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教育对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作用

2015-02-13 13:56孙玉科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术动作学生

孙玉科,朱 东

1 概念界定

所谓精神面貌,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或事情的态度。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社会交往过程中体现的一种心理、道德、情感、态度,是学生展现精神风貌,体现精神价值的各种活动的总和[1]。良好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的心理活动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精神文明是一个人的文化、智慧、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等因素的集中体现。精神面貌是内与外的统一。内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人格、品质等;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的体质、面貌等。精神,反映了一个人对事物或事情的认知、认可情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面貌,主要指一个人给人的外观感受。表现为他的面貌、言行和举止,是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反映对待事物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精神面貌的必要性

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2]。”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近30年我国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下滑,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有些测试项目大学生的表现竟不如中学生[3]。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真正的健康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4]。

在道德品质方面,新一代青年的素质备受关注。在公共场所,年青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象随处可见,尤其“药家鑫事件”[5]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思考。社会风气日趋冷漠的社会大环境下,青少年中跌倒不扶、麻木不仁者比比皆是,至于“见义勇为”更像是销声匿迹一般。

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 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其中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21.6% ~32%,且近几年还有上升趋势。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频频发生,从“马加爵事件”始,继而有“5·8中南大学杀人案”“丽江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等[6]。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并没有形成自我观念,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又交叉并存的情况下,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的选择面前充满了矛盾和迷茫。

3 武术教育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影响

3.1 精神层面

习练武术的过程是一种磨练心理意志的过程。武谚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这都是对习武者提出的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品质的要求[7]。现代武术分两种形式,即套路和散打。套路主要以表演为主;散打以对抗为主。无论是套路还是散打,最主要的都是要让习武者克服其习练过程中的疼痛和枯燥,培养其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格和精神。近年来,武术套路向着“高、难、美、新”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习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散打重对抗的形式更是表明这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要靠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斗志,才能在角逐中取胜。武术训练和武术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乐于行动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行为。另外,习武的过程又以进步和友谊为目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坦诚、宽容与互帮互爱等品质,使他们能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另外,以武术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是为了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更远、更深范围内和平的实现[7]。尤其是当代中国更需要这种精神来充实。练习武术,就是一种尚武行为。学生在习武过程中形成自强不息、公平竞争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今后他们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大有裨益。

中华武术,大仁大义为先,武德为上。崇德尚礼,发扬民族精神,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借鉴古代思想家有关人格教育的言论、思想及行为,习武者能够了解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传统美德,使他们从中学会为人、处世、治学的道理,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形成[9]。学生阶段尤其是中小学生阶段,正是道德观念形成的阶段。武术是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项目,讲究德武双馨,要练成上乘武术必须在道德方面达到较高的境界。这能够促进习武者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注意时刻以武德规范学生行为,有助于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形成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的良好道德规范[10]。

武术礼仪是武德的重要表现形式。抱拳礼是武术中最重要的礼节,以此表示天下武林是一家,五湖四海皆兄弟。除抱拳礼外还有鞠躬礼、持械礼等等。在不同的场合,所用的礼仪也不相同。教学中,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武术礼仪也应体现在多个方面。无论是技术课堂还是理论课堂,上课、下课时,师生均应行抱拳礼;课间学生在答问时,也应行抱拳礼;学生在竞赛或表演时,于开始前或结束后,都应向主席台的贵宾、领导和现场观众行“抱拳礼”或“鞠躬礼”;武术器械递接时也应遵循标准的礼节,刀尖、剑尖向下,不要用刀尖或剑尖指向对方;枪、棍要垂直离地约20厘米递给对方,不要让枪尖朝向对方,以失礼节。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从原始的生存技巧演化而来。人们为了生存,与兽搏、与人斗,在搏斗的过程中产生了有效的击刺、攻防的动作的观念,最终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武术套路。陈王廷在《拳经总歌》中详细写了武术中的战略战术:“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套路中战略战术的应用,显示着人们无穷的智慧,可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武术,无疑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同时,武术教学还能有效地活动身体各部位,起到舒展全身肌肉,增强肌肉、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功效,此外,武术还能进一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脑的记忆,思维能力。武术套路都是由单个动作组合而成,各个动作的方向路线不同。如做弹踢冲拳时,既要冲左拳,又要收右拳,同时,踢右脚;又如太极拳搂膝拗步,一手走直线,一手走弧线。这就需要习练者思维敏捷,大脑积极活动起来,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同时这对习练者协调性要求也较高。学生在习练的过程中,需要记忆这些复杂的动作、方向、路线,而这种记忆又有别于背诵课文,需要身体与大脑的配合达到运动动力定型,达到动作自动化状态。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协同能力显然是有重要作用的。

