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健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
返景入深林:近现代骈文史名家名作举隅
谭家健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
从辛亥革命到全面抗战之前,这个时期仍有一批文化人从事骈文写作,除了传统题材如哀祭、寿序、书序、信函、游记等外,还有政府通电、结社宣言、报刊发刊词等等。与现实生活较清代骈文有进一步联系。颇具影响的作家有樊增祥、屠寄、易顺鼎、李详、陈去病、饶汉祥、刘师培和黄侃等八人。无论如何,骈文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就骈体文的发展史而言,近现代以来的这些名家作品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然而,这回光给文学史带来的一缕暖色,也毕竟是可贵的,必须客观地加以审视。
近现代; 骈文; 传统题材; 现代题材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8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大清帝国变为中华民国。文章体裁由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文体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一阶段从1911年到1919年,仍以古文为主,骈文为次,白话文刚刚兴起。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七七”事变,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古文退居客位,骈文渐趋衰竭。第三阶段,1937年至1949年,白话文占据统治地位,古文势力越来越小,骈文难觅踪迹。
有研究者认为,民初文坛曾出现过骈文兴盛的“奇景”。这种现象需要具体分析。“奇景”之一是骈体小说大量涌现。据郭战涛《民初骈体小说研究》统计,1012~1919年间,竟有46部之多,基本上属于鸳鸯蝴蝶派或民国旧派小说[1]86-90。这确是空前绝后的。“奇景”之二是骈文以通电和其他公文形式迅速传播。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大小军阀,经常发骈文通电,民间团体也喜欢以骈文作通电表达意愿和诉求。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至于哀祭、祝颂、信函、书序、启示、游历之文用骈体,古已有之,民初不见得更多。由于不少发表在新兴的报刊上,传播比以往更快更广,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骈文更兴盛了。实际上从总体来看,骈文势力并未超过古文。
民国初年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变化最巨大最激烈的时期,绝大数学者文人的政治、社会、文化观念受到巨大冲击。一些人投身变革,跟上潮流,积极利用或改造传统文学形式(包括诗词、散文、骈文、辞赋、小说、戏剧等)使之成为表现新内容的工具。他们是旧文学的殿军,新文学的先驱,南社诸子是其代表。还有一些人虽不是革命者,却服务现实,以骈文作为传播利器,如饶汉祥等人,其是非功过颇难简单裁定。再有一批遗老遗少,他们写作骈文属于恋旧,主要表达个人情感,内容脱离现实主流较远,而形式更传统更精致。
