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2015-02-13 10:56:17孙云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垭垅小学
同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孙云(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垭垅小学)



浅议如何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孙云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垭垅小学)

【摘 要】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活动一般是教师做为引导,从学生不感兴趣的间接经验活动开始,然后按照知识间的逻辑顺序由已知向新知逐步推进。因此我们进行动时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迎接时代的挑战。结束本册功课之后,我回顾了这学期以来点点滴滴的教学经历,现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挥插图直观、生动有趣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纵观全书,不管是哪一部分的内容,是新课题,或者是练习题,一般都配有美丽的插图,有的甚至是完整的故事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挖掘其中的内容。比如教学《比多少》,教材中设置了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图,引出小兔与砖头比多少,小猪与木头比多少等学习内容。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幅美丽的童话故事图吸引住了,我抓住良机,生动地讲讲述了故事情节。在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后,我还告诉他们“同类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多种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动眼、动口、动手的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一)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各门功课中的各种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也是融会贯通、相互渗透,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常常利用教材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时而让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时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让学生有多种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发展智力的最佳时期。刚入学的孩子贪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动手摆一摆,动手做一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各种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如教学认识图形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如房屋、大树、蘑菇,电视机等,他们兴致勃勃、人人动手。

例如,在《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一课上,教师就让学生享受到了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当学生发现了余数总比除数小的规律后,教师带领同学们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

①太阳队一共有18个小朋友,请你们4个人一组合,没有找到朋友的就淘汰,请月亮队的同学根据太阳队的同学玩的游戏写出算式。

②月亮队一共有20个小朋友,请你们7个人一组合,请太阳队的同学根据月亮队的同学玩的游戏写出算式。

做完游戏后,看一看游戏中的人数和你们写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整个课堂也动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自主获得知识。

三、巧设游戏、参与玩耍与学习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贪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应该理解、尊重孩子,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轻松愉快地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把游戏带进了课堂,比如,为了复习巩固20 以内加法和10 以内加减法,我设计了有趣的“火柴棒游戏”。下面是用火柴棒排出的错误算式,你能移动其中几根火柴棒就使这些算式变成正确的吗?

移动1 根:

移动2 根:

一提起游戏,学生个个兴趣勃勃,乐于参与,但是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一味地玩,而是要让他们开心地学习。因此游戏要把握好度,做到活而不乱,真正地体现了玩中学习。

四、激励学生合作、探索、排难的精神,树立成功勇气

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做起事情更有激情,更有信心,小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夸奖孩子。比如哪个同学回答问题对了,我就马上表扬;哪个同学学习进步了,我就鼓励鼓励他;又比如设计一幅跳绳的图,问跳绳有多少人?几乎所有同学通过逐一数数数出12 人。我肯定了同学数得正确。随后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吗?”过一会儿,一个同学勇敢举起手,说还可以用10+2=12。我问:“为什么?”他说:“摇绳的2 人,要跳绳的10 人,所以一共12 人。”我赞许地表扬他,同学们也自发鼓掌,表示肯定和鼓励。我趁热打铁,追问着:“还有其他方法吗?”这一下又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热情。三三两两相互讨论着,最后归纳的大概有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数数,分为逐一数数(1、2、3……12)和按群数数(2、4、6、8、l0、12);方法二:不同分工人数,如l0+2(10 个跳,2个摇绳),9+l+2(9 个未跳,1 个正在跳,2 个摇绳);方法三:不同方位数:3+l+8(左边3 人,中间1 人,右边8 人);方法四:不同性别数:5+7(女生5 人,男生7 人)。

总之,整个学期以来,我注重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尽量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边学边玩,为提高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伯妹.“动”出数学的魅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3).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58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