中国拳法在武术的技击动作中体现着许多传统思想和观点。学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既可以达到健身强体,身心两健的目的,又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把武术战斗的力量,纳入一定的伦理法则和武德之中,使习武者内修为“克己谦逊”的仁者。武术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为“合”[11]。一是动作的“合”——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二是“人与自然的‘合’”——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指的是要顺乎自然,人的运动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达到阴阳平和。对学生来说,这种“合”既体现在身心统一,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也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

3.2 外在形象

武术讲究的“内外兼修”目的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神韵。外在的形体是受遗传因素影响并在其基础上发展的。美的体型不仅能够反映出民族体质的增强,而且还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气概和精神面貌,是精神文明的标志。经常进行体育运动,能逐渐改变和美化人的体型。拳谱中说“五体匀称可谓之形备”。人体靠骨骼支撑,武术运动靠骨力结架。骨无力则媚。文质彬彬,是文弱形象的写照;而孔武有力则是强壮形象的标志[12]。因此传统武术在习武的同时主张增强上下肢力量。“练功先站桩,大鼎增力量”。

学校武术教育以武术为内容。首先要通过技术的学练,来塑造健康的身体。武术习练过程中对习武者的身架有严格要求:如长拳要求顶头竖脊,舒肢紧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动作讲究撑长舒展、筋顺骨直;太极拳则要求虚灵顶劲,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南拳讲究脱肩团胛,直项圆胸,体刚劲粗,五合三催。武术动作的诸多要求工整、规格。既展现动作美,又塑造了人体美,使人体肌肉发达而均衡,体型匀称而和谐;武术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一个摆头,一个亮相,一个眼神,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意识等心理活动。可见,武术动作特定的要求,使人的举止矫健刚劲,优雅大方,能焕发出朝气蓬勃、精神旺盛的青春气息。

气质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是一个人修养、品德、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等因素的外化,而这一切都可由武术的精气神来体现。精气神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三宝”,是用来判断人的生理状态以及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外在表现[13]。一个人有精气神,才能体现生命旺盛,生机蓬勃;失之,则如行尸走肉。尤其是青少年,“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类证治裁》)。中国武术理论将“精气神学说”吸纳到自己的体系之中。从健身的角度看,武术“三调”的健身原理,就是通过“精气神”的相互转化,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传统武术也是依照这一规律,在功法上以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以固精、养气、调神,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因此,习练武术,通过“精气神”的相互转化,可以固精、养气、调神。不仅能达到内外合一,使人经络气血畅通,增强体质,更能达到以内养外,内强外壮,增加阳刚之气之效。

4 结语

中华武术,受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多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武术教育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中以武术教学为内容,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有重要意义。在心理素质上,它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勇于竞争的尚武精神;武术的崇德尚礼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的道德规范;武术动作的规范化和精气神的教学要求更能够塑造学生健康刚健的外在形象。笔者建议:在“武术大联盟”开展之际,使武术扎实地落实到中小学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加强武术教育的规范化,培养术道兼备的武术师资队伍;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全面认识,保证武术教育价值的多元化,使学生受益多样化;国家应加强对学生乃至国民的精神面貌、身心健康的重视,关注武术教育的独特功能。

[1] 吴丽杰.我国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提升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中国学校卫生,2007(6):481~483.

[3] 任敏.身体素质少年好转大学生下降[N].北京日报,2014-07-29002.

[4] 曲堂清,臧力学.亚健康问题的全景攻略[A].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下册)[C].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

[5] 覃琴.由药家鑫事件谈大学生道德素质[J].西安社会科学,2011(2):154~155.

[6] 盘点大学生杀人事件[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8/14/925586_279211585.shtml,2014.

[7] 刘彩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刍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8] 李娜.浅谈武术文化对人格的影响[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12(6):12.

[9] 荣文龙,武术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12.

[10] 徐德正,徐明全.武术文化中的道德规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

[11] 吴尚.天人合一观与武术的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4):62 ~64.

[12] 刘雪松.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体育文史,1991(5):54.

[13] 王静,马有德.谈武术的“精气神”[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1):38 ~40,94.

[14] 邱王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 郭志禹.武术形神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3):1~2.

[16] 舒钧.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2(12).

[17]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8] 荣曙光,杨维.论荀子“隆礼”思想在武术教育中的运用[J].搏击(武术科学),2010,7(7).

猜你喜欢
武术动作学生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赶不走的学生
动作描写要具体
学生写话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