刘纳指出,民初文学有一个独特现象,政治立场对立的人士却共同追挽过去的年代。《南社丛刊》差不多成为悼诗悼文的专辑。南社文人在悲悼亡友的同时,也凭吊民前10年那段难忘的岁月,凭吊当年的英风豪气和生当大任舍我其谁的抱负。与此同时,依然占据文坛正统地位的遗老们,也在痛哭和凭吊,夹带着故国之悲,体认着离乱之戚。这是一个时期文人的公共性[2]。而骈文正是反映这钟情绪的重要载体。当时大量存在的民间应用骈文如哀祭、寿序之类,严重公式化,套话、空话、假话连篇,被五四斗士们攻击为“选学妖孽”,批得体无完肤,只得慢慢偃旗息鼓,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最终让位于白话文。本文不讲骈体小说,不以作家的政治态度划线,谨以年齿为序描述以下八位骈文作家生平与成就。
樊增祥(1846~1931),湖北恩施人,清末历任知县、知府,庚子事变,慈禧西行,曾扈从,任政务处提调。不久升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1910年护理西江总督。为官颇有政声。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役深感痛切,不满李鸿章举措,1910年支持四川护路运动。武昌起义后避居上海。袁世凯当国,任参政。袁氏败后,脱离政事,闲居北平,以诗酒自遣,与文化名流广泛交游。他曾帮助年轻的梅兰芳修改京剧剧本,使唱词文学水准大大提高。曾作《彩云曲》咏赛金花事蹟,传诵一时,有人比之于吴伟业《圆圆曲》。樊增祥于清末已在文坛成名,入民国而声誉益增。他写了三万首诗,两万篇文章,擅书画,美资容,而且词多艳体,文坛戏称“樊美人”。
樊氏骈文,内容不及其诗,基本上脱离当时社会主旋律,但数量多,技巧高,影响不小。张仁青说:“樊山既以诗名一代,骈俪之文亦震铄当年。作品与诗同蹊,皆安雅冲粹,无钩章棘句之形,而情味婉笃,事理曲畅,短书小记,尤见生峭。”[3]18如《西溪泛舟记》:
十月既望,樊子与客自广雅书院归,经彩虹桥,循溪而南。适有小航,帆楫新净,角巾共载,柔橹乍鸣。于时林日已欹,晚潮方至。溯流东去,迟重若牛。顾以徐行,益惬幽赏。是溪也,近带西村,远襟南岸。水皆缥碧,滑若琉璃。即古所谓荔支湾也。背山临流,时有聚落。环植美木,多生香草。榕楠接叶,蕉荔成阴。风起长寒,日中犹暝。幽溪蓄翠,深逾百重之云;片叶深红,靓于十五之女。萧闲看竹,宛转逢鸥。嘉客与偕,清淡逾肆。秋鲈不脍,自成笠泽之游;林鸟忽惊,有甚虎溪之笑。入麻源之三谷,过南园之五桥。药草交乎蓬窗,垂杨拂其帆席。爰自虹桥,达于珠江。美荫清流,可五六里。竹篱映水,寒菜平畦。珠儿总角,已习画船;越女门楣,每临烟浦。蓋隐秀之致深,而东骑之尘远矣。方舟入江,风帆转健。绮罗烟水,远带轻霞;金碧楼台,俯临明镜。栖鸦点点,柳翠深黄;官马萧萧,沙堤雪净。连墙若蓧,比屋成邻。层城楼橹,若龙蜃之嘘云;远浦琛航,杂蛮獠而互市。言经沙面,遂薄海珠。故将祠新,古台砖圯。仙云四合,起瑶岛于中间;璧月双辉,与金波为上下。瞻言花屿,何异蓬山。广州士庶丰昌,物华丽。珠簾齐下,但闻琵琶之声;绛河一曲,悉是臙脂之水。枕窗比,画航连环。月脇横穿,风心屡荡。百缣以外,始买春宵;十里之间,惟闻芳麝。晓钟歌枕,未是迟眠;斜目梳鬟,犹为早起。氍毹贴地,翡翠为屏。茶坞香云,酒槽春雨。画桡金檝,落别浦之惊鸿;红袖雕栏,盼过楼之秋雁。亦足极选佛之娱,续游仙之梦焉。
此文描述广州水上之游。第一段写西溪(今之荔支湾)沿岸花木田園风光,第二段写由郊区到市区珠江两岸居民屋舍景物,第三段写广州市内文化生活。如花似锦,有声有色,醉人心脾。2012年夏,笔者曾与友人夜游珠江,两岸高楼栉比,舟桥连接,灯光璀灿,歌声悠扬。然而,读了这篇一百年前的文章,还是觉得后者使人浮想联翩,美不胜收,余味无穷。深感文字的魅力决不是直接视觉所能替代的。再如《三月三日樊園修禊序》,作于1913年3月旅居上海时。与“超然吟社”诸友,仿东晋王羲之等人兰亭修禊故事,集会于上海樊園。以今比古,有“三同”(宾客高贵、文雅风流、气候宜和),“四异”(地区一城一乡、人数一多一少,政局由帝制而共和,)“一胜”是今日诸公所作必胜山阴,只有我这篇序输于逸少。此文条理清楚,自然流畅,颇饶意趣。然而比起王羲之、孙绰二序,缺乏必要的哲理思考,单纯记事而已。