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哲学转向
——从伽达默尔视角看翻译原则

2015-02-13 06:18魏晓亮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历史性

魏晓亮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文学翻译的哲学转向
——从伽达默尔视角看翻译原则

魏晓亮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阐释了文学翻译中运用哲学原则问题。论文在区分传统翻译与哲学解释学理论差异的前提下,立足于“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探讨文学翻译的研究,并提出文学翻译乃是一个主客体视域融合下的创造性再生产过程。

伽达默尔;文学翻译;理解;效果历史;视域融合

一、引言

“解释学(hermeneutics)” 发端于圣经解经学,亦被译作“释义学”或“诠释学”。虽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翻译的理论学说,但在其探讨神旨、寓意、宗教,甚至法学、历史、语言修辞时,都与人的理解、表达密切相关。就其本质联系而言,解释学与翻译研究在词源目标上交叉重叠,而解释学本身又将翻译活动作为其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故解释学理解为翻译活动,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至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于他的词语所进行的解释过程。”伽达默尔从全新的视角诠释解释的过程,将翻译研究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为翻译哲学转向的可能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传统翻译和哲学解释学

自远古文明时期起,人类便开始通过卜卦、占星术等来解读神的意旨,理解神话、寓言意义。古希腊语“Hermes(赫尔墨斯)”意为“神之消息”,便是现代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的词根。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及其门徒在其学说著述中已经关注到了理解与解释的问题。但是解释学在发展伊始与翻译研究关系甚微,主要针对神旨、经文的转达、注释上,解释者们负责理解诸神的意旨、追求尽可能最小距离地接近原义,并将其传达给世人。

从公元前三世纪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圣经·旧约》,即后人所称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历史上经历了六次翻译高潮,文学翻译研究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传统解释学(翻译)实现了向哲学解释学的转向。

(一)传统原则

传统的翻译本着追求作者原意的宗旨,将其研究的重心放在被理解的文本之上,因此两千多年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忠实文本”一直以来被古今中外的翻译学者们视为亘古不变的标准。曾用拉丁文注释翻译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著作学说,对中世纪影响很大的西方初期翻译领域的中心人物波伊提乌,他认为:翻译是以客观事物为中心的,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逐词对译追求准确的文本内容,才能实现“没有讹误的真理”,而不是讲究优雅的风格。古罗马的翻译界权威之一的贺拉斯,虽然支持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但依然停留在以忠实于客户为宗旨的编译和改编模式上。历经了西方翻译史上第二大高潮,提出“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的哲学家哲罗姆也是立足于译文要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倡导直译译意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从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翻译所关注的核心始终是语言文本。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语言学派鼻祖的奥古斯丁,根据自己对语言的研究认为虽然风格是内容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译者的中心任务却是忠实表达原文的内容和精神。从文艺学翻译理论角度看,翻译重点是进行文本文学创作。十八世纪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泰特勒提出“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翻译三原则。

在中国的翻译界,译者们多多追求“信”、“忠实”等之翻译标准。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主张“信”乃“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曾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可见,传统翻译理论影响很大,部分译者自始至终追求原作整体上忠实于内容与风格,以实现准确传达文本的意义。

(二)哲学解释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解释学开始关注译者和文本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也由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性质研究上逐渐转向为一种本体论性质研究,并最终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它抛弃传统解释学对文本的专注,认识到文本自身具有特殊的历史性、视域视角,开始关注解释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知识结构等因素,主张解释者将自身置于文本的历史视域中去理解、重新结构创造出新的视野。施莱尔马赫被誉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他第一次运用哲学视野将解释学理论系统化,认为理解本身不应该以理解对象作为研究的目标,而是将理解本身作为其研究的重心,理解就是一个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是借此不断接近事情本身的过程。由此可见,解释不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还具备认识论意义。德国哲学家和解释学家狄尔泰将理解和解释活动视为一种思维的内在活动,一种认识心理生命的过程。从生命哲学理论的视角,回归理解本身意义的所在。提出“存在的解释学”学说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从本体论的视角,将理解纳入到人的“此在”结构之中,回答“人的存在”或“自我存在”作为存在者的前提“存在”,即将从研究存在问题出发的人作为“此在”,从而主张解释、翻译乃人基本活动内容,翻译行为需要回归到关注翻译者本身上来。德国哲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创始人之一的伽达默尔,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恩师海德格尔关于翻译理解的论题,创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他认为解释学是从“对文本的理解艺术”开端。由此可见,解释学的任务就在于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他将这种文本理解视为是一种译者进入的历史视域中置身于文本社会文化环境下,融合译者语言与文化,重新结构文本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被视为现代解释学的经典著作,为文学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

三、哲学解释学视角内的文学翻译原则

伽达默尔是哲学解释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于1960年出版的《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他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原理,奠定了哲学解释学作为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等上历史舞台的基础。这为我们从哲学的视野重新审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历史性理解

