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在闽国文坛地位之说献疑

2015-02-13 08:11李最欣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称帝中州名士

李最欣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黄滔在闽国文坛地位之说献疑

李最欣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黄滔传》认为闽国国主王审知终身不称帝,黄滔的规劝起了很大作用;还说韩、李洵等来到闽国的几十个中州名士,“悉主于滔”。考察黄滔与王审知、与中州名士交往等文献材料可知,这两个观点或者有失偏颇,或者误导性极强,故需要慎重对待。质疑黄滔在闽国的地位只是求真,不是要否定也不会否定黄滔为闽国重要诗人的文坛地位。

黄滔;闽国;文坛;地位;辨正

五代时闽国诗人黄滔(840?-?)的传记首见于清吴任臣于康熙八年(1669)完成的《十国春秋》一书(该书卷首有吴任臣该年序),该书卷九五《黄滔传》曰:“梁时强藩多僭位称帝,太祖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中州名士避地来闽,若韩、李洵数十辈,悉主于滔。”①《十国春秋》,(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第1版,卷95,第1373页。这段文字提出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王审知终身不称帝,黄滔有规劝之功;二是认为韩、李洵等数十个来到闽地的中州名士,“悉主于滔”。考察相关文献可知,第一个观点失之偏颇,第二个观点语义不明,极具误导性。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黄滔“规正有力”之说的辨析

上文所引《十国春秋·黄滔传》关于黄滔在闽国地位的两句话,可靠性值得怀疑,仅第一句话就有两个疑点值得分析。

首先,“梁时强藩多僭伪称帝”这话很有误导性,需要谨慎理解。

据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知,梁朝从开平元年(907)四月壬戌日到龙德三年(923)十月戊寅日结束。又据《十国春秋》知,在907年到923年这17年的时期里,十国中的南唐、后蜀、北汉还没有产生,即只有七个政权(吴、前蜀、南汉、楚、吴越、闽、荆南)属于吴任臣所说的“强藩”,其中在这17年里有称帝历史的只有三个:吴、前蜀、南汉,而且南汉国第一任国主刘隐没有称帝,第二任国主刘于乾化元年(911)继兄刘隐而为南平王,直到后梁末帝朱贞明三年(917)才自立为帝。②《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中华书局,1974年12月第1版,卷65,第809页-810页。黄滔最后的一个事迹记载是后梁乾化元年(911)为南汉国第一任国主刘隐写《祭南海南平王》文。从现有资料看,假如黄滔真的规劝王审知守臣节,那么,黄滔规劝的时候,七国中只有吴和前蜀有称帝之事。七个政权中只有二个政权称帝了,那就不能说称帝者是多数,而“梁时强藩多僭伪称帝”这话很容易让人以为多数地方政权都称帝了。当然了,如果有人认为,后梁王朝是中原王朝,其他地方政权根本就没有称帝的资格,有一个地方政权称帝就不应该,就“多”了,有二个当然更算“多”了,就是说,“梁时强藩多僭伪称帝”中的“多”是就绝对数而言的。这样讲,当然可以,但最好主动注明所谓“多”是就绝对数而言的,否则,容易给人造成误解。所以,“梁时强藩多僭伪称帝”这话具有误导性,需要谨慎理解。

其次,“太祖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这话如果不算错误的话,至少失之偏颇,因为今日找不到任何事实证据,也看不出多少事理上的可信性。

首先看有没有事实证据。今日遍查文献,也找不到黄滔规劝王审知不要称帝的只言片语。考虑到诗文有可能佚失和黄滔有可能只是口头规劝而没有形诸书面文字,就不能说黄滔没有规劝过,也不能说没有黄滔规劝的证据,只能说,今存资料中找不到黄滔规劝王审知守臣节的任何证据。所以,说黄滔规劝王审知不称帝,是需要存疑,需要谨慎对待的。当然,如果有人说黄滔不但没有规劝过王审知不称帝,甚至怂恿王审知称帝而被王审知拒绝了,同样没有任何证据,同样是需要存疑、需要谨慎对待的。

