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伶
创设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伶
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型课程,学好它的关键在于多操练、多实践,而英语阅读教学更是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敢于尝试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开展课堂教学,由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教学情境;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学生英语知识接受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课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外语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授课模式,只能满足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又无益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课堂,可以调动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综合能力。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者学习情境,是经过教师加工的特殊微观教学环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姜大源2008)。因为接近现实,课堂活动的主体更易于接受,它融合在客观存在的、形象的情境中,推动“激发创新思维”这一过程的实现。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符合认知的规律,同时有助于加深主观的理解。
情境创设,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从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事件、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张爱辉,等2008),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在顺利获得新知的同时,又能得到情感态度和心理机能的发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具体形象事物的认识,使他们从表象的感知达到深层次的领悟,置身于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使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转变为自觉的、主动探索的活动。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读者依据已知信息、知识和经验对本文信息进行不断的假设、验证、猜测与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宗兆宏2010)。高中英语阅读课是以特定主题的阅读素材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语篇与教师产生互动,获取信息和提升技能。新课程目标要求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阐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准备阶段的活动之一就是“激发兴趣和欲望”(教育部2003)。当学习的主体对学习的素材产生兴趣时,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带着强烈的欲望去探究;相反,如果遇到枯燥、千篇一律的素材,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能表现出足够的意志和耐心去探究。所以,兴趣是引起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伍棠隶,等200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将日常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等直观信息搬到课堂上,使枯燥的学习变得鲜活有趣,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四第三单元Reading中“Notjustwatching afilm...”这一句型时,笔者先展示了几幅关于未来世界的有趣图片,然后播放了一个与HarryPotter相关的虚拟现实视频,借助多媒体把直观的社会情境搬进课堂,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受,给学生以感召,使学生身临其境,笔者接着设问:“What’sthenameoftheproduct?Whattechnologyis behindthis product?”以此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在真切的体验中去感悟新事物,丰富情绪经验,为提升英语知识信息做好了准备。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充满生机
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片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展示生活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习得知识,并使这些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教师要紧扣课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创设自然巧妙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指导他们的行为实践,使其做到知行统一,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充满生活元素的课堂情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Reading:Advertisements时,笔者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广告片段插入课堂教学中,连续展示出的一段段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广告片段,不知不觉地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然后笔者提问:“Which advertisements make you want to buy?Why?”学生在听到熟悉的广告后,非常兴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可见,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能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劲头十足,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层层设问,环环相扣,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模式,把学生置于探索问题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在不停的思考和探索中得到锻炼,既学会了新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在设问、探索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在教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五第三单元中Reading:The perfect copy...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目前关于几种克隆动物的精彩视听情境。笔者先展示了几幅形状怪异的动物,然后提问:“What is cloning?”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吸引住了。笔者紧接着因势利导,层层设问:“If you had a cloned brother or sister who looked exactly like you,how would you feel?”和“Do you thinkgovernments should pass laws to make human cloning illegal?Why or why not?”笔者认为,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成自主地探究学习,这无疑发展了学生的创造个性。
(四)创设讨论情境,提升课堂参与度
课堂讨论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和证实自己的能力,听取同伴的想法,纠正他人的错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柳夕浪2003)。因此,创设有益于学生讨论的课堂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选择新颖的、反映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最新成就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情景的创设。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七第三单元中Reading: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是关于因特网对日常生活利弊的一个辩论性的阅读材料,题材贴近生活、喜闻乐见,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于是,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搜集因特网对日常生活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的实例,在搜集了充足的材料之后,让他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不同的组别之间展开讨论、辩论。笔者在课堂讨论中遵循了“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原则,向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并分配角色,责任到人,制订讨论规则。学生在活跃的讨论交流中分享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也是个体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部2003)。”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塑造。将这种理念贯穿在教学中,学生就一定会产出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在教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五第二单元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时,笔者发现学生对此文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他们提供一些探究的情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作准备,结果学生的表演和辩论场面都非常精彩,观点鲜明又富有创造性,不仅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还在探究、合作的学习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也可见,学生的才华和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价值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要多渠道地拓展教学资源、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和情境。笔者在这几年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实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其实,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途径无处不在,教师应善于钻研教材,遵循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愉悦、和谐的课堂中氛围,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
引用文献
姜大源.2008.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5).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柳夕浪.2003.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伍棠隶,等.2003.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徐晓猛.2005.外语教研论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爱辉,等.2008.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学与管理,(4).
宗兆宏.2010.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英语基础教育,(1).
作者信息:225800,江苏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