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19)
唐代鹳雀楼诗歌现象成因探析
郭艳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19)
鹳雀楼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历来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唐代鹳雀楼诗歌创作达到高潮,这不仅是由于登楼的文学传统、蒲州的地理位置、文化源头,还在于当时文人的习尚与心态。唐代鹳雀楼诗歌意象,随着诗人的生活时代、处世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表现了历时性的情思意绪。鹳雀楼作为中原文化的一种寄托,以一种独特的符号媒介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成功构建出诗歌审美的意义世界。
鹳雀楼;文学传统;蒲州;文人习尚
前人有关鹳雀楼诗歌的研究基本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诗歌作者考证。第二部分,“鹳雀楼”还是“鹳鹊楼”的考证。第三部分,对鹳雀楼诗歌经典作家作品的研究。第四部分,鹳雀楼诗歌与登高主题的研究。上述研究对鹳雀楼诗歌现象的探讨很简略,而且只列举少数作家,尤其对鹳雀楼的超文本意义没有深刻分析,对鹳雀楼诗歌现象原因也没有深究。位列“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唐代鹳雀楼诗歌创作一度达到高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唐代鹳雀楼诗歌现象成因,以把握中国古代文学中深层的文化意蕴。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永济古称蒲坂,传为舜都,战国时属魏。秦、汉置河东郡。魏时,又于其地置雍州,后改秦州。北周占有其地,改秦州为蒲州。据《永济县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1]鹳雀楼兴建于北周时期,大约在557-571年之间,距今约一千四百多年,宇文护造。
《全唐诗》中有许多描写鹳雀楼的诗歌,代表性的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畅诸的《登鹳雀楼》、殷尧藩的《和赵相公登鹳雀楼》、耿湋的《登鹳雀楼》、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马戴的《鹳雀楼晴望》、张乔《题河中鹳雀楼》、司马扎的《登河中鹳雀楼》、吴融的《登鹳雀楼》等。王之涣与畅诸的诗是盛唐时期自信昂扬的赞歌,殷尧藩、耿湋、李益的诗歌是中唐失意感伤的抒发,马戴、张乔、司马札、吴融的诗歌是晚唐时期幻灭之际的沉思。
登楼可以抒发远大抱负,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表达不得志的牢骚,如耿湋“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登鹳雀楼》)。在远别家乡的游子诗中,登楼亦带上了淡淡的乡愁,如李益“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同崔邠登鹳雀楼》)。流露山河破碎之际的沉思,如司马扎“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登河中鹳雀楼》)。
(一)历史方面
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登高能赋是文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孔子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亦成为一种文人的高雅行为,体现着一种价值认同。唐代文人的登楼现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登高传统。对唐代登楼现象影响深刻的当属王粲。作为七子之冠冕,其《登楼赋》是作者身逢乱世,被迫避难荆州,政治上不得意,本想登上城楼“消忧”,但是“四望”之后怀土思归之情,怀才不遇之忧,忧时伤世之慨不禁涌来。这千古名篇便开启了唐代文人登楼而愁的抒情范式,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表现漂泊在外,深切思乡之情;“自非旷世怀,登兹翻百忧”(《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抒发忧国之慨。同时,王粲登楼也作为后世的典故,成为诗人登楼诗作的意象。如刘长卿“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作者想到王粲的经历,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总之,唐代文人登楼诗作的繁盛是对登楼传统的继承。
与此同时,宴集的文学传统也深刻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相传,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吟诗。后世的文人雅士继承此传统,酬唱之风十分繁盛。
(二)自然方面
鹳雀楼依山傍水,响应着文人骚客的山水情结。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2]114唐代诗人的山水情结较以往的朝代更为浓厚。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
在鹳雀楼的东南方向屹立着雄伟的中条山。它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涑水河间。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中条山环境优美,黄河位于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由北向南奔流直下,唐代蒲州文人经常登上鹳雀楼歌咏黄河的雄伟壮阔。鹳雀楼正是与周边山水一起构成“楼——山——水”的审美结构。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
鹳雀楼的历史沿革以及诗人们的诗词创作,使得鹳雀楼成为一种超文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对楼痴迷,是因为登楼能使人进入虚幻性的精神超越境界,古人的生命意识、人生悲剧感与历史宇宙观在此刻融为一体。他们通过登楼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一种与宇宙沟通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63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理想境界就是天人融合。《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85,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不仅是道家,儒家也推崇天人合一。在儒家的早期经典著作《易传》中,也重视人与宇宙间的同一性,“天地之大德曰生”是指天地化生万物,这本质上就是说人与万物具有同一性。后世的儒家将这一理念继续延续,把人与自然、宇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是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它在诗歌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仕途不顺的文人心中的平衡剂。
