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玥,朱风兵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212003)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人机翻译对比研究
潘玥,朱风兵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212003)
本文回顾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统计以及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人机翻译的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目前机器翻译系统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最后对机器翻译进行总结和展望。
机器翻译;语言处理;人工翻译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系统软件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机器翻译作为自然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广大学者所关注。但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语法结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机器翻译的效果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我国市面上最热门的在线翻译软件当属Google、百度、有道和沪江,笔者通过大量的人机翻译的实例对比,旨在发现机器翻译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
机器翻译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兴盛与发展融合了语言学、数理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在内。自Chomsky 50年代后期提出“短语结构语法”——“由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符合规则的句子”原则,早期的机器翻译系统在语义识别上普遍使用短语结构语法来描述句子的构成,但是由于单一标记的短语结构任意性太强,在描述和约束句法结构上非常弱,不能精准判断短语类型和范畴边界以至生成的所谓的符合规则的句子过度,句子虽然无穷,但并非出于表达意义的实际需要。于是在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广义短语结构语法、词汇功能语法、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等语言学理论也应运而生。在这个阶段,基于规则方法一直是占据机器翻译研究的主流地位,然而语言规则的产生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参与协助,而且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严密的级层系统,各种语言规则之间不是简单叠加的,再加上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渐变性,所以大量规则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
翻译是从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包括语言的表层词汇信息也包含了语言深层的文化信息。为了使语言的转换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意义是最为重要的,其次关注的才是文体(Nida&Taber,1969)。
在当今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占有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际互联网正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互联网95%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狄进友:2006),翻译说到底就是一个信息的转移过程,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相当强大的,如果有了高效率的机器翻译软件,替代人工翻译的中间环节,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可以节约下来,成为社会的财富。下面我们通过6个实例来对比几种翻译软件在简单句、复合句以及复杂句翻译中的效果。首先来个简单句:例1“他爱出风头。”这句话依次输入各个翻译系统,得出以下译文:谷歌翻译:He loves the limelight百度翻译:He loved the show.有道翻译:He is pushy沪江翻译:He loved the show.四种翻译软件译文都没有按字面翻译,谷歌和有道分别用了limelight、pushy表示炫耀的意思,跟源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爱出风头”决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用“likes to be in the spotlight”或者用“show off”都可以准确的表达出原句的意思。
例2让我们看看惯用语的翻译,输入“The last thing I want to do is hurt you.But is’s still on the list.”。谷歌译文:我想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伤害你。但仍然在名单上。百度: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伤害你,但仍在名单上。有道:我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伤害你。但仍在名单上。沪江: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伤害你。但仍在名单上。百度和沪江在翻译“the last thing I want to do”这个习语的时候都表现的较好,译成“最不想做的事”,而谷歌和有道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完全和原文意思相反。但四种翻译软件对后半句的翻译都处理的不妥,如果人工翻译,直译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愿意做的是就是伤害你,但这件事仍在我的考虑之列。”,意译“我真不想伤害你,但你也别逼我。”
例3接下来翻译一句网络游戏用语“卡死了”:谷歌译文:The card is dead.百度:Card is dead.有道:Card is dead.沪江:Card is dead.人工翻译:The net is busy.(网速慢);I’ve got stuck(游戏画面滞后)The game frames are blocked(frame指游戏的帧)四种机器翻译软件的结果大致是相同的,因为机器无法考虑语境意义,只按照字面句法结构,把“卡”作为主语,“死了”作为谓语。而人工有自主意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4输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谷歌译文:Tomb Sweeping Festival rain have百度:Qingming Festival rain have有道:Upon the Tomb Sweeping Festival the rain drizzled down in spray沪江:Qingming Festival rain have首先我们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这天人们有扫墓的风俗,因此可以直译为Qingming Festival,也可以译为Day of Tomb-worship,四种翻译软件在专有名词翻译上都表现的较为出色,但是后半句“雨纷纷”是下雨的情况,有三种翻译软件都没有把“雨纷纷”翻译出来,只有有道用了drizzle这个动词来说明下雨,但down一词有画蛇添足之嫌。从意义上来讲这都不是好的翻译,人工翻译的时候可以译成“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reason in spring”这样就显得较为得体。
例5接下来看一个宾语从句“I made it clear to them that they must hand in their papers before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谷歌:我清楚他们在上午10时前,他们必须在自己的论文手。百度:我向他们明确表示,他们必须在早晨十点之前交上他们的论文。有道:我向他们明确表示,他们必须在早上10点之前他们的论文。沪江:我向他们明确表示,他们必须在早晨十点之前交上他们的论文。“hand in”这个短语意思是上交,谷歌和有道都没能正确切分句法结构里的语义信息单元,译文明显有问题。
例6接下来翻译一个倒装句“Hardly had we arrived when it began to rain”谷歌译文:几乎没有,我们抵达时,下起雨来。百度:我们刚到,就开始下雨了。有道:我们刚到,就开始下雨了。沪江:我们刚到,就开始下雨了。“hardly……when”句型意思是“一……就”,因此译文就应该是“我们一到那里,就开始下雨。”谷歌的译文“几乎没有……”完全是逐字逐句死译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庞大的语料库。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文要力求达到在信息、文化、专业等价值方面与原作对等。具体而言,就是既要忠实于原文的实质意义,又要符合译语在信息传达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实现译文读者对科技信息的专业化和忠实化的更好的理解,也要求译文既要准确又要专业。
从以上6个例子来看,机器翻译都较好地遵循了直译的方法,如例3“卡死了”,四类在线翻译软件都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出来的,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别,因此在形式上和源语言文本的形式上完全对等的,这是因为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是处理器、内存和总线结构,这决定了计算机的串行单一“思维”方式,它不存在意识,然而在人工翻译中由于译者较过于追求文字意义的理解,因此形式上不是很对等。所以在形式对等上机器翻译的较为好,因而机器翻译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省时省力,有助提高译文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而考虑到语义和语用对等方面,人工翻译的优势凸显。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大差异时,形式应让位于内容。人工译者可以选择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读者更加清晰明了源语言的真正含义,如增译、删减、转译等策略,也就是宁可牺牲源语的形式,也要保证内容上的忠实。
功能对等原则对翻译实践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翻译软件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对等,而忽视了语义的对等。奈达强调在选择对等时,更应注重语义的对等,尤其是在形式和表达内容上有较大出入的时候,形式应让位于内容。语言是复杂而又奇妙的庞大的意义系统,各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涉及到语法结构上,有的涉及社会文化。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机器翻译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应该起辅助人工的作用。
[1]Eugene Nida,Char 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 Brill,1969.
[2]郭建中.理论、实践与教学:郭建中翻译研究论文选[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赵明.论中国英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褚东伟.常规对应、数据关联与“谷歌翻译”评价[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4)
[5]张政.计算机翻译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H319
A
1674-6198(2015)05-0065-02
2015-08-25
201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项目批准号:2014SJD 745
潘玥(1987—),女,江苏镇江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