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明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从当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来看,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为主,并且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导入课程群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利用学科之间、学科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交叉性,把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概念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形成一个交叉课程群,使它们相互渗透,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对培养社会所需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实行的是以个体能力为主导而进行的实践课程安排,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项目实践教学活动的机会不多。学生自身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参与一些社会实践项目中,但有些学生只可能进入一些设计单位做一些“打杂”工作,实际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人数不多,可以看出,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就无法与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效能同步。实践教学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活动。就学生的能力强弱不一而言,在这种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资源调配的状况下,也就无法建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所以,产生的不良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对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实践缺少具体的认识,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由此,艺术设计教学理论也就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有效实践,使艺术设计教学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群建设是当代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它既包含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包含实践方面的探索。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是艺术设计课题的内容来源。然而,设计观念的形成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生产,很少了解人们的生活状态,不熟悉市场和消费信息,其设计只是一种绘画式的理想方案而已。加强实践教学,加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要打破条块分割的教学结构,加强基础与专业、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合理确立课程设置中理论教育的比例与分配,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系统性。对照这种系统性与课程群的特性,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群很有必要。
课程群是当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产物,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高校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校内教学团队以及校外实践团队的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对于课程群的研究虽然有多种观点,但其中都明确指出课程群在内容上具有逻辑联系,是由几门性质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互相配合、相互照应、互补性强的几门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间性质相关或相近,如相承、渗透、互补等课程的集合体”。
根据课程群的概念,结合课程群的内在特性,我们可以给课程群的内涵定义为:课程群是为完善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认知结构,是将某一专业或跨专业教学方案中几门及许多门在知识、方法等方面有因果关系的课程按照一定规律加以整合而构成的动态课程体系。因而,任何课程群都是一个开放性的包含知识和实践的系统。课程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课程群要受到高教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专业需求的制约,要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状况;其次,课程群这个动态系统要真正具有活动力,就必须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最后,通过课程群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改善高校教育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有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综上所述,课程群的确立首先要有逻辑依据,实践教学课程群必须按照其本身的内涵去寻找其组合要素。所谓实践教学课程群,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群的根本目的在于缩短学生从课堂到社会职业岗位的距离,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相关学科所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运用社会实践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建立实践教学课程,需要在相关学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内容来整合实践教学的环节,通过可操作实践环节的落实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群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①充分突出学科的特色与优势;②确立各年级与各教学阶段校内实训基地,并且实训内容进展表述合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③强调在课程群框架内师资的配置,形成一个以“实践课程群”为核心的教师和技师团队;④针对实践课程的组织方式具有权散性、自由性的特点,以教师定时定点来实施巡视监控,使实践教学达到它应有的效应,同时跟进计划中的管理、评价、考核工作。
任何课程群都必须按照其本身的内涵中去寻找逻辑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广泛,毕业生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所认识的前提下,还必须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的技艺了解,因为传统与现代的观念经过创意设计是可以转换提升的。因此,实践教学就与许多方面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应该将设计与社会、生活、文化、市场相统一起来,在这其中还要整体考虑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基于这种状况下的实践教学课程群的构建提出几点设想,归纳为四个部分:(1)课程与课程的关联;(2)课程与实践的关联;(3)实践项目与实践项目的关联;(4)当代艺术与民间工艺的关联。这四个模块组成实践教学课程群框架,由此,课程群框架可以延伸出一系列对实践教学有用的学科组合,能达到1+1大于2的效应。
(1)课程与课程的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习过的课程内容之间没有建立必然的联想,结果造成思路狭窄。所以,促进学生建立对课程与课程知识点的自然联系意识,是实践教学课程群实施的理论准备。比如:书籍设计课程与印刷工艺课程的关联。
(2)课程与实践的关联: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在社会实践项目中找到关联。比如:包装设计课程与印刷企业的后道工艺(刀版、模压、成型)的关联;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与模具企业的关联;展示设计课程与多媒体科技公司、装饰工程公司的关联。
(3)实践项目与实践项目的关联:主要集中在制作与技术方面,比如:分组实践的学生之间的项目有可能不是同时段的项目安排,因而有些实践小组的项目可以与其他实践小组在技术内容方面互为借鉴补充,得到思维启发。
(4)当代艺术与民间工艺的关联:从后现代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当代设计,多元化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多元化正是我们当代社会的特征。如:第十届全国美展有一件参展的家具作品,是由“意象”设计而成的座椅,经典老宋体笔划既巧妙又合理地被运用到立体造型中,座椅成型完全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古为今用”的设计理念满足了当今人们追求文化多样性心理的需要。
实践教学课程群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师资队伍、实践项目、网络平台三个方面。(1)师资队伍由多人组成,包括小组负责人、教师以及外聘项目设计师和项目工程师。小组负责人起到协调各项事务的关系,并在动态的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与师资小组及时解决。小组负责人的能力不但要有整合各种关系的能力,也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实践项目的实际制作工艺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中应该包括跨专业的教师,他们是课程群师资小组的中坚力量。教师负责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理论层面的解惑,对学生实施“引导、协调、推进”的教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指导意义。外聘项目设计师和项目工程师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在高职三年学习计划中,从第二学年开始就应该结合设计基础课和设计主干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题穿插相关项目,主要突出从草案开始到方案确立的过程,讲解实施结果,让学生对设计流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项目设计师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过程。(2)从第三学年开始,计划安排学生先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虚拟项目实践教学。其中,在解决设计“课堂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如何把理论层面的设计表现转换为现实设计,包括对各种材料的认知,对材料技术的了解,对制用技术的熟悉。最后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与实践单位建立密切联系,这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具体计划中可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到若干个实践单位进行实训。指导教师联合实践单位的项目工程师,在若干个实践场所巡视,实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在这过程中实施已制定的考评制度。(3)最后,利用教学网络平台显然也很重要,因为始终贯穿在课程群运作中的网络平台会及时反映实践教学成果,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提高职业意识,提升对职业技能认识的窗口,对于正在实践中的学生也是一个了解实时信息,了解整个课程群框架内的实践教学资源动态、启发灵感、进行项目技术的互通、资源的交流,起到有效的作用。
总之,这种具有动态性的实践教学课程群的建立,对于理清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思路,整合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资源大有裨益,学生在这种比较完整的教学链中学习,不仅能有所悟、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群”形式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但能较好地掌握岗位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在各个实践环节相互照应,在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中把各种技能结合起来运用于具体项目,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0.
[2]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