]Mulkay, Michael. 1979. Science 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M].Allen and Unwin, London.
[12]Ervin E. 1993. Interdisciplinarity or ‘an elaborate edifice built on sand’? Rethinking Rhetoric’s Place[J].Rhetoric Review.
[13]Pilar Mur Duenas. 2007.‘I/we focus on…’ :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self-mention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research articl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6.
[14]Halliday M A 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M].London: Edward Arnold.
[15]刘淑芬.中英文论文摘要中作者的自称语与身份构建[J].当代修辞学,2011(4).
徐榕,女,辽宁大连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学生。
H042
A
1672-8610(2015)07-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