语辞之美虽超前人,却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张仁青说:“大抵樊山之作,才力富,书卷多,纵笔所之,极意驰骋,颇能摆脱前蹊,而卓然自成一家。然而以落笔迅疾,而自诩八面受敌,有时或至流为率易,意境欠深,媚而不遒,是不必为贤者讳也。”[3]21张氏所指出的欠缺,在上述二文中皆有所反映。陈耀南说:“云门写景叙游,喜用四言白描,如整似散。如《梦溪老屋圃记》《花菡庵记》《西溪泛舟记》,是其例也。樊山屡为陕南民吏,其判词常多可诵,论事则委曲有情,析由则切理餍心,定谳则公平允当,畅达隽永,与登临画图之作,又自异趣。盖亦体殊宜异也。”《樊山文集》中有“樊山公牍”、“判案骈文”二编,属应用文,被当时各级幕僚、文案师爷奉为圭臬。
屠寄(1856~1921),江苏常州人,光绪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浙江淳安知县。曾先后入张之洞、端方、寿山等人幕府。他任宦时间不长,毕生主要从事教育和著述。先后担任过广雅书院、两湖书院、京师大学堂教习和奉天大学堂总教习。主张废科举,兴学校。1906年在淳安创办初级师范学校,开设国文、历史、地理、英文、算学、理科、音乐等课程,设立实验室、仪器室,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先驱者之一。其学术著作有《蒙兀儿史记》、《黑龙江舆地图说》等。武昌军兴,他和长子屠宽(同盟会员)在常州响应,任常州光复后之民政长。1913年,袁世凯政府任命他为武进县知事,拒就。后居家不出。
屠寄从小喜爱骈文,崇拜庾信。自号敬山,寓意敬佩庾子山。清代常州骈文兴盛,作家云集。屠寄为保存地方文献,编辑《国朝常州骈体文录》,收常州籍作者43人,作品569篇。曹虹等指出:“它是清代唯一刊行的地域性骈文选本。它的出现,既是‘六代藻丽,炳蔚遗风’的常州创作实绩的显示,也是晚清骈文文体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常州骈文流派意识积淀的结果,具有地域性与文体性的双重意义。”[4]372该书“叙录”对43位作家一一点评,对各种不同风格兼容並蓄。由于晚清骈文批评主流意识是骈散相容,屠氏观念亦是如此。该书收录作品最多者为洪亮吉,79篇,其次李兆洛65篇。曹虹等说,李兆洛“在文学上主要工诗与古文,骈文并非所长。屠寄所选李兆洛的很多篇目,视为古文更合适。”[4]374所选其他人有的也不是骈文家(如周济),他们的文章有些不能算骈文。
屠寄本人的作品有《结一宦骈体文》二编,其中有些文章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观念冲突和屠寄思想中维新与保守的矛盾。如《火轮船赋》。文章采用主客问对方式。客人先陈说火轮之制造及外观。由统仓、上等仓、雅座、餐原述及水手、仆役、厨师、卫士等,再写船上机械,有舵、轮、蒸汽机、水循环、排气管、里程器、方向仪等等。而后写船上的乘客,不同肤色、不同风俗,货物有水果、药材、玉器、动物及各种工巧之器具。“所过则成市,所止则成会”,“泛十洲于咫尺,流六合而混同。”对这种先进船舶赞扬备至。接下去主人反驳。认为“西人之机巧实不可法”,正如庄子所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彼必取之以诈悖,而用之于淫逸。今西人之来吾国,以轮船大批运进商品,导致利润下降,还不如乾嘉以前之有利可图。主人最后斥责西人追求奸富,劝其修农革俗,务本抑末,而不要厉兵伺隙。对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放通商口岸,文章认为体现了“柔远之德”,“邦交之礼”,显然是为清廷丧权辱国进行粉饰。曹虹等说:“面对作为西方科技实力象征的火轮船时,这种粉饰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维护民族传统与文化自信的努力,从中也约略可见他们在新旧碰撞交汇的时代心理上的挣扎。”[4]364与屠寄同时的沈湛钧有《斥夸夷子》一文,也用主客问答讨论对火轮船的看法,观点与屠寄相同。陈耀南说:“敬山文尚奥博,功力弥深。……《火轮船赋》则穷形尽态,细加描述。又设泰西来客造于杜几先生,夸耀轮船之巧。而杜几则以本富末穷之理箴而贬之。而以择术之正作结。曲终奏雅,其立论,亦如同时宿儒朱一新氏蔽古忘今,不足论于博达矣。”
