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国胜,李 建,吴梦龙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天津市红桥区中心小学,天津 300121)
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牛国胜,李 建,吴梦龙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天津市红桥区中心小学,天津 300121)
以国家体育教育法规为基础,以天津市高职学校的体育工作实际状况为背景,为保障天津市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拟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文件、体育教学效果、课堂实践、教学反馈八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了二级指标,采用专家调查与层次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制定了各指标的检查方法与标准。建立了天津市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定实施细则。
高职学校体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它科目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在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运动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什么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了下降?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制定完善的检查与监督体系是改进体育教学保障体系,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天津现行的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监督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依据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近些年学校体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理念也有了改变。然而,对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的监督评价体系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还在延续世纪90年代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为改进学校体育保障体系,提高体育课程质量,切实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依据天津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及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文件、体育教学效果、课堂实践、教学反馈八个方面制定了体育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本评定体系的制定对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找出影响体育教学水平的因素,全面达成体育教学目的提供了检查评定标准。研究的成果为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并在天津高职学校体育专项评估中应用,实践证明本标准能够反映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质量的优劣,为各校找出差距,改进体育教学提供了依据。
(一)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包括天津高校体育指导委员会成员,成员来自天津高校教学一线,熟悉天津高校体育教学情况,具有扎实的体育课程相关理论,能全面深刻理解国家的体育教育法律法规,。此外,还包括了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家和天津市教委体艺卫处的相关人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教育的法规、体育教学保障与评价等方面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专家调查法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家问卷表。发放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标准的框架及指标体系。
3.层次分析法
将完善后的指标体系分别送给18名专家,请其按各指标因素对体育课程质量的重要程度按照1-9级分别两两给予比值,对各专家的问卷结果进行层次分析,依据计算结果最终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4.逻辑分析法
依据体育教育规章制度,天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情况,专家实践经验,细化各指标的检查方法及要求。
(一)指标选取
一级指标根据按照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参照资料并咨询专家意见,设计了8 个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文件、体育教学效果、课堂实践、教学反馈。按照确定的一级指标,逐项、逐层次罗列出每一层可以设置的指标,罗列指标主要根据的评价要求和经验,再参考收集到的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将所列出的指标体系制成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送给18名专家进行三轮问卷调查,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删除那些不能反映评价目标的指标。最终确定了25项二级指标。(见图一)
层次结构模型(图一)
(二)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比较矩阵如下:
CI=0时, 为一致阵;CI越大A 的不一致程度越严重。对CI值进行平均,
如平均一致性RI大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逻辑混乱,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重新构建矩阵。经上述公式计算,两两比较矩阵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结果如下:
各矩阵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结果(表一)
体育课程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文件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反馈0.03670.01320.01500.02100.01320.01710.00430.04700.0359
由表一可见,各矩阵的都小于0.1,因此认定各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然后,计算矩阵,并根据计算结果,求出各二级指标对目标的重要程度,即得出各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各三级指标累积重要度之和即得二级指标权重。最后,将所得结果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进行了标准化,即将权重数值化为百分制,以制成更为直观,方便操作的评价方案。见表三。
表三 评价体系权重及评分表
(三)制定评分标准
本阶段主要是依据高校体育的相关文件及体育教育实践及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实际情况对本评定体系进行量化、细化条目和确定评定、检查办法。
制度确定指标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量化评分细则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具备相当数量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必备基础。根据天津高校实际情况,将师生比定为180比1为标准。学校应通过培养与引进人才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和职称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保证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将硕士以上学历占全体教师的20%,高级职称人数占全体教师的30%为参考标准进行评定。教学条件主要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目录》,并对室内体育场馆及室外场馆分别进行计算。以≥0.4m2/生为评定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以天津各校前三年达标统计情况为基础,以学生达标率达到85%为标准。
2.标准既要符合国家法规的要求,也要体现天津高校体育工作的特点
设定标准首先参考《高等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目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等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保证评价体系标准符合与国家政策。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具体情况及北方气候和人文情况,对体育器材是否满足学生课内外需求,有无保证场馆合理利用有管理方案,是否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等。使评价体系指标更符合天津高职学校的实际情况。
3.既考虑管理文件的制定,又要监督落实
在评定细则中,不仅规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考虑到制度的落实与反馈。检查监督的措施与人员等。从教学大纲与教学文件的规范与管理、教材的编制与使用、针对教学管理与教师管理的制定与落实等,都要求提供详细资料备查。检查评定以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抽查及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经过上述工作,最终完成了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保障细则。
经过专家咨询与天津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结合,列出指标细目及分值。并将结果反馈给专家,反馈结果显示细则的整体效度、结构框架、内容选取专家评分均值均﹥4 ,专家认同率达到93%,说明本体系符合天津高职学校体育实际,切结构科学,评分合理。最终完成天津市高职学校体育教育质量评估细则。
为保障天津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本文在全面了解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实际状况与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检查评定的指标及层次分类,并请18名专家分别对各三级指标对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计算出各三级指标权重,将三级指标权重按所属类别分别求和出二级指标权重,并对结果进行百分制得出评价得分标准。结合体育教育相关条例和天津高职学校实际对各级指标的检查方法及评定标准进行细化、量化。最终得出天津高职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评定细则。
国家制定的各体育教育法规相对分散,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不能体现体育课程的工作重心。随着《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标纲要》的颁布,各高校体育课程的自由度更大了,有些地方没有相应明确的指导文件,监管工作中难以开展。体育课程质量专项评估对天津完成体育专项评估,落实体育课程质量保障提供了工作依据。由于体育工作的多面性和全面性,本细则合理的划分了各工作方面权重,体现了体育工作的重心。详细列出了检查工作的方法与标准,方便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并及时发现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本评估体系在天津高职学校体育专项评估中被应用,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体现体育课程工作的优良程度,并突出工作优点,发现工作缺点。为保障天津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质量提供了依据。
[1]焦亚频.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8).
[2]徐焰,郭鼎文,汤韶敏,蒲毕文,廖文辉.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10,(07).
[3]何国民.实用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精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about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Cla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NIU Guo-sheng, LI Jian, WU Meng-long
(TianjinElectro-mechanic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Tianjin, 300131;TianjinCentralPrimarySchoolinHongqiaoDistrict,Tianjin, 300121)
Based on the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s actual situ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ianjin, this paper tried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ianji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It drew up eight first grade indicators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conditions, teaching management,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files, teaching effect, classroom practice and education feedback and refined the secondary grade indicators. It also established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index by adopt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experts and hierarchy analysis. Meanwhile it set the inspection method and standard of each index and formulated regul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P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ianjin.
P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quality assurance; indicator system
2014-11-11
牛国胜(1962-),男,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李建(1984-),男,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吴梦龙(1989-),男,天津市红桥区中心小学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G423.04
A
1673-582X(2015)03-0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