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015-02-13 10:56:17汪应尧贵州省纳雍县勺窝乡希望小学
同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汪应尧(贵州省纳雍县勺窝乡希望小学)



探析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汪应尧
(贵州省纳雍县勺窝乡希望小学)

【摘 要】培养语言表达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样很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还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时间简单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表达能力;要求准确

具备初步的数学语言理解、转化和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具备一定数学素养的基本标志,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熟练地用富含“数学味”的语言进行提问和交流,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力。

一、数学语言表达要求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四点:完整准确、清晰有条理、熟练流畅、有数学味。

1.完整准确

语言表达要完整准确,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得关注训练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思考过程、结果等。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对于不完整的回答,要及时加以提醒,让他们重新完整地说一遍。如在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教学中,根据教材提供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解答。当提问“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___________?”时,学生响亮地回答:“13。”进一步引导:“你们能说得完整一点吗?哪个国家比哪个国家多多少枚呢?”学生马上纠正过来,完整地说:“美国比俄罗斯多13 枚金牌。”

2.清晰、有条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训练学生用清晰而有条理的语言讲出自己的思路、过程和结果,从而加深方法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

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教学中,基本方法是“凑十”思想,学生口算时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思考过程,教学初时必须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再逐步内化、简化思维过程,这样才能熟练口算。如“9+4”的口算过程,可以结合实物操作或演示,让学生清楚、有条理地表述:先把4 分成1 和3,9+1等于10,10+3等于13,所以9+4=13。从个别学生说到小组说、集体说,再比赛说,让学生在反复说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熟练流畅

训练学生语言的流畅性,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帮助学生对临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迅速作出决策。教学时尽量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训练学生连贯地说,避免断断续续、颠来倒去,或重复不清。对于比较长的语言表达,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说、同桌互说、集体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流畅地表达。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重新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按“想说——可说——会说——说好”的流程进行学习。

1.确立意识,加强示范

学生数学语言储备主要来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语言表达不规范,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教师思想不重视,意识不强,对学生发言和作业中出现的不规范语言不能及时发现、纠正,自身课堂教学语言不规范,随意性大、口语化,以至于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也是模糊的、不严密的,这些必定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严谨和科学。如对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要规范,以帮助学生获得准确而清晰的数学知识。这是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模仿,接受信号,进行同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语言。

2.营造氛围,激发“说”趣

要提高学生说的能力,首先得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挖掘“说”的动力,使他们想说、要说、爱说,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为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怕批评、怕人取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耐心倾听学生回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以激励学生喜欢“说”、有信心“说”。如经常使用诸如“不要急,慢慢说。”“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朋友听?”“你说得太好了,和老师想的完全一样!”“你讲得比老师还要好,真了不起!”等激励性语言,以及一些奖励手段。

3.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想说、要说的基础上,还要有材料让学生可说。人教版教材在培养学生“说”的方面很重视,做了精心的编排。如经常出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算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等内容,为训练学生规范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要好好利用,积极创设语言情境,密切联系生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巧妙加以指点,帮助学生把思维内部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化“意会”为“言传”。如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情境图,先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找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问题,训练学生看懂图意,准确表达图意,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又如有些练习题中的素材,要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解答后再把自己的方法、想法告诉其他同学等。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8:16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3:22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8:26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4:34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