其次看事理上有多少可信性。据《十国春秋·黄滔传》知,黄滔天复元年(901)归闽,去世时应在开平五年辛未岁(911)之后,当时黄滔至少72岁。据《十国春秋》卷九十知,王审知主政闽地始于乾宁四年(897),终于同光三年(925),共29年。两相对比可知,王审知主政闽地的29年中,就算黄滔规劝王审知不要称帝了,那也只能发生在天复元年(901)黄滔归闽后的11年或稍多;黄滔去世后(黄滔大约去世于911年,至少72岁)的十多年,王审知不称帝,就很难说和黄滔有关。还有,今日史料中未见王审知有称帝打算,如果王审知本无此打算,黄滔就没有劝说的必要。从这个角度看,说黄滔规劝了,可信性也不强。

第三,现在分析一下四库馆臣所举黄滔规劝王审知不称帝的证据是否站得住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黄御史集·提要》曰:“其《颍川陈先生集序》称天复元年(901)‘某叨闽相之辟’。考乾宁四年(897)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邪王,至梁太祖位,乃封闽王,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滔称闽相而不称王,则所谓规正审知,使守臣节者,是亦一证也。”①《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卷151,第1303页。四库馆臣认为黄滔称王审知为闽相而不称王,就是规劝王审知守臣节的一个证据。馆臣此话失考,且举例不当,理由请参见拙作《四库总目·〈黄御史集〉提要辨正》②《四库总目·〈黄御史集〉提要辨正》,作者:李最欣,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第41页-第42页。,这里撮要述之如下。光化三年(900)唐昭宗加王审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四年(904),唐昭宗封王审知为琅邪王,开平三年(909),后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天复元年(901),王审知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没有封王,故只能称闽相。而且琅邪王和闽王都是中原王朝的封赏,称王还是臣节,黄滔并不避讳称王审知为王。例如其《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曰:“今闽王誓众养民之外……戊辰年(908)春三月,示疾,吾王走医……”③《黄御史集》,(唐)黄滔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5。

最后,探索一下《十国春秋·黄滔传》“滔规正有力焉”之说的来源。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于嘉定十四年辛巳岁即1221年)(卷首有王象之该年序)(清影宋钞本)卷一三五《黄滔》云:“黄滔……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

明正德八年(1513)黄希英刊刻的《莆阳黄御史集》一书,该书书末《别录》所含《莆阳志》曰:“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④《莆阳黄御史集》,(唐)黄滔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55页。如下文所述,正德八年(1513)前共有三个人写过《莆阳志》,一个是南宋赵彦励,其《莆阳志》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一个是赵彦励稍后的南宋陆琰;一个是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彭韶。这三个人的《莆阳志》均未见存世,仅有片段文字记载于《八闽通志》、《闽书》等一些载籍中,且未注明是哪个《莆阳志》。所以,今日无法断定正德八年(1513)刻本《莆阳黄御史集》所附《莆阳志》的作者是赵彦励、陆琰、彭韶三人中的哪一个。但是可以看出,“滔规正有力焉”之说最早出自于绍熙三年(1192)《莆阳志》,最晚出自于嘉定十四年(1221)成书的《舆地纪胜》。就是说,“滔规正有力焉”之说最早于黄滔去世两个半世纪后才出现,而且出现于地志中。从这个角度看,可信性也不强。

二、“悉主于滔”之说来源辨析

“悉主于滔”的说法见《莆阳志》关于“乾宁二年(乙卯)赵观文榜”对黄滔的介绍:

黄滔,字文江……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中州若李绚(笔者按,应为李洵)、韩、王涤、崔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傅懿避地于闽,悉主于滔……①《莆阳黄御史集》,(唐)黄滔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55页。

《莆阳志》有三种。前二种见《宋史》卷二四:“赵彦励《莆阳志》十五卷、陆琰《莆阳志》七卷。”②《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卷204,第5161页。《直斋书录解题》卷八还交代了第一种《莆阳志》的完成时间:“《莆阳志》十五卷,郡守赵彦励懋训绍熙三年(1192)集郡士为之。”③《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卷8,第258页。第三种见明弘治二年(1489)成书的黄仲昭《八闽通志》(该书卷首有黄仲昭该年序)的一段话:“今则以郡人方先生时举所著《人物志》、吴先生源所著《名公事略》及今少司寇彭先生韶所辑《莆阳志》采入。”④《八闽通志》,(明)黄仲昭修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卷首序言。彭韶是黄仲昭之友,天顺元年(1457)进士及第,《八闽通志》第二篇序文即彭韶所写。照黄仲昭此说,其《八闽通志》所采用的《莆阳志(卷数不知),作者是彭韶。但是,《八闽通志》介绍黄滔时未提到《莆阳志》所说的李洵、韩等11人的名字,也无《莆阳志》所云这11人“悉主于滔”的说法;而且,《莆阳志》关于黄滔的一段文字最早见于明正德八年(1513)黄希英刻本《莆阳黄御史集》(二卷)卷末之《别录》(此后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黄御史集》在内的各种黄滔集版本皆附录了这段文字),从《莆阳志》这段文字在《别录》所附十数项内容的前后位置看,《莆阳志》很可能是宋代人所写。所以,无法断定含有黄滔事迹一段文字的《莆阳志》为何人所写。