《游香港记》作于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内。描写香港在英国人统治数十年后之情况:楼宇高耸,道路四达,建筑奇特,各种西人之花园、雕塑、主仆人等,皆不同中国传统之风格。最后叹曰:“嗟乎!中原地脉,斗入南溟,绝国贡珍,不踰丹缴。奈何瓯脱,衅开卑梁,龙耕烟而瑶草生,蜃嘘空而海市见。遂使祖州之石,山鬼摩而忽腥;宛渠之船,鳀人驾而深入。运会固然,将由人事耶?”一方面对西方事物感到新奇、惊讶,另一方面对异邦之人入侵中国深为不满。把这种无可奈何的现状归结为“运会”和“人事”。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大夫的心理。同时人沈同芳有《沪游赋》,描写当时上海情状,可与屠文比照。
易顺鼎(1856~1920),湖南汉寿人,21岁中举,多次会试不第,曾入张之洞幕,后捐资入仕,历任广西、广东等地道员。甲午战争中,极力主战,反对割让台湾,入台支持刘永福武装抗日活动。辛亥革命后闲居北京,结交袁世凯之子袁克定,被委为政事堂参事、印刷局帮办、铸币局局长。袁氏败后,易氏漂泊京师,姿娱声色,抑郁而卒。易顺鼎是清末民初知名学者和诗人,与樊增祥並称“两雄”。淹通经史,著作丰富,有诗词近万首,诗集20卷,学术杂记100余卷,骈文40余篇。
其骈文代表作,关心国事者如《与刘松生将军书》,末段写道:“方今傰宗狙伺,姎徒蜂起。绿林横行于郡邑,白棒窃伏于里闾。困已难苏,流方未艾。且西郊蝼蚁(指西北暴乱),虽受王鈇;东海鲸鲵(指日本),久窥国鼎。海外神州有九,传箭堪虞(指列强挑衅);军中国士无双,登坛可待。一旦戈横下濑,矢及中原,蜃嘘腥绿之烟,鸱啸浓青之雨,则大丈夫建功立业,此其时矣。”对内外危机四伏有清醒的分析,鼓励刘将军要准备为国效力。气势雄壮,感情充沛,是不可多得之作。借景抒情之作如《湘弦词自序》:
碧湘九曲,空灵之境也;朱弦之叹,疏越之音也。帝子欲降,微闻落叶;灵均不来,谁拾芳草。然而芙蓉水仙之庙,雨唱犹留;薜荔山鬼之词,烟讴靡歇。尝击汰江介,搴华木末。寺楼坐久,湖天碧蓝;岩树断处,神灯青绿。白蘋花老,鲤鱼拜风;黄陵人去,鹧鸪啼月。孤蓬寂寞,听风听水之思,九歌缥缈,迎神送神之曲。又或三闾秋士,远游制冠;九嶷云君,相思命驾。女媭意苦,谁家捣砧;洞庭天远,昔年张乐。云梦八九,揽之于空阔;烟骚二五,绎之于杳冥。空青摇愁,冷翠戛响。飘飘乎遗世而独立,泠泠然山高而水深。能移我情,其在是已。仆以恨人,生兹福地。臣里东家,宋玉之所居处;君山北渚,湘灵之所往来。渔卧秦桃,樵炊楚竹。蓋将于是乡终老焉。虽其间桂隐不常,萍踪罕定。祥江留滞,雄溪羁旅。鸟蓬细雨,何处归真;红叶小桥,有人吹笛。江枫之戾,每渍乎青衫;山木之谣,难忘乎翠被。既乃驾飞龙兮北征,歌阐蛙而西适。黄河远上,津吏敲鼓;紫台径去,蕃儿鸣角。而故乡烟水之气,入人最深;儿时钓游之地,探怀宛在。三十六湾,二十五弦,未尝一日离以襟抱也。
此文是作者《湘弦词》的内容提要,表达对故乡湖南历史文化和山川风物的无限思恋之情,色泽鲜艳,裁对精工,几乎没有散句。张仁青说:“律以时代精神,或不免失之轻艳。若站在文学的艺术美的立场观之,则亦有足多者。”[3]24
李详(1859~1931),字审言,江苏扬州人,光绪秀才,毕生不曾出仕,以教育、著述为业,曾任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安徽存古学堂教习、協编《江苏通志》,1923年任东南大学教授,1928年被蔡元培聘为中央大学特约著述员,是著作等身的学者和清末民初骈文大家。他耽爱《文选》,不满桐城派。有《学制斋骈文》80篇,又续编若干篇。谭献《复堂日记》说:“兴化李审言君,少通群籍,涵濡宫商,好为宏丽之辞,善持文质之变。……选辞务取其精,拓字必准于古。信是远揖陵、信,近召孙、洪。”