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红
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化策略
刘跃红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有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让学生被深深吸引,进而有所创造的最简易的方法,当然前提是问得深入,思考深入,立足点高。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中说:“问之不深,则其听之不专;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周。”阅读教学本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可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是盲无目的满堂问,问题零碎单调不系统,层次混杂无情趣。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徒劳、低效,教师上得吃力失落,学生学得寡淡无味,一无所获。相反,众所周知的名师课堂提问往往是举重若轻,一问激起千层浪,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抓住文本的灵魂,学生学得主动,意兴盎然,教师教得轻松,浑然天成。
看似寻常一问,结果为何这般悬殊?其原因就在于名师问的背后是他们对所教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是他们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把握,是他们丰厚的学科积淀,是他们过人的技能、技巧及教学智慧。他们问得少而精,轻巧的点拨却做到了“他熠熠闪光的思想”总是“温柔地俯视不易调控的课堂”。虽然不同的文本、学情、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他们问题设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理念、悟性、个性、风格更决定了他们对问题设计的不同选择。虽然问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其中的规律隐隐可循。研究众多名师课堂提问设计,尤其是同课异构课的问题设计,必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提问设计的规律,把握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化策略,优化设计我们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通过比较分析,我认为名师课堂提问设计有以下特点:
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寻找独特切口,巧妙突破,是名师的第一高招。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析归纳是通常教师解读小说的路径,这种做法难免会破坏小说的整体感,上得琐碎、凌乱。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由小说中他人对于勒的评价、分类的方式设计了问题,切入文本,去带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展示了不同情况下人物的反应,自然而然地把握了人物的个性,小说的主题水到渠成地揭示。而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的《出师表》则分别站在第三者、诸葛亮、刘禅的立场上采用角色换位的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真实地进入了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实地揣测人物心态,真实地体验人物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品味咀嚼文言的热情。都自然达成了教学目标。高处着眼,低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了课堂,问题设计角度独特而巧妙。
课堂上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学生关注当前的学习、主动参与的证明,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应该看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提问是肤浅的低层次的记忆性问题,是个人的而非个性的认识,缺少广度和深度。教师如能独具慧眼,从无疑处生疑,必会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特级教师郭初阳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华连卡,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她竟然会爱上别里科夫?你怎么解释”?为了利于学生思考,他补充了课文删去的内容,让学生找“它删去了什么东西,从而隐藏了什么东西?”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复杂的深刻的内涵。结果学生谈到了契诃夫的创作观,谈到了作品的社会环境背景,谈到课文删除后缺少了现实感、人物不完整、情节不合理等缺点,甚至还谈到了性爱与情爱等问题,思维的发散性之广之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料。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世界。
“文有不言者”(刘熙载《艺概》),“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清·袁枚《随园诗话》)。这“空”,正是作者有意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义空白。教师若善于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再造想象,或者编织插叙,或者续补情节,或者改写人物,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有机填补,就会在联想和想象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当然学生的想象应该是合理合情合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是无中生有的所谓创造性阅读。
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纸船》时无中生有,以杜撰的一封冰心奶奶的来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让教与学精彩对接,活力无限,则更彰显出教育智慧。教育家爱德华有一句名言:“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若是有心人,训练思维的方法则无穷无尽。
“教育要介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产生两难处境,让他们的灵魂颤抖,每一个选择都是挣扎,都是冒险,都是精神生命的参与。唯有这样,师生生命才能产生共振,才能获得高峰体验。那是教育的极致,也是生命的大美。”站在这样的高度,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才有质感,有高度,有整体性。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在选择、挣扎之后是一个个高潮迭起而又异彩纷呈的课堂。特级教师王君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连续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同学们,如果把题目的这个句子还原到课文当中去,你怎么读这个题目?”“请你再次速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对于勒还有哪些称呼?”
2.“结合这些称呼,回顾课文,请设计一条曲线来展示于勒的人生轨迹的起伏”“标出表示于勒的称呼反复变化的原因。”
3.(重点来研究于勒的第二封信。)“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吗?”
4.“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我们再来看一看你又会读出什么?”
学生从这些问题中读出了冷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读出了亲情的变异,到读出一个坏人的于勒,到读出有一些温度的于勒,到读出有一颗温柔的心的于勒,到读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恨转而变得同情,到对菲利普一家生活的无尽的想象。正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给了学生无限丰富的阅读视角,才有了学生对人物内心、对现实生活的艰难无限丰富的认知。才能够刺激学生去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命运。体会到作品的“无限的丰富多彩”。
有些课文的标题或内容看起来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正是文章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不仅可以化解学生的疑惑,而且可以使他们领会作者的独运匠心,进而模仿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甚至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事物认识生活的视角,对学生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被誉为“文化语文”教学流派的特级教师程少堂老师的经典课例《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作品开头写很美的自然风光,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作家这么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违反现实的,他的用意何在?”由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从而感知到了人民对这土地深沉的爱、所有抗日战士战斗动力的源泉、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更体会到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内心之间的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感知到“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文化对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对文学的影响。小问题引发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
课堂提问的精彩设计千千万万,但大道至简。还是语文界前辈苏立康教授说得好: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只有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想这才是教师问题设计优化策略的根本吧!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2]余映潮《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刘跃红,教师,现居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