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015-02-13 07:14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思政政治

韩 洁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引言

据2014年5月沙洲职业工学院《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生行为影响调查分析》(以下简称《调查分析》)显示,高职学生中有超过89%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并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手机非常重要[1]。智能手机除具备传统手机功能外,还具备了PDA(掌上电脑)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随着各运营商4G网络的全面覆盖,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智能手机的使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调查分析》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圈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增加,消息获取即时性增强,但同时在高职学生中也出现了学习消极懈怠、虚拟交往增加、阅读方式改变等现象,特别地,手机文化的传播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智能手机使用的自主、快捷、互动等特性,为大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已成为高职学生不可缺少的网络社交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抓住其兴趣,利用好智能手机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智能手机拓展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互动交流,往往决定着思政教育的成败和效果。高职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传统的思政教育场地多为教室、办公室、校园等实体场所,教育方法通常为单向灌输,这些已不能适应他们的教育要求。智能手机的普及,打破了思政教育的时空和传统的单向灌输问题,QQ群、朋友圈、微博等手机终端,使得师生、家人、同学、朋友间随时可以了解对方的动态、进行交流。师生交流方式打破个人逻辑空间,学生基于网络平台可同时关注多人观点并发表各人看法,分别担任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角色。智能手机平台满足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扩展了“传统课堂”,师生交流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有利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些,都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智能手机提升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随着网络的完善、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多种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展示自我风采、实现个人价值、表达情感和观点,满足了高职学生追求个性、勇于展示自我、强调自我价值、想像力丰富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和网络,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浏览的信息,网络中的信息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较“传统课堂”更吸引高职学生,更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网络上积极向上的信息和内容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由于智能手机的多媒体性质,以此为平台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单一感官感知的接受方式方法,信息传达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多样性等明显胜于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智能手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具有感染力[2]。

二、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高职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控性和自觉性,面对手机网络上触手可及的信息,缺少甄别能力,容易沉迷其间而耽误学业。所以,智能手机也为高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1、手机文化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调查分析》显示,只有21%的学生认为网络舆论不会影响价值观的判断,然而,手机媒体信息却是鱼龙混杂的,网络中的色情、暴力、拜金主义、游戏人生等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元化的手机文化也导致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唯金钱论、唯权论等观念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调查分析》显示,83.5%的学生认为首先素质的滑坡与手机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关。

2、智能手机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

移动网络技术依托智能手机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圈,但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大学生往往出现在虚拟世界如鱼得水,在现实生活中却无言以对的现象,性格转向孤僻,对集体漠关心,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建立。手机阅读取代了传统阅读,《调查分析》显示,超50%的学生选择电子阅读,并有64.8%的学生认为手机阅读降低了自己的阅读标准,相当部分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穿越小说”,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产生缺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挑战。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中,最严重的是影响课堂学习,导致学习消极懈怠。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智能手机背景下的策略探索

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面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背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媒体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顺应信息网络发展的时代前沿。

1、建设思政队伍。《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政队伍应有健全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要主动学习移动互联网络知识,了解智能手机终端软件,特别是在高职学生当中使用普遍的,以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2、维护绿色网络。2011年,文化部第51号令《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就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促进我国互联网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等问题均给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在网络中还是存在着垃圾邮件与短信、网络谣言、色情网站、虚假宣传等现象,除依靠政府主管部门之力外,思政工作者还应正确甄别信息,引导学生,特别是对于重大“舆情”事件,及时澄清,以免造成集体事件,引起社会不安。倡导网络信息真实、有效,文化传播反对低俗,为高职学生安全使用智能手机保驾护航。

3、创新教育方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依托基于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开发的多种公共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传递范围广、速度快、针对性强、数据海量等特点,开展多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针对高职学生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学生常在实训(习)基地开展学习,可建立空中党(团)支部进行理论学习开展思政教育,并可通过网络全程监控实训(习)效果。将校内传统教学资源数据化,如建立移动图书馆、亦可将教师教学课件、实验实训系统软件上传天空教室,方便同学随时按需要查看或练习。[3]做到学生管理数据化,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化,便于学生依托智能手机终端及时了解如学生学籍管理、奖惩助贷、综合素质评价等常规工作。心理健康方面,依托网络,思政工作者可通过朋友圈、好友动态等随时监控特殊人群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可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及时进行干预。

4、实施课程改革。当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程除传统两课、时事与政策等外,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指导等适应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课程,但授课方式除有一部分团体训练,模拟、讨论等形式的实训外,基本还维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此外,许多专业课程的讲授情况也不外如是,这与高职学生及其学习特点都不适应,因此,课堂教学效果有时会出现差强人意的情况。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主要采用10分钟以内的“微课程”,具有资源多元化、易于使用、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强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MOOC的学习形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结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对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5、加强校企合作。智能手机的智能化应用,不仅依赖于便捷的移动网络,也依赖于各类智能软件,通过校企合作,将高职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及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特点结合,反馈企业研发出适合高职学生的专门软件,如移动图书馆、实验实训模拟系统开发、校园公众网络平台等。移动电信运营商不仅可以针对学生特点推出适合学生的资费套餐,更可研究开发推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预装定制软件的定制机等产品,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

积极探索智能手机普及这一新兴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借助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技术,精心构建基于智能手机背景的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研究新对策、寻找新方法,对于增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韩洁,邵海燕.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生行为影响调查分析[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02)

[2]胡余波,徐兴,赵芸,郑欣易.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

[3]胡继红.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4]李娟娟.4G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电子制作,2014(08)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思政政治
智能手机是座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