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说:“一时论俪体者,以李详为第一。”李详的骈文代表作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关切社会之文,如《哀轮船文》。1890年仲冬,太古号商船航行中发生大火,烧死溺毙千人。李氏闻之扼腕,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灵动传神的艺术语言,描述这场惨剧。开头一段写太古号如何壮观,高速,平稳,人们一味“狎玩”,“悍不顾其所患”,不重视防范,没有规章制度,灾难也就难免。中间一大段是主体。天气干燥,北风凛冽,有人不慎点燃微弱的烛光,引发冲天大火,乘客慌乱,死者无数。不论富贵、贤愚、工商、文武,葬身海底,肢体莫辨,情状悲惨。最后总结,“虽运会所自为,在圣哲而矫敝。”也许是运命的安排,但圣哲之人一定要纠正弊端,吸取教训。此文,学汪中《哀盐船文》,但更能引发人们深层思考。同时骈文家孙德谦亦作《哀轮船文》,互相呼应,传为文坛佳话。1915年,苏北盐城地区久旱不雨,加以海水内灌,更值兵荒马乱,造成严重灾荒。李详作《与韩紫石巡按书》,向地方官员陈情:“禾豆焦枯,卤水内灌,风尘昼昏,枹鼓四惊,鄙宗(老子)所云,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今将转乙其语,以为后虑。”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切。
第二类是纪人怀旧之文。如《汪容甫先生赞》。纪念乡贤汪中,起笔赞叹汪氏“孤贫郁起,横绝当世”。接着高度评价汪氏文章:“上窥屈宋,下揖任沈。旨高喻深,貌闲心戚。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可谓汉晋一贯,风骚两夹。”极力推崇汪中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和茹苦含辛的奋发精神。刘新风指出:“作者写汪中,无疑是把这位‘俯仰异趣,哀乐由人’,既天赋奇才又命途多舛的前辈当作自己来写了。”[5]《吊任子田先生文》,以诚挚的心情礼赞潜心朴学的任大椿。《黄潄兰先生传》,突出黄体芳刚直敢谏的品格。《广沤一首为刘楚芗明府而作》,称颂这位深受民众欢迎的清官。《南通州费君鉴清小传》刻画出一位诚信好施的儒商形象。
第三类是抒愤寄志之文。如《自序》,远学刘峻,近比注中,有三同四异。其中写道:“夫容甫早倾乾荫,母子相依。卖履为生,傭书自给。余弱年失怙,资进无阶。菽水不供,慈顔婴戚。此一同也。容甫洪支雕落,宗鲜近亲。余家世鼎族,凌夷衰微,蝉嫣孤蒙,不绝如线。此二同也。容甫君火为祟,绝意仕宦。余肺病侵寻,流连行药,负疴颓簷,百忧雨集。握发剧于乱丝,炊炭烈于钟玉。此三同也。”将自己坎坷不平、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遇尽情倾吐,字字凝结着无限艰辛。《名士说义》解释“名士”的含义。认为“名士之称,自足高式人表,矫排浮競。故颖川仲达,特以此目卧龙;瑯琊茂宏,下教而尊卫虎。求之于古,必如鲁儒卓立,万变不穷;郢臣好修,九死靡悔。始能民誉允孚,昭示末代。”“是以耿介之士,侧身人间,容止不改其常,风雨贞于如晦。脱有相轻,偶蒙品目。方如宠锡之膺,惭负嘉贶;讵敢引为缪丑,纵斧本根?”这篇短文概括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理想。
第四类是山水园林游记。如《射湖春泛记》。最鲜明的特色是对湖中水、草、鱼、鸟和渔夫、舟子的动态描写:“于时湖水轻碧,箭流乍平。回聚成纹,绉如绮縠。料理烟艇,狎玩洪潴。艖舟盈丈,广于瓜牛之庐;屠苏四围,映彼翘鸥之馆。遂从近涘,放乎中流。举衣袂以招风,齐吴榜以击汰。荇藻微动,老鱼惊而跳波;烟霞若空,頳鸟堕而蒸水。翠羽前导,近人忽飞;绀眉俯镜,掬影俱染。浅泽之草,势与芦苇争齐;曲流之隈,隐为偃鲤所据。日至禺中,复纡遐瞩。榜人一啸,渔子环集。垂纶洒钓,投纲鸣榔。竞如脱免,张两甄而疾趋;呼拟芲兕,厉一军而突起。课获稽数,哗扣则声可沸天;得隽争先,拍截则舟惊赴岸。兹乡清景,莫是为过焉。”使集体捕鱼的热闹场景,活灵活现,如闻如见。
