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生活。厌学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重则产生厌世悲观等不良情绪。厌学情绪严重阻碍了高职五年制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阻碍了五年制高职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面对厌学现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教师均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但收效甚微。这就需要我们对五年制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五年制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为什么学习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高职五年制学生,文化知识底子薄、基础差,大多数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并且95%以上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家长大多宠爱多于管教,孩子养成任性、贪玩、好动的性格。受社会大环境“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事,不用读书只要会赚钱就行,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对学习目的缺乏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大多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混日子,即使家长和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软硬兼施,往往启而不发,无济于事。
高职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在16岁到18岁之间,还处于人生中的青春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定型,自控能力差,受外部因素干扰时,容易动摇,发生转移。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网络游戏疯狂刺激,变幻莫测,迎合了五年制学生善于探测神秘的未知领域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老师过度依赖课本,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形式死板,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之学校在提供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支持上还比较薄弱,诸多因素促使学生学习兴趣转移,对学习普遍兴趣不大。
自信,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高职五年制(2+3分段)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均为中等偏下和差生,中考成绩一般在180到300分之间,他们是在中考失利后,怀着落榜者的心态无奈选择和就读于高职五年制的。可以说,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很少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难以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遇到问题缺乏决断力,信念不坚定,学习上稍微遇到点困难就轻易放弃。久而久之,逐渐丧失学习动力,丧失自信,从而产生游戏人生、厌学失望等心理特征。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来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它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品格塑造、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根据走访调查,五年制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单亲、留守家庭,他们跟随其中一方生活,有的跟随爷爷奶奶留守生活;还有三分之一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或生意,无暇照顾,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交流;其余三分之一学生让家长很头疼,在家管不住,出去打工年龄又小,把学校当“托儿所”,学不学习无所谓,只要安全就行。像这些孩子,大多缺失关爱,内心孤独、封闭,情感压抑,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综上所述,造成高职五年制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时,应该综合多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积极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行动目标。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不但要依靠认识兴趣的动机,而且要依靠一系列其他的动机,其中启发把学习看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动机是特别起作用的。这些动机使学生克服学习上不可避免的困难,体验由于克服困难而产生的愉快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义务感和责任心迫使其努力学习去掌握知识、技能和技艺,尽管对该专业没有兴趣,但仍然坚持获得必要的结果。所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学知识与将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体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才是未来人生道路上必不可缺的本领,才能确立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各任课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根据学科性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及五年制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入持久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成才动机与未来的生存状态、社会的需要和国家振兴联系起来,学生才会保持高昂的学习的热情。其次,教育五年制学生给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该从哪里着手,并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确保职业目标的实施。有目标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热情。
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烈探求,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求知欲就越强,内部动力就越大。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人就能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作为高职五年制的任课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点燃学生心目中探求未知世界的星星之火。根据学生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的特点,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打破常规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把游戏教学引入课堂,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课堂活跃、生动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与“学”活动的和谐一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笔者在一次五年制的语文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讲了三分之一,学生就表现出疲倦的状态,鉴于此,停止教学,安排文字游戏和互动环节,学生们跃跃欲试,精神振奋,等学生状态调整过来,继续进入教学活动,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总之,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当做教学的首要任务,把课堂变成活泼有趣的知识技能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分享无穷的乐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在安排五年制学生的教学环节时,要围绕《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同时又不能生搬硬套,按部就班地一味按照教学大纲走,要充分考虑到他们自身文化知识功底薄弱的特点,兼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低起点、慢节拍、分层次,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互相学习,在他们自身的变化和进步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积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增强自信心。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得认可、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课堂上设置提问的内容和对象时,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不同的问题,难的不问差生,以免回答不出而尴尬,产生自卑感;布置作业时,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完成难度层级不同的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找回自信。最后,及时的表扬和奖励,是一种对内施加催化作用而改变学生外在表现状态的教学手段,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对于五年制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不是批评和呵斥,而是表扬和肯定。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并放大其优点,不断发掘学生隐藏的潜能,大力表扬,强化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接受教育,而且又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这说明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是言语的教育,而家长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则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教育孩子。父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且做好表率,树立榜样,教给孩子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等传统文化精髓,及时纠正孩子生活或者学习上的不良习惯。父母尽可能多和孩子沟通,教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教育,让孩子感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敬可学,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校联系,主动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成长脉搏。同时,教师要重在培养高职五年制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育方法要宽中有严、严中有爱,注重技巧,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针对个别学生的厌学问题,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正确归因,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1]陈光磊,刘健,辛勇等.学校心理辅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34.
[2]李伟雄,王庭照,林传军.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浅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