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你我他的指称研究

2015-02-13 15:32多杰才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听者人称指代

多杰才旦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Deixis(指示词)一词源于希腊语,以言指示之意。美国语言学教授G.尤尔在其pragmatics一书中将指示词分为空间指示词、时间指示词和人称指示词三类。其中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是人际交往中使用之最多,指称之最广且最不容易确定的一类指示词。传统的语法将其称之为人称代词。言语交际中,此类指示词常常在话者和听者之间不停地轮回切换指称对象。然而,如此频繁而复杂地切换几乎并不阻碍信息的传播和交际的成功与否,因为我们并非只通过话语辨别事物,了解世界。标示指示词的指称对象不仅受到话语行为发生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是依赖于说话者的语气、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言语之外的诸多因素。况且,为了达到预期的言语效果,如缓解压力、拉近距离等,说话者往往刻意制造语义指称上的混淆。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际交流的顺利进行却往往得益于这些指示对象的混淆或转换。指示词你、我、他的转换尤为频繁。以下将通过几个实例来分析不同语境下你、我、他的指称以及相互转换。

一、无指称

语言的移位性(displacement)特征使词语的所指超越了时空的枷锁,也让言语表达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和随意性。在交际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人称指示词的使用并不总是对应着某一个客观存在的人物。它的所指有时候只存在于话者和听者的想象当中。例如,我们既可以用“他”来指代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也可以用它来谈论女孩子生命中尚未遇见的“Mr right”。无论何种,“他”的指称对象都是交际语境之外的个体。更甚者,根据言语文化的不同,有时人称指示词你、我、他在交际语境内外都没有相应的所指,而仅仅是作为一种语气词,辅助于言语表达。例如:

(1)“你比如,过去吧,北京这个,不是最近演这个《茶馆》啊,过去,北京呢,大街小巷有许多的茶馆。”

(2)“你们厂长还认我几份账,你他妈的算老几!”

(3)“oh well,you know,I was wondering if you had any jobs for me”

很显然,在有些情景下人称指示词不直接参与命题内容的构建当中,而是作为一种话语标记来调控话语和交际的互动性。例如(1)中的“你”并非指示交际语境中的听者一方。“你比如”等同于“比如”是言语表达中用于实现交际特效,满足语境需求的一项标记语。命题内容的组建并不受其干涉。(2)中话者在没有第三个交际者参与的情况下使用了三身代词“他妈的”,而且听者也能够如此轻松而准确地解析这段语码而不至于将“他”误解为命题内容中的厂长。这种话语解码的成功是基于交际双方对此处的“他”有了共知(shared knowledge),即话者用于表示不满情绪的一种话语表达,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示对象。同样,(3)中的“you know”也是一种话语表达形式,旨在实现交际语境中礼貌或缓解情绪等特效,而并不影响话语本身的整体语义。此处的指示词只一项对话填充词(afiller in conversation),只有语用价值,没有语义价值。冉永平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一文也从语用的角度对“you know”的功能作出了衔接、元知识标记和提醒的分类。由此可见,上述例句中的“you”同上面的“你”和“他”一样适用于实现语用功能的话语标记,而并不表示任何指称,即没有所指。

二、泛指

指示语是一个数量有限的封闭系统。任何语言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指示词的使用。在意义构建的结构层面上,指示词与一般性的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指示词的意义以自我为中心来确定。有时同一个指示词在同一语境下可以指代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或物体。即指示词在实际运用中会打破传统的指称范围,从而指示某一群体。这样的泛指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指示词的泛指不但不会造成语义混淆,而且有时颇有助于达到某种言语效果。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日常交际中指示词的泛指现象。

(4)“千万让他记住,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

(5)“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6)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表,你问他十句,他才答你一句。

虽然指示词在词汇层面呈现出明显的封闭性特征,但在概念指称的开放度极大地体现了其非规约性特征。同一个指示词可以包揽多种不同的指称对象,即泛指交际双方在内的任何一个在场或不在场的人。例如(4)中一共出现了“你”“我”“他”三个人称指示词。其中“他”属于特指,是交际参与者双方都已知的特定第三方。而“你”和“我”则不同,属于泛指。不指代话者和听者。此时的“你”指敌方,而“我”指包括听者也在内的我方。(5)中“你”的所指范围就更加广泛。它不仅包含了听话者,更是包括了说话者在内的任何一个人或群体。同样,(6)中的说话者也是借用第二人称指代语句命题所涉及的任何一个人。

三、指称转换

在言语互动中指示词的所指对象会随着话轮的转变不停地更换。换言之,当说话者的心理空间发生了角色转变时,他所使用的指示词也会随之而指代不同的实体。这种三身代词的指称转换主要出现在叙事性语篇中。当说话者引用故事中的人物所说的话语时,这样的指称转换也就不可避免了。下面是加拿大笑星Russell Peters在纽约的一场脱口秀中抽取的一段语篇,讲的是为何白人应该体罚他们的孩子。

(7) …You gotta beat them and I tell you why.White kids are going to school with black kids,and brown kids,and Asian kids.…And they'll be talking about the ass they got wiped last night.“My dad beat my ass.”(黑人小孩)“my dad beat my ass,too,”(印度小孩)“I got my ass wiped.”(中国小孩)…“Igot sent tomy room.”(美国)“You got aroom?”…在这段语篇里只有第一个you和I分别指听者和说者本人以外。其余的my和I按例子中出现的顺序分别指代第三人称黑人小孩、印度小孩、中国小孩以及美国小孩。语篇最后的you同样指代美国小孩而不是第二人称听众。发生这种指称的转换往往是说话者的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不对称所引起的,但是我们发现在借助于适当的非言语交际策略的情况下,言语互动和信息传递似乎并不受阻。例如,演说中话者通过模仿不同口音完美地实现了指称的时空转换。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人称指示词不仅可以特指某一个人,或泛指与话语内容相关的其他任何一个实体和群体,而且还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标记以实现说话者的各种言语意图。引起概念指称转换的原因除了话者的心理因素外,还有物理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交际目的等多种外部因素。研究发现,概念指称的转换并不阻碍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准确理解指称转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但是在特定语境下,其他外部因素如语调、手势以及表情等也会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1]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1994(3):28-34.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George Yule.pragma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4]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冉永平.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0-15.

[8]薛恩奎.指示语对称与不对称语义基础[J].外语学刊,2013(6):13-17.

猜你喜欢
听者人称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拼图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三人成虎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指代”难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