(一)蒲州的地理位置
山西北近夷狄,南临中原,东瞰河北平原,西接关中。蒲州位于秦晋豫交界处,唐开元九年(721)改为河中府。河中府,城市级别已与首都相同,在全国范围内,它和“陕、郑、怀、汴、魏”同为“六雄”,是大唐的中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清人胡天游撰《蒲州府形胜论》历论蒲州(即夏阳)之要云:“蒲为郡,被河山之固,介雍豫之交。方春秋战国时,诡诸得之以强其国,重耳得之以抗秦,魏斯得之而雄三晋者也。以山西论之,则为汾之外户而障其南;以大势论之,则为关中陕洛之枢,而扼其要。故蒲之所系重矣。以自北而西南者言之,刘渊陷蒲坂,则晋之洛阳危;金娄宝破河中,宋关陕不能守。以自秦豫而北者言之,前则赫连屈孑攻蒲坂,拓拔为之震动;后则宇文泰取秦州,因得略定汾、绛,而高氏晋州殆岌岌以就亡。盖形势居要,因谓得之志雄。”[5]199在当时山西的主要城市中,蒲州的地位仅次于晋阳。蒲州城恰好位于唐代两京之间,是关中通往河东、河北各地的咽喉要冲。
诗人登上鹳雀楼,为其地其人其事的浩然之气所震撼,不期然间唤醒自己低迷沉睡的进取意识,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卷25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2841气象恢宏,格调高迈。王之涣,字季陵,本家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在盛唐灿烂阳光的沐浴下,王之涣游历到河中府蒲州城,登上鹳雀楼。诗人极目骋怀,与山河对话,代盛唐立言,写下千古绝唱,其《登鹳雀楼》作为唐诗中的极品,为世代传诵。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白日依山尽”写远景,一个午后的黄昏,诗人登上鹳雀楼,抬头远望,太阳正依着山头缓缓而下,一个“依”字传神地表达出这种壮阔的自然美景。“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这两句气势壮阔,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诗篇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诗人笔下的用词闪烁着崇高的意象美:辉煌的落日,苍茫的群山,奔流的黄河,天外的大海等等。作为伟大诗人,王之涣这首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它极具魅力地折射出盛唐社会开放、豪迈壮阔和充满自信、开拓进取的文化生活和时代心理。
(二)文化源头
蒲坂是舜的都城,是华夏文化的灵魂之地,承载着远古的记忆。据《太炎文录》说,“华”指的是华山一带,即黄河西岸这块地方。西为华,东为夏,鹳雀楼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这一巧合使其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蒲州传为舜都,诗人们在蒲州必然会想到舜帝,马戴的《鹳雀楼晴望》(卷555):“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可感觉到这种情愫。[6]6941马戴,字虞臣,唐曲阳(故址在今江苏东海县西南)人,会昌四年(844)进士。这首诗富于想象,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尧女指娥皇、女英,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传说虞舜在蒲坂建都。太古是上古时代,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诗人在一个晴天登上鹳雀楼,想到古代的尧女。在蒲州东南,浓密的树木掩蔽了舜庙。诗人以远古时期的贤君明主暗喻唐没落的原因,同时也是对明主的一种呼唤,渴望有一位明君能够扛起快要倒下的大唐江山,使处于风雨飘摇的唐王朝重现当年的繁华与兴盛。可惜天不遂人愿,“西望、闭、怀”等词的运用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山间只有鸟才能飞过的险道,天空中挂着将要消失的彩虹,深水潭上浮动着落日的余晖,这些景象同样也是凄美的。作者设想如果可以驾驭行云的话,就可到达心中所愿的地方。这首诗富于想象力,诗人在雨过天晴的天幕下,极目四望,想到古时的尧女、大禹凿的龙门、虞祠登胜迹,表现出诗人宽阔、旷达的胸怀,而这种旷达胸怀远远掩盖不住诗人的无奈。
唐人喜欢在诗歌中介入古代帝王尧舜禹,展现对于远古帝王的尊重,以古喻今抒发自己的情怀。
李翰的《河中鹳雀楼集序》记述了当时的群贤毕集的彬彬之盛,折射出唐代特有的文人习尚。“前辈畅诸题诗上层,名播前后,山川景象,备于一言,上客有前美原尉宇文邈,前栎阳郡郑鲲,文行光达,名重当时,吴兴姚系、长乐冯曾、清河崔邠、鸿笔佳仕,声闻远方。将刷羽青天,追飞太清,相与言诗,以继畅生之作,命予纪事,书于前轩。”[7]4379-4380
集中不乏优秀之作,如畅诸的《登鹳雀楼》(卷287):“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6]3280畅诸,开元初登进士第,开元九年(721)中拔萃科,官至许昌尉。这首诗极状楼高,山川气象尽入眼底。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觉得自己的眼界也超出了人世尘俗,表达了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后两句写从楼上俯视之景。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诗中勾勒出山河的气势,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首诗写法平实,语言浅近,但境界博大。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
时代变迁会悄然影响到文人的心态。盛世造就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正是盛唐时代生活和个人风格的辉煌折射。
