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唐烨:文化阵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2015-02-14 03:22昌校宇
台声 2015年18期
关键词:北京人艺故园排练

作者丨实习记者 昌校宇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编的唯一女性导演,唐烨的导演风格返璞归真,追求“深刻不偏激、含蓄不煽情”。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接拍《故园》,唐烨表示,这是北京人艺对舞台承载与表述的又一次尝试。这部剧把民族情感放到每一个人身上,把目光给予值得关注却不为人知的一群人、一些事。

唐烨说,在没拍《故园》之前,她对台湾人并不了解,北京人艺也很少拍抗战题材的作品。“这部剧北京市台联充分发挥了倡导、推动、创新等作用,联系了好多台湾老先生、台湾专家讲课,我们才了解到很多台湾同胞在抗战时期作出的贡献。”

在唐烨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资料,充实的案头工作将帮助主创走近那段历史。唐烨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部家国情怀的大戏,全剧组都曾超负荷地排练。大家每天从早上排练到晚上,时间长达八九个小时。“这部剧的排练、合成、上台等等所有时间都比以往话剧的演练时间要短,真可谓‘时间短,任务重’。全组的老老少少都非常用心,希望大家能看到我们用心地在做一个作品。”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人艺原创话剧《故园》终于在8月31日晚于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

剧中有不少台湾元素。例如曾由邓丽君翻唱过的台湾民歌《雨夜花》在剧中被演员用闽南语演唱,借由思念情郎的歌词表达对祖国对家园的思念。而台湾传统的歌仔戏也在剧中登台亮相。舞台上的演员不但要有张力与激情,更需要丰富细腻的情感。但起初,演员“太年轻”,竟让唐烨一度头疼。

唐烨说,我特别希望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即使做不到还原,也希望更接近历史。“为了让100多分钟的表演更生动,我带着全组人员多次去台湾会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学习;请了档案馆、社科院的老师,从历史上把关;联系了对日伪时期北平人的生活有了解的老师给大家讲课,逐字逐句帮演员纠正发音……”

“《故园》最大的看点,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虽然这是一部主旋律之作,但唐烨表示,“这部剧不想喊口号,不想‘上纲上线’,不想出现所谓的‘抗日神剧’,我们希望即使没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背景,这个作品也依然能够上演,观众也依然能够爱看。我们是靠情感、从人性出发来告诉大家,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值得我们去纪念和留住的宝贵东西”。

《故园》导演唐烨

唐烨自谦地表示,通过这部剧她获得很多收获,“这部剧让我对战争、对台湾会馆、对这样一群台湾人有了了解。编剧老师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谈到文化传承,唐烨特别强调:“我们没有直接写战争,主要写的是文化侵略和抗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日本人希望通过文化入侵让中国人忘掉民族,忘掉自己的传统,忘掉之前所有的东西。对此,两岸中国人是如何联手进行抗争的。”

通过对《故园》的执导,唐烨更认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今天仍有警示意义,任何时代都不能忘记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北京人艺故园排练
舞动未来
北京人艺:“富二代”的财富和压力
嫦娥的思念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春日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