弘治二年(1489)成书的《八闽通志》卷七二介绍黄滔事迹时有“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⑤《八闽通志》,(明)黄仲昭修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710页。的话,但没有提到李洵、韩等11个中州名士,也没有这些名士“悉主于滔”的话。崇祯四年(1631)成书的何乔远《闽书》卷七五所说“王审知据有全闽……悉主于滔”⑥《闽书》,(明)何乔远编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卷75,第2205页。的话与《莆阳志》完全相同,其来源应该就是《莆阳志》。今日虽不知最早记载“悉主于滔”之说的《莆阳志》究竟是南宋赵彦励所撰、南宋陆琰所撰,还是明天顺进士彭韶所撰,但是,可以找到李洵、韩等11个中州名士的原始出处。请看黄滔《黄御史集》卷五《丈六金身碑》一文的说法:

其明年(907)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无遮,以落之。是日也……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中书舍人琅琊王公涤、右补阙博陵崔征君道融、大司农琅琊王公标、吏部郎中谯国夏侯公淑、司勋员外郎王公拯、刑部员外郎弘农杨公承休、弘文馆直学士弘农杨公赞图、弘文馆直学士琅琊王公倜、集贤殿校理吴郡归公傅懿,皆以文学之奥比偃商,侍从之声齐褒向。甲乙升第,廊韫望,东浮荆襄,南游吴楚,谓安莫安于闽越,诚莫诚于我公。……我公乃顾幕下者滔,俾刻贞石以碑之。⑦《黄御史集》,(唐)黄滔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5。

《莆阳志》所云“悉主于滔”的11个中州名士的名字和顺序都与黄滔《长六金身碑》完全相同,则其出处无疑来自于《长六金身碑》。那么,《长六金身碑》一文中哪些话和“悉主于滔”的意思比较接近呢?似乎没有,但是沾点边的话是这么几句:“甲乙升第,廊韫望,东浮荆襄,南游吴楚,谓安莫安于闽越,诚莫诚于我公。”这几句话中“甲乙升第”是说来到闽地的11个中州名士及第的年份不同或者名次不同。“荆襄”主要指湖北,“吴楚”主要指江苏、湖南。因为这11个中州名士来自中原(以陕西、河南为中心),故去湖北可以说“东浮荆襄”,去江苏、湖南可以说“南游吴楚”。但是,这11个人来到更东、更南的福建,才遇到了王审知这种礼贤下士的节度使。所以这11个人说“安莫安于闽越,诚莫诚于我公”,这二句话虽然是黄滔转述11人的话,但“我公”所指,应该是王审知,而不会是黄滔,因为黄滔随后又说:“我公乃顾幕下者滔,俾刻贞石以碑之。”

况蕴藉文采,为时推重,中朝士大夫,若常侍李洵、翰林承旨韩、中舍王涤、补阙崔道融、大司空王标、吏部夏侯淑、司勋员外郎杨承休、御史王拯、弘文馆直学士杨赞图、馆阁校勘王倜、归集贤校理傅懿(笔者按,“归集贤校理傅懿”即“集贤校理归傅懿”,不知吴源为何突然改变称呼顺序),莫不浮荆襄吴楚,交集于闽,恃御史为宗主。皆曰:“安莫安尔闽者,此也。”居常与罗给事隐、陈侍御峤、翁谏议承赞、陈明经黯、徐正字寅、林明经乔为莫逆交,见于唱酬诗集。①《黄御史集》,(唐)黄滔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8。