刘新风说:李详“在骈文创作上,矢意宗古拟古,不拘六朝成法,不尚骈工俪采,潜心施为,以达文意为上。虽散句很多,但终成自然高妙境界。这是李氏骈文的特点,也是他在骈文乃至古文的现实窘境中思变通、求出路的探索与尝试。”[5]
陈去病(1874~1933),江苏吴江人,近代革命家、文学家。1898年在家乡组织雪耻社,1903年赴日本留学,加入拒俄义勇队,编《警钟日报》,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与柳亚子、高旭发起创办南社,以文学为工具进行反清宣传。辛亥革命时支持武昌起义,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任讨袁军总公司令黄兴秘书,1917年随孙中山护法,1922年任北伐大本营宣传主任,1923年任东南大学教授。蒋介石上台后,拒绝出任江苏省长,却愿意当江苏博物馆长。
陈去病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有《浩歌堂诗钞》、传记文学《明遗民传》、随笔《五石脂》等,他支持平民戏剧,反对桐城派古文,有不少政论、各体散文和少量骈体文,如《南社诗文词选叙》,其中一段如下:
盖闻隆中促膝,犹传梁父之吟;庑下赁舂,未忘五噫之句。投清流于白马,诗品犹存;极迁谪于哀牢,雄文犹健。自古羁人贬宦,寡妇逋臣,才子狂生,遗民逸士,苟其遭途坎坷,侘傺穷途,志屈难伸,身存若殁。莫不寄托毫素,抒写心情。对香草以含愁,怀佳人其未远。淒香哀艳,纷纶兰惠之篇;悱恻緾绵,曲尽温馨之致。入么弦而欲绝,弹不成腔;未终卷而悲来,涕先沾臆。凡若此者,其故何哉?亦谓谊存忠厚,不离江湖魏阙之思;意切忧伤,遂多匪风下泉之什。词虽嫌其过激,心欲往而仍还。湘水沉吟,比三闾兮自溺;江南愁叹,等贾傅而烦冤。此不得者一也。
此文把南社作者比拟于古代的“才子狂生,遗民逸士”,把他们的作品概括为“谊存忠厚”,“意切忧伤”,以忧国伤时,关切现实为主题。此文思想是进步的,站在当时古典诗文创作的前列。形式是传统的,除极少量散句外,大部分是四六对句,引用许多古代诗文名家为典故,皆人们所熟悉者。命意清晰,文辞晓畅。不同于清代那些以奥博委婉相矜尚的诗文集序,反映出民初骈文创作的新风。
饶汉祥(1883~1927),湖北武穴人,1902年中举,1905年留学日本,1907年回国。武昌起义时,任湖北军政府黎元洪秘书,起草《致全国父老书》。此后隨黎在政坛沉浮,曾任黎元洪两度总统府之秘书长。1923年,为黎起草《致京外劝废督府电》、《致京外劝息兵电》,期望清除军阀割据混战,获各界同情。1925年,为郭松龄起草讨伐张作霖电。郭败后,饶避居天津,旋返故里,次年病逝。
饶汉祥在近代骈文史上的主要贡献是把骈文应用于全国性通电。此前,通电多用古文。从他开始,多用对偶排比的骈文,增强了通电的鼓动性,拓展了骈文的功能。一个时期内,饶氏骈体被竞相效法,在公牍文中影响甚广。饶氏最出名的作品是为武昌起义而作的《致全国父老书》。文章开头申明,我中夏国土,悠久文明及今日河山,乃大汉先民遗留,不容他族侵占。接着痛斥满清,“敢乱天纪”,“竟履神皋”。“入关之初,淫威大肆。我神明胄裔,父老兄弟,遭逢惨戮,靡有孑遗。若扬州,若江阴,若嘉定,屠戮之惨,纪载可稽。又变法易服,凌乱冠裳,而历代相传之文教礼俗,扫地尽矣。”下面着重描述近代以来清廷之倒行逆施:
乃者,海陆交通,外侮日急。我有家室,无不图存。彼以利害相反,不惜倒行逆施。开放知识则谓坏其法律,崇尚术技则谓乱其治安。百术欺愚,一意压制。假预备立宪之美名,以行中央集权之势;借举行新政之虚论,以为搜刮聚敛之端。而乃修园陵,治宫殿,赉嬖佞,赏民贼,吾民膏血,剥削殆尽。哀鸣遍野,呼吁不尽。是谁夺其生产,而置之死地乎!且矜其宁送友邦,弗与华族之谬见。今日献一地、明日割一城。今日卖矿,明日卖路。吾民或争持,则曰于预政权,曰格杀勿论。……呜呼!谁无生命,谁无财产,而日托诸危疑之地,其准堪之!