伽达默尔认为“每一理解都是基于一种最基本的前理解——它超越历史时间和社会时间把作者和解释着结合在了一起”。这里所说的前理解,即理解的前结构和前见,是指“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所作的判断”,而并非指启蒙运动关于前见是没有根据的判断的理解。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已经先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所指,文本特有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习俗等具备了认识的前见。值得一提的是,前理解或前见决定了理解者的历史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历史性、社会性的本质。而文学文本作为理解的客体,由原作者创作于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必定烙上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习俗等历史印记,因此,文本自身也具备社会性、历史性。由此可见,文学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必须作为超越主体的或主体之间的事情来把握”,“一切理解过程中都存在超越主体的因素”。伽达默尔“理解”中所说的“超越主体的因素”实际是指语言形式要素,即文本内容,它是解释学所关注的对象之一。哲学解释学观从文本内容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研究文学翻译。“内容上”是指所写东西的真理,而“形式上”则指所写东西的意义。解释者必须要超越其语词意义去发现文本的真正意义。把握文本的真正意义,解释者需对整体以及文本部分的含义有一个理解认识,即“内容上”进入作者的真正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中了解作者当时语境下用自己的文本意指什么,这依赖于文本它涉及作者之间的融贯性。文本“形式上”的翻译任务要求跨越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去理解被理解的意义,即译入语文化语境的意义以及译出语文化语境的意义。理解并不是将作者意图进行客观化处理,因为没有人能够脱离语境所决定的“前理解”去进行反思。只有正确把握了作者或说话者所认为的东西时,译者才能准确理解了一种语言表达。而解释学的目的也正是想理解作者或说话者所指东西的意义。由此可见,理解是一种针对文本自身的,具有历史性的语言发生行为,必须作为超越主客体的历史性事件来把握。

(二)效果历史原则的限制、指导作用

伽达默尔把理解视为一种效果历史的过程。他说“只要传统不在其有效性方面发生问题,就不存在需要解释学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追求表达文本的真正意义就是解释学存在的意义。然而解释不是客观主义的,解释者不能对文本或陈述表达随意解释,而是要完全受制于效果历史。解释者要把自己置于作者的整个创作活动之中,把历史传统作为客体来研究,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维度,生产出文本或陈述表达固有的意义和延伸意义。因此,效果历史意识便成为传统的一切理解中的一个要素。历史研究不仅是作者以及文本与译者以及译本之间的中介要素,而且还是对作者以及文本的深入研究。伽达默尔用“效果历史”这一概念来表达过去对现在形成的影响,使之构成其哲学解释学系统的核心内容。

文学作品作为某个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如果不被历史理解,便不能被被任何理解方式所理解。其文本意义不能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被一成不变地固封、束缚着,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向前发展的过程:被不同理解者以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解释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尽可能的接近原作的真实意义。文本意义是相对开放的,因此,文学翻译可以理解成“一种原来生产品的再生产”,文学理解需要效果历史原则的限制与指导。

(三)文学翻译的手段——视域融合

“视域”指一个看视的区域,它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看到的一切。自尼采和胡塞尔以来,“视域”一词被明显地用于哲学范畴。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哲学解释学将“视域”理解为:原文视域(过去视域或历史视域等)和译者视域(现在视域)。文本的历史性存在决定了解释者的历史性存在,因而也规定了解释者的视域存在。文学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解释者的视域就进入了它要理解的视域——原文视域的过程。伽达默尔指出解释者不仅要理解已经熟悉的事件和事情的含义,还要理解在拓展了的视域范围内落入解释者眼帘的那些事件和事情的含义。可见,文学翻译从理解开始,就进入了视域融合的过程。按照效果历史原则,文本(过去)与译者(现在)通过视域喻义得以相互调和之后,翻译才能成为可能。解释者需重构出一个语境,来明确所要理解的事物并付之于现实的意义。换句话说,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解释者解构出原文存在的意义,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将意义概念化还原、结构出新的尽可能接近原文真正意义的文本存在。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关于翻译实质的概括。由于主客观的制约,译者的视域不能完全与原文的视域重合,两种视域相互影响、互相交融,以达到一种新的视域统一体。伽达默尔指出理解过去就必须筹划一种不同于现在视域的历史视域。过去视域是一种从现在立足点出发进行的必然投射。伽达默尔把对历史视域筹划的活动归类为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产生真正视域融合的阶段,而非是固定的关于某种过去意识的自我异化。视域融合是一种动态的视域拓展,但这种拓展并非是视域移动或上下意义上的视域扩展,而是“一种语言对另一语言的表达性和真理性的吸收”。在文学翻译中,解释者会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知识结构、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总是将个人的情感影射到原文理解之中,解释者的视域与原本视域发成交际调和,产生出了有别于原本的独特表达意象。因此,视域融合是文学翻译中超越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把作者、说话者同解释者联系在一起的根本途径。

四、结语

毫无疑问,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他从哲学的视角阐述了文学翻译的理论原则,打破了传统长期以来只忠实于文本的思想禁锢,从而缔造了文学翻译哲学转向的可能。文学翻译中运用“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原则释放解释者作为历史存在以更宽广的自由,彰显解释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创造属性,并进一步阐明文学翻译乃是一个主客体视域融合下的创造性再生产过程。当然,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本身也是一种历史存在,无法摆脱历史的局限与自身的缺陷,我们应该从思辨的视角,批判地吸收、继承。

[1]洪汉鼎.伽达默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赵彦春.翻译学规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赫胥黎.天演论[M](附:论自由).杨佩昌整理,严复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4]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H. G. Gadamer,TruthandMethod[M]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 Co.,1993.

[6]乌多·蒂茨著. 伽达默尔[M].朱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The Turn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damer

WEI Xiao-liang

(TianjinModern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300350)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oughts explained the us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article starting from the premise of the distinct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eory study and make a discussion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fusion of horizons and effect of history”. Finally it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 creative process of reprod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sion of horizons of subject and object.

Gadamer; Literary Translation; Understanding; Effect of History; the Fusion of Horizons

2014-11-11

魏晓亮(1980-),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当代美国文化哲学与文献翻译,英汉语言对比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H315.9

A

1673-582X(2015)03-0060-04

猜你喜欢
伽达默尔解释学历史性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新释
哲学解释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启示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何以是一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从伽达默尔对接受美学的批评看“审美无区分”思想的理论意义
精神科学思想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