关于黄滔为文章“初祖”的问题也在这里顺便谈一下。今知黄滔为“初祖”之说最早出自于《八闽通志》(1489年成书),该书卷七二曰:“黄滔,字文江……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唐社既屋,遂不复西,其文字亦仅见于闽南。论者谓莆郡文章家,以滔为初祖。”明郑岳(明弘治六年即1493年进士)《莆阳文献列传》(明万历刻本)卷四曰:“莆文章家以滔为凫祖云。杂出宋志、《名公事述》等书。”明陈鸣鹤(明天、崇间诸生)《东越文苑》卷一(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曰:“滔,字文江……滔之为推官也,值海内云扰,名士之亡走闽者,皆主滔及福安王岳。滔皆授馆馆之,为设储待,未尝宾。于是,诗人韩、罗隐、崔道融、赵观文辈,皆与滔交,称滔文章为闽初祖云。”

先说“唐社既屋,遂不复西”这话给人造成的误解。这话会让人以为黄滔再也不去中原是忠于唐王朝而抗拒后梁王朝。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黄滔天复元年(901)回闽地为王审知节度判官之后第17年唐王朝才灭亡,可见,他回闽地不是因为抗拒后梁王朝,这是其一。朱温建立后梁王朝后,王审知立刻称臣于后梁,一直到王审知去世皆是如此。这样,作为王审知节度判官的黄滔就自然而然成了后梁王朝的臣子,那就不存在黄滔不愿意臣服后梁的事情。这是其二。黄滔(840?-?)天复元年(901)回闽地时大约62岁,后梁称帝时大约78岁,这个年龄就很少可能再去长安了。故黄滔后来不去长安很少可能和抗拒后梁有关。何况,他去不去长安都是后梁臣子。“唐社既屋,遂不复西”容易给人以黄滔忠于唐朝抗拒后梁的误解,故不得不在此一辩。

现在再看“初祖”之说。《八闽通志》先说黄滔文字仅见于闽南,然后说有些人认为莆郡文章家以黄滔为初祖。“初祖”的含义十分费解,去问提出该说法的人:“说‘黄滔是莆郡文章家的初祖’,这是什么意思?”恐怕该人自己也摸不着头脑。原因很简单。说黄滔是莆郡文章家初祖,对黄滔、黄滔家人、黄滔村子的人、黄滔所在县的人来说,应该是骄傲,但是对于整个莆郡人来说,就不光彩,就是蒙羞了。因为这意思是说,在黄滔之前,莆郡人或者不会做文章,或者做的文章没有黄滔好,从黄滔开始,莆郡人做文章都向黄滔学习了。这对莆郡人来说,绝非光彩事。至于后来明天启、崇祯间诸生陈鸣鹤进一步说唐韩、罗隐等人认为黄滔文章为“闽初祖”就更离谱了。因为这意思是说,整个福建人在黄滔之前都不会做文章,有了黄滔之后,向黄滔学习,才会做文章了(至于有没有超过初祖黄滔还不一定呢)。黄仲昭说:“唐社既屋,遂不复西,其文字亦仅见于闽南。”黄滔文字“仅见于闽南”,又怎会是整个闽地的初祖呢?如果说黄滔是某个文体、某个技艺的初祖,那对莆郡、对整个福建当然是光彩了。提出一个名词或说法,提出者自己就不知所云,追随者依旧不知所云,然后还使用得十分起劲,这种事古今皆有(似乎当今外国人也有此现象)。这个问题就不饶舌了,信与不信,悉听尊便。