继而宣传革命军之声势和主张,呼吁“十八行省父老兄弟,戮力共进,相与同仇。还我邦基,雪我国耻。永久建共和政体,与世界强並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这篇鸿文,写得雄浑爽利,酣畅磅礴。揭露清廷,淋漓尽致;宣传革命,气壮山河。迅即感动全国民众,各地纷纷支持革命。当时福州有一名十一岁小姑娘,读此文后,捐出10元压岁钱,寄给上海《申报》,支援革命。她就是后来著名女作家谢冰心。而《请张作霖下野电》,长达三千字,谴责其五大罪状,兹摘录一段如下:
军事迭兴,赋敛日重。邑无倉倉,家无蓋藏。强募人夫,兼刮驴马。僵屍盈道,槁草载途,桀以逋逃,骚扰剽掠。宵忧盗难,昼惧官刑。哀我穷闾,宁有噍类?推衍所极,必至无民。藐兹三省,介处二邦。宝矿氈庐,森林卉服。侨民满路,牧马成屯。轨陆分张,海航密接。朝发平壤,夕薄辽城。交通不周,责言猝至。入关竞逐,敝墓必枵。盗党生中,敌兵励北。彼若自卫,宁复我疆。推衍所极,必至无省。东省果失,北京必危。列强交争,共管立定。禹甸腥臊,尧封涂炭。谁为祸始,驯至国亡。
这段文字,前半部分讲国内情状,后半部分讲国际形势。“介处二邦”指日本、俄国。“朝发平壤,夕薄辽城”指日本兵已逼近国境,“侨民”已渗透我国。除“列强共管”外,其他的预测,九一八以后皆不幸而言中。张仁青说,当时上述二篇通电,“一经报章刊载,立即腾播众口,奔走相告,在宣传上收到极大之效果,至今犹传为美谈。”[3]18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江苏仪征人,出身学术世家,17岁进学,18岁中举,会试不第。之后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赞成革命,改名光汉,倡言排满。1904年任《警钟日报》主编,1907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为《民报》撰稿。随后,受日本人影响,热衷无政府主义。不久,因为同盟会成员发生矛盾,为两江总督端方收买,充当密探。辛亥革命后又为袁世凯效力,加入筹安会,作《君政复古论》,鼓吹恢复帝制。袁氏败亡后,退居天津。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任《国故月刊》总编辑,与新文化运动抗衡。1919年病故。刘师培是政治上的侏儒,学术上的巨匠。他的骈文观继承阮元,以骈文为正宗,称散文为笔,排斥于文学之外。在文章写作方面,他主张白话文、古文(包括骈文)并用。说:“近日文词,宜区二派,一修俗语,以启喻国民;一用古文,以保存国学。”他的骈文,好用古字僻典,颇嫌深奥。因其政治活动和学术成就,在文坛颇有影响。
首先是《国粹学报三周年祝辞》。《国粹学报》由清末革命团体“国学保存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办,宗旨是宣传反清、爱国、保种、存学,编辑有邓实、陈去病、章太炎、黄侃、黄節、刘师培、马叙伦、罗振玉等,每月一期,武昌起义后停刊。1907年2月,该刊三周年时,刘师培写下这篇祝辞,前一大段概括中国学术发展的历史,从西汉以至明清,总结其成就,指摘其弊端。后一大段批判清末以来学术之腐败、堕落,对于当时崇拜西学,轻视国学,数典忘祖的现象痛心疾首,着重指出:
或谓中邦之籍,学与用分;西土之书,学与用合。惟贵实而贱虚,故用夷以变夏。不知罗甸遗文,法郎歌曲,或为绝域之佚言,或为文人之戏笔。犹复钦为绝学,被之庠序。而六书故道,四始遗书,均为考古所资,转等弁髦之弃,用学合一,果安在耶?蓋惟今之人,不尚有旧,复介于大国,惟强是从。是以校理旧文,亦必比勘西籍。义与彼合,学虽绌而亦优;道与彼岐,谊虽长而亦短。故理财策进,始案管子之书;格物说兴,乃尚墨家之学。甚至竺乾秘籍,恥穷于身毒;良知俗说,转向于扶桑。饰殊途同归之词,作弋誉梯荣之助。学术衰替,职此由之。
这时刘师培刚加入同盟会,革命热情高涨,斗志昂扬,批判学界崇外轻中,鞭辟入理。可是几年之后,他在政治上变节,学术上复古,以“保存国粹”来对抗新文化运动,与其初衷相距越来越远。
其次是《松陵文集序》。松陵是苏州吴江县的别称。《松陵文集》是陈去病编辑的苏州地方文献,收集清代苏州地区名贤之文。初编出版于1911年,二、三编出版于1922年,刘师培此序作于辛亥革命之前。文章认为文集之意义有三:一曰“励俗”,二曰“表义”,三曰“表哀”。今录其第三段如下:
及夫诗赓板荡,民痛陆沉。长兴集南土之军,叶氏抗西山之節。或志决身歼,有死无殒。或地偏心远,与世长辞。桑田既易,难填沧海之波;鲁戈空挥,莫返虞渊之日。惟短简之长留,幸遗闻之未泯。今也旧国故都,望之怅然;剩水残山,所思不见。读其文者,莫不低徊往迹,凭吊前徽。行人抒怀旧之情,壮士抱残戈之念。是曰表哀,其善三也。
所谓“表哀”就是彰显爱国志士抵抗满清迫害,坚持民族气节,“或志决身歼,有死无殒”,或隐居不出,宁折不弯的悲壮情怀。文章写得不错,可是这时的刘师培已是端方镇压革命的帮凶。他在上述三方面又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呢?特别是第三条,他自己的言与行,正相反对。
黄侃(1886~1935),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者,字季刚,湖北靳春人。20岁留学日本,结识章太炎,投稿《民报》,鼓吹反清革命。1908年归国,遭清廷追捕,复逃日本。武昌军兴,回到湖北,会见黄兴,一同视察前线,并返乡募集义军数万人,支援武昌起义。次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于南京。他认为华夏已光复,遂不谋仕宦,不参与政治,专心学术。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及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任教授。著作丰富,被尊为国学大师。其论文章,崇魏晋而轻唐宋。主张骈散并驰,文笔合一。他本人亦创作骈体文,曾拟作《文心雕龙》之《隐秀》篇,其中一段如下:
夫文以致曲为贵,故一义可以包余;辞以得当为先,故片言可以居要。蓋言不尽意,必含余意以成巧;意不称物,宜资要言以助明。言含余意则谓之隐,意资要言则谓之秀。隐者语具于此,而义存乎彼。秀者理有所致,而辞效其功。若义有阙略,词有省減,或迂其言说,或晦其训故,无当于隐也。若故作才语,弄其笔端,以纤巧为能,以刻饰为务,非所云秀也。然则隐以複意为工,而纤旨存乎文外;秀以卓绝为巧,而精语峙乎篇中。故曰情在辞外曰隐,状溢目前为秀。大则成篇,小则片语,皆可为隐;或状物色,或附物理,皆可为秀。
本文紧扣“隐秀”二字,层层剥笋,步步深入,语皆双行,相合成文,析理精密,清爽炼要。张仁青说:“观其气体渊雅,藻思绮合,以视彦和,犹晋帖唐临矣。”陈氏“一般应酬之作,亦皆雋永深醇,上侔魏晋。”[3]28黄氏另有《自序》,与李详、汪中同题作品齐名。