同时,安史之乱在士人面前展开了灾难深重、生灵涂炭的生活画面。这样丰富的生活,为文学的创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文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文人在思考应如何生存的同时,极力要将自己的主张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去,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事与愿违,结局往往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这种情况下,他们注定要遭受人生的孤独,随之就有了种种凄楚伤怀和失落。唐宋时期以登楼赋诗为题材的诗作中,很多是写哀怨愁思。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云:“囊拓古来众作,因词以蔽,不外乎登高临远,每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8]876耿湋的《登鹳雀楼》(卷268):“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6]2977就体现了这种愁思。耿湋,字洪源,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肃宗宝应元年(762)进士,官至右拾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众所周知,大历十才子都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见证了唐王朝由盛及衰的转变。耿湋仕途坎坷,官场失意,功名无望,一种人生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首联“久客心常醉”,诗人说自己客居在外,经常迷茫烦乱。耿湋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主要生活于安史之乱之后,每当登临凭吊,总会产生忧时感事的心情。“高楼日渐低”写作者在鹳雀楼上,太阳正渐渐低下山头,这是仰视之景。“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这四句写登楼之后的俯视之景。“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这两句是诗的主旨,诗人感叹自己终身蹉跎,没有实现抱负,无限惆怅。
历史发展到晚唐,“变风”“变雅”之传统自会顺势而生,文学所贯穿的基本感情脉络之一,便是一股付于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意识”。鹳雀楼的特殊位置和氛围所固有的独特性,使它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所凝聚的忧患意识逐渐结合起来,成为诗人寄托悲苦愁思、哀叹国破家亡的抒发之地。司马扎的《登河中鹳雀楼》(卷596):“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6]6961司马扎是唐宣宗大中(847—860)时代的诗人,家居长安附近,早年为求官在长安城羁留,不得志去洛阳及东南一带漫游。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登楼所见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今古兴亡之感,极其悲凉。
楼在古代作为一种登高望远的平台,诗人们于楼阁之所凭栏远眺、游目骋怀,寄托自己的怀抱,抒发自己的感情。楼阁的审美价值并不在于这些楼阁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楼阁欣赏到的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这些景象极大地丰富了登临者的审美体验,进而引发他们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感悟与思考。鹳雀楼亦是如此。经过几千年的文学演绎,鹳雀楼逐渐与文人结缘,成为一个沉淀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审美意象。
唐诗中的鹳雀楼诗歌创作随着诗人的生活时代、处世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表现了历时性的情思感慨。如果说唐朝的盛唐气势、中唐的动乱和晚唐的局势危机导致了诗人们悲叹哀伤之情的增多,登楼赋诗多寄寓愁情伤语,那么鹳雀楼作为中原文化的一种寄托,以一种独特的符号媒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构建出诗歌审美的意义世界。
[1][清]杜崧年.永济县志[M].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卷三“古迹”条.
[2]沈括.梦溪笔谈[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郭庆藩.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谭其骧.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二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清]曹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钱钟书.管锥编[M].上海:新知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辑 马 牛】
A Probe into the Formation of Guanque Tower Poems in Tang Dynasty
GUO Yan-fang
(Faculty of Art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119)
A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ancient towers,Guanque tower had always been an object for poets to praise.The creation of Guanque poetry reached the poem climax of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climbing the tower,Puzhou's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its cultural source,and the literati's habits and mental state.The poetic images of Guanque Tower poems expressed the emotions and affections of the society.As a cultural trust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unique symbol medium,Guanque Tower carries a rich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contains the meaning world of poetic aesthetics.
Guanque tower;literary tradition;Puzhou;literati's habit
I22
A
1008-8008(2015)02-0026-04
2014-08-11
郭艳芳(1990-),女,山西吕梁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