三、流落闽国的中州名士数量及与黄滔关系之辨析

将黄滔《长六金身碑》所说王审知幕下的11个中州名士加上《新唐书·王审传》中多出的2个中州名士全部归到王审知二兄、泉州刺史王审名下,这显然有点过头,而且对《莆阳志》所云11个中州名士“悉主于滔”的话过于无视。于是,《十国春秋·黄滔传》交代“悉主于滔”的中州名士时就不再列出这些人的名字了,而是仅举出《长六金身碑》11人中排在最前面的两个人李洵和韩(吴任臣将顺序调换为韩、李洵)。“悉主于滔”的中州名士除了韩、李洵外,还有多少人,都是谁呢?吴任臣可能觉得不能细说了,因为黄滔《长六金身碑》说11个中州名士是王审知的幕下座客,而他所写《十国春秋·王审传》又说这11个中州名士加上郑、郑戬共13个人都是王审的幕下座客,现在再说这13人还受到黄滔的礼遇,是“悉主于滔”,言外之意又是黄滔的幕下座客。这显然是讲不通的。因此,吴任臣只好笼统地说:“中州名士避地来闽,若韩、李洵数十辈,悉主于滔。”既然是“数十辈”,最少得有20个人了吧?可是,如上所述,将王审知幕下座客和王审幕下座客合起来,去除重复者,也只有13人,离20人还是差得远。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八《闽世家》曰:“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淡,唐相溥之子;杨沂,唐相涉从弟;徐寅,唐时知名进士,皆依审知仕宦。”①《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874年12月第1版,卷68,第846页。王淡和杨沂这两个中州名士,吴任臣没有提到,现在补上,这样,流落到闽地的中州名士就有15名了,可是离20人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同样不符合“数十辈”的说法,吴任臣说成“数十辈”,显然是虚张声势。注意,不是因为吴任臣只说“数十辈”而没有列出名单就说他虚张声势,而是因为今人考察吴任臣所使用的史料后发现,顶多15人,所以说他虚张声势,何况这15人事理上不会以黄滔为宗主,今日也找不到他们以黄滔为宗主的证据。

现在再看流落到闽地的中州名士会不会以黄滔为主人或“宗主”。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黄滔《长六金身碑》所说李洵、韩等11个中州名士是唐昭宗天四年(907)正月闽地召开无遮大会时的“座客”,而且这些“座客”是闽帅王审知请来的,是王审知的客人,不是黄滔的客人,更不是黄滔的属下。其次,这11个“座客”的官职都比黄滔高。黄滔写《丈六金身碑》时,官职是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而11个“座客”中官职最小的归傅懿,身份是集贤校理,比黄滔官职高。再次,这11个“座客”的经历和心声是:“安莫安于闽越,诚莫诚于我公。”如上文所述,“我公”指闽帅王审知。第四,流落到闽地的中原人士中,只有韩、崔道融有作品流传,但这两人的作品中没有提到黄滔。而黄滔《与杨状头书》中“下情无任感恩,弃泪陈谢之至”的话显然以杨赞图的后辈自居②《黄御史集》,(唐)黄滔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7。。最后,黄滔《长六金身碑》对11个“座客”皆称“公”,“公”是尊称,而且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可见,《十国春秋·黄滔传》所说的“数十辈”中州名士,充其量不过15人而已,担当不起“数十辈”的夸张之词;所谓“悉主于滔”,既找不到事实证据,也看不出事理上的可信性。

综上所述,王审知终生未称帝,没有证据表明其中有黄滔的功劳。来到闽地的中州名士,地位皆比黄滔高,故黄滔不是这些名士的宗主。补充一下,否定黄滔规劝王审知不称帝和黄滔为闽国文坛宗主这二种说法的目的,只是为了还原事实真相,并不是要否认或贬低黄滔的文学成就。黄滔今存诗199题209首,其水平也得到自南宋洪迈至清代四库馆臣的好评。就实力(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而言,黄滔仍然可与韩、徐寅齐名,仍然是五代时闽国文坛的三大诗人之一。

Correction on Huang Tao’s Literary Status in Kingdom of Min

Li Zuixin
(School of Humanities,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1121)

In“Huang Tao Zhuan”of“History of Ten Nations a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it is recorded that Huang Tao has persuaded the king Wang Shenzhi of Kingdom of Min not to be called emperor,and he was the lord among celebrities from central places like Han Wo and Li Xun. However,by re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contacts between Huang Tao and Wang Shenzhi as well as Huang Tao and celebrities,it is unreliable for the above two arguments,which can be proved by study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Huang Tao;Kingdom of Min;the literary circle;status;correction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2.006

2015-04-13

《黄滔在闽国文坛地位辨正》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国诗文集版本考述和十国文学研究”(06CZW004)。

李最欣(1968-),男,陕西大荔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

猜你喜欢
称帝中州名士
《世说新语》里的三种名士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明代中州文学社群考论
《中州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世说新语》:在奇闻轶事中感怀魏晋名士风骨
区广安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中州棋王赛3局
帝制并非自为
略论金哀宗完颜守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