以上我们论列了八位骈文作家,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骈文成就。但事实上,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白话文是主要宣传和实用文体,骈文越来越稀见,只是偶尔有人使用。1939年9月7日,晋察冀《抗敌报》发表八路军将领聂荣臻、舒同给侵华日军宣抚班长(约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宣传科长)东根清一郎写了一封回信,该日人通中文,故用骈体,而夹以现代词语,谴责日本侵略之罪行,申张中国抗日之正义性,浩气凛然。20世纪40年代,也有少数知名作家和学者偶尔写点骈文,如郭沫若的《祭李(公朴)闻(一多)》(1946)、钱钟书《谈艺录序》(1948)等也属此类作品。无论如何,骈文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就骈体文的发展史而言,近现代以来的这些名家作品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然而,这回光给文学史带来的一缕暖色,也毕竟是可贵的,就像王摩诘《鹿柴》诗所描写的那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郭战涛.民国初年骈文小说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纳.民初文学的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J].郑州大学学报,1996,(5).
[3] 张仁青.六十年来之骈文[M].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7.
[4] 曹虹,陈曙雯,倪惠颖.清代常州骈文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5] 刘新风.末代骈文作家李审言[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3).
The Last Radiance of the Setting Sun Shining on the Forest: Synecdoche of Famous Writers and Works on Parallel Prose in Modern Times
TAN Jiajian
(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0732, China )
During the period of from the Revolution of 1911 until the Comprehensive Anti-Japanese War, there were some intellectuals still working on the writing in Parallel Prose, the theme of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notice and telegram of the government, the declaration of associations and the foreword to some periodicals besides some traditional themes such as about memorial ceremonies, birthday congratulations, books' prefaces ,correspondences and travel notes. Compared with the themes in Qing Dynasty, those themes mentioned above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life. There are eight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Parallel Prose who are Fang Zengxiang, Tu Ji, Yi Shunding, Li Xiang, Chen Qubing, Rao Hanxiang, Liu Shipei and Huang Kan. Anyway, the age of Parallel Prose has ended. 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arallel Prose is concerned, those famous works and writers are just like the last radiance of the setting sun. Nevertheless, the last radiance makes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more bright, which is meritorious and must be valued objectively.
in modern times, Parallel Prose, traditional themes, contemporary themes
I206.2
A
1673-9639 (2015) 02-0043-08
(责任编辑 白俊骞)(责任校对 郭玲珍)(英文编辑 何历蓉)
2015-01-1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古今骈文通史”(14AZW012)阶段性成果。
谭家健(1936-),湖南衡阳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散文学会会长,中国骈文学会会长和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散文史稿》、《先秦散文艺术新探》、《六朝文章新论》、《墨子研究》、《颜氏家训选译》、《古代神话寓言精读》和《谭家健散文随笔》;主编有《中国文化史概要》、《先秦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通论》和《历代骈文名篇注析》;合著有《先秦散文纲要》、《墨子全注全译》、《水经注选注》和《墨子选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