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需要共有文化认同

2015-02-14 03:22作者丨王巨川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台声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两岸人民族群身份

作者丨王巨川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台湾原“文化部长”龙应台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谈两岸文化交流

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必然需要两岸民众所共有的文化认同、族群意识与历史记忆作为构建基础,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之成为两岸民众互通互惠、共生共存的精神家园。

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中,文化的力量与族群的认同是两个重要切入路径,它决定了所有中华民族成员潜意识中的民族身份与文化精神的一致性。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意识共同体,虽然各个民族在自我种族内部有着各自的文化特征与精神信仰,但在差异性和独特性的背后,又有着一个联结这些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核心纽带,即经由文字进而直抵人们精神中的文化力量,正是联结这个意识共同体的核心命题。事实上,任何形态的人类存在及其发展都是一种动态的历史性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字的统一与运用使文字中隐含的核心观念和思想精髓不断地形成一种隐喻,由此构成了人类固有的“本质身份”与“族群认同”。文字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思想精神已经有许多学者加以论证和辨析,比如中国文字中的“易”“仁”“祖”“是”等在不断的历史变革中所集聚起来的宇宙观、社会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等等,都是通过文字的形态来承载,并在文字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其精神的控制力量,由此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要义和现实操作策略像密码一样编排在自己的内涵生成过程之中,然后以“踪迹”的形式罗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范式,永恒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疆界。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曾详细研究过语言在塑造民族身份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对语言之意义的意识,必定存在着一个明确的言说主体,而言说主体又受到立场的支配,因而言说活动(意指活动)总与相伴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及其危机有关。

这正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论身在何处、以何种方式生存都无法背弃的“本质身份”与“族群认同”。就像海外诗人彼岸(林今达)的诗中所写:“假如祖国拒绝了我,我让痛苦把我捏成一尊望乡石。”这无疑是诗化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海外的凝聚、腾飞。这是族格的象征,个格的升华。

余光中的那缕“乡愁”、费翔的那片“故乡的云”等等,都曾牵动着两岸人民内心之中共同的文化认同与中华想象。因此,有学者曾经指出,对祖国的回望与书写正是一种身份认同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看到,文字所给定的精神隐喻及其意识之中的“本质身份”与“族群认同”仍然影响着两岸民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信仰生成与存在观念,并逐渐成为两岸人民所共有的文化历史记忆。

猜你喜欢
两岸人民族群身份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大运河的年轮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台当局要处罚厦门台胞社区助理
赞中国军演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