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中的目标参照系选择
薄云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区域是一个相对概念,可单指某一个行政区划,如省(区市)、市、区县,也可以是打破地区行政区划界限的、涵盖多个地区的统称。本研究所指的区域主要是指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区域,即单个的省(区市)级教育发展规划。而参照系最早以坐标系的形式在数学和力学中出现,是指“为了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基准的另一物体”。随着科学的发展,参照系已不仅仅是某一学科内具体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更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重要问题。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所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具体化、地方化的重要步骤,是一个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纲领性文件。为体现地方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政策的延续性、创新性,减少教育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必须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科学的参照系的选择是提高所设定的教育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在参照系选择过程中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比较意识和批判思维,进而形成立体的参照系。
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中对于参照系的描述是十分模糊的,并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查阅国家和各省(区市)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设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包括教育现代化实现水平和教育发展主要或部分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描述中出现的高频词包括,发达国家、世界先进、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平均水平、先进水平等,教育强省(区市)和人力资源强省(区市)是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至少是教育发展主要或部分指标拟定的重要参照系。但是从字面来看,这些所谓的参照系多为比较性概念,如初步实现、基本实现、全面实现这些词汇所表达的实现程度有多大的差异?率先在名次、序列上又如何体现?教育强省(区市)和人力资源强省(区市)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是否有特定所指,或者只是参照系中的参照?这些用词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甚至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得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参照系、参照系的选择如何体现各地的教育发展特色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参照系的选择始于问题意识,选择过程又包含比较意识和目标追赶意识,同时注重区域教育发展特色。
参照系的选择始于问题意识。参照系的选择贯穿于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的诸多环节,包括对先前教育发展规划达成程度的分析,尚遗留问题、当前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的提炼分析、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主要目标的制定等,都能看出参照系的影子,但参照系的选择首先始于问题意识。教育发展规划的对象是教育问题,人、财、物的问题和理念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必须在纷繁复杂的诸多问题中抽丝剥茧剥离出来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性问题、重点问题,尤其是真问题,树为整个规划的靶子,只有准确把握这些问题,清晰认识和分析问题,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才会有的放矢。而比较意识更多的是指研究分析的可比性,比较才会产生高下之分,有了差距才会萌发目标追赶意识。
参照系的选择必须强化批判思维,强化立体参照系意识。教育问题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成果的纷繁复杂,使得我们必须具有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对于后发型国家和地区而言,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设计与安排,是参照系选择的前提。但是在思考或解决教育问题时,更要持有一种批判思维,确切来讲,选择本身就蕴含一种批判思维。而从教育实践来看,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与实践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这就需要我们恰当选择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参照系的选择维度。
参照系的选择应该强化立体参照系意识。教育的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决定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维度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一个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参照系并非是唯一的。即便同一个切入点,如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标准、体制机制创新,教育竞争力衡量指标等都是多元的。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立体参照系意识。具体来讲,参照系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个国际组织教育发展的某些方面,或某些指标,而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更好地“为我所用”。如教育投入标准的确定,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收集人均GDP与当地接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考察其区域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中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方面,韩国实施的“新大学区域创新工程(NURI)”采用的绩效拨款机制,或许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方式。而在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方面,日本地方高校主动承担起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桥头堡”的任务,德国改变高校的纯学术倾向,要求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培养人才,为地区发展出谋划策等做法就是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值得借鉴的。
参照系的选择是科学行为,参照系也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不能沦为简单的盲目照搬。教育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根植于区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土壤,脱离本土土壤和发展现实的完全移植,或者试图找到一劳永逸的良方,都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上的依附发展,而这些都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在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中,参照系的选择必须有利于教育发展规划目标的制定如实反映区域特色。区域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自身发展及其社会功能方面,如国家期待、城市定位和大区域视野中的教育期待等。
一是历史中走来的当下教育。积极回应、总结教育发展历史中的关键事件、重要事件,是提炼教育发展规划特色的一个重要来源。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对先前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基础上的延续和传承,必须关注历史,根植于历史。而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也离不开当下教育发展的现状,这些都必须在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中有选择性地呈现,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已开展的教育改革试点或试验项目是国家对区域教育改革的期待,这些试点改革中的经验得失,应该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
二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外显。除了常提到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等一般功能外,区域教育常被赋予一些更具体的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彰显。一般表现为区域城市定位赋予教育的特殊功能,如西部边疆省份的新疆,提出要全面增强教育支撑自治区长治久安的能力,而注重国际化的上海,提出的建成留学目的地城市,其教育国际化目标与其国际性大都市的定位也是相适应的。
三是大区域概念下的区域定位以及对教育的期待。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教育发展的都市圈也在不断形成,不仅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甚至还走出了国门。这就对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期待,即必须树立一种大区域观。而不断涌现的许多新问题,如招生问题、就业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的合作与开发开放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区域在总体中谋划局部,立足地方,兼顾大区域。
参照系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教育改革的成功不能仅仅归为文本意义上参照系的选择,如何从文本走向实践,则是我们对参照系深化认识和理解的一个过程,只有使其转换成为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才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同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我们还在选择参照系的时候,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成为“参照系”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了。欧盟制定的“欧盟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即“教育和培训2010计划”,就提出了欧洲的教育和培训系统于2010年成为“世界教育质量参照系”的宏伟目标,此后的“教育和培训2020计划”新的基准的达成目标更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许这就是参照系选择的新高度———从被动选择转变成自我构建,这其中蕴含的是底气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