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婷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河南省作为新型城镇化概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其中规定了包括体育设施在内的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但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体育实施不达标、设施千篇一律等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在当前进一步推进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下,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要求下,研究其体育设施建设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一直较为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忽略了广大农村地区,广大农民体育权力长期缺位,造成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长期处于零提供的尴尬局面。新型城镇化提出要逐步实现人的城镇化,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步向城市社区建设标准靠拢。因此,体育作为一种社区公共服务项目之一应按照城市社区建设理念,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助力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促使加快农民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转变,促进农民生活就地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同早先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由多个行政村合并而来,社区农民来源于多个农村。同先前的农村社区相比,打破了旧的村与村、组与组和家庭、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新型社区人际关系由于居住空间的变化显得更加生疏。体育设施作为一种社区农民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调查得知,社区农民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整个锻炼氛围是轻松愉悦的,边聊天边锻炼,家长里短,你一句我一句,无形中拉近了社区农民之间的关系,也慢慢提升了对新型社区的认可度和归宿感,同时提升了社区农民的凝聚力,有利于社区的稳定和和谐。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国情以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特点,加上国际经济发展总体放缓的大背景,决定了我国进一步开展和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难,而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数量多,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任务更重、更艰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一可以改善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二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投入,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最终助力实现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国家已经对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新型城镇化”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及其体育设施来说,其概念更广,内涵更深,牵涉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引领着相关产业发展,关乎每个人的未来和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只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其建设应服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要求。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放眼全局来看,它的建设还是脱离不了社区建设,必须符合社区建设规划。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及其体育设施的指挥棒。
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的是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搞面子工程,到处是高楼大厦,农民洗脚上楼房居住,这种认识是简单和肤浅的,其主要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一切的落脚点是人,是社区广大农民群众,他们是使用社区体育设施的主要群体,其对体育设施使用后的满意与否就应成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在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点,时刻体现农民的主体性,时刻谨记社区农民的使用满意度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核心指标。因此在规划建设体育设施之前,应对社区农民进行初步的调查,做到有的放矢不可想当然。建成以后要开展必要的回访工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经验
河南省地域广阔,既有平原地区也有山区和丘陵地区,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落后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造成了不同地区文化,依据不同的人口数量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社区。因此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时就应考虑不同的地区文化特点,在体育设施种类和数量上要有所体现,不可千篇一律,万村一面。如焦作地区太极文化非常发达,地处山沟中的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而登封地区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悠久,这些文化在当地的广大农村地区非常盛行。因此在此类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就要考虑这一文化特点,就要提供有助于武术锻炼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在有体育传统的社区可考虑建设相应配套的体育设施,在有习武传统的村可建练功房、兵器房、沙包房、梅花桩等,以强化特色。
在调研时发现有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已经出现损毁现象,会对参加锻炼的社区居民产生一定的身体伤害,从积极促进社区居民锻炼的有益工具变成了危险因素。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和社区主管部门和物业方面工作没有到位有关,要加强体育设施后期的管理、维修、更换等工作,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前期社区体育设施的招投标阶段就要做到规范,严把体育设施进口关,所用的体育设施应全部达到国家生产标准和要求,在建设中后期要定时检查和监管,确保体育设施按质按量建设。
在规划和建设时应调查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体育设施,应注重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需求。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地区,由于年轻人大多数都进城打工,留守的人员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基于这两个群体自身的生理特点,可以建设一些符合其年龄特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比如为老年人修建小型的门球场,修建小区内的健身路径便于老年人散步和慢跑,或者修建一处较为平坦的场地便于老年人开展抖空竹等体育运动。而对于城市附近的新型农村社区因为年轻人相对来说较多,可以修建篮球场或者小型的足球场,还可以提供台球等年轻人喜爱的较为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
近几十年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各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已远远超过农村社区。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农村社区获得了发展的契机,目前开始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以往的农村社区,它一是与产业互动而不仅仅是住宅区,二是具有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是有益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在前期规划新型农村体育设施时,可以仿照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社区的标准大胆规划,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目前的财政体制和现实经济环境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要改变这种建设方式,应不断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借助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手段和机制的协调,实现建设模式多样化。根据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可分为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模式、企业投资的市场盈利模式、社会和个人投资的捐建模式,几种模式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共同参与。为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政府可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比如减免部分税收等,实现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目前甚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政府资金投入还会是主要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力量。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政府还应持续关注和投入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合理充沛的资金投入。政府此种行为,一是其本职工作的具体表现,二是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到底是关注广大农民的体育权力,为广大农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三是为企业和社会及个人提供榜样的力量。
体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在国外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产业,在我国可以说是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伊始就明确要求社区要配备相关体育设施,可以想象一下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建设至少几千个新型农村社区,这就意味着需要配套大量的体育设施,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大投入,但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商机,这就存在着利益。当然,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政府应为企业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制定好相关政策,并管理和规范其行为。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体育资源进入了市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补贴其他体育设施维护经费的不足。
最近几年,河南省的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整体经济形势较为喜人,其实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来源于社会,因此企业在实现利益的同时,还应更加关注社会,回报社会和人民。开展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是一项民生工程,它有助于提升社区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体育设施则是实现的载体和工具。因此,企业通过投资捐建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这一渠道,间接达到改善社区民生的目的。而社区则可以通过为企业和个人冠名等方式来回报企业和个人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资行为,用荣誉激励其行为,这对社区和企业个人来说是双赢选择。
研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是完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有助于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的凝聚力,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反之新型城镇化则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及其体育设施的指挥棒,在建设中要把握主体性、区别性、安全性、需要性和超前性等原则,改变以政府为主的建设方式,借助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手段和机制的协调,不断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建设模式多样化。
[1]尹永星.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
[2]涂运玉.赣南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41-43.
[3]郭传燕,李志清.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