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理想课堂就是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让提出问题成为他们学习的起点。
关键词:质疑;探究性学习;创新;自主课堂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的就是教学创新,经常说要学生发现和创新,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创新,却是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苦恼和困惑的问题;教学创新,教师就必须有好的引导和启发,具体到课堂上,就是要在上课时,在质疑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有着许多的误解和不当的做法:设问过大,不着边际,学生不易回答,抓不住要点,或为问而问,缺乏针对性,或变提问为设问,甚至变为自问自答……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冷清,教师积极性降低,而且学生也倍感压抑,思想被冷冻,情绪早破坏殆尽。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我们十分有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原本的“好奇心”,使之提高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开放式的教学解决问题,最后达到“知疑且善问,释疑则有之”的教学目的。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识字、读写和课文理解,还承担着对小学生相当一部分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社会人文常识的启蒙教育任务,所以,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学生的认识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但通过教师的教学,认识才能转变为学生掌握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知识。《乌鸦喝水》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带着学生上了一节小小的自然常识实践课,在这节课上,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1.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可以按材料、大小、外形、瓶口、用途等找瓶子之间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区分能力。
2.比一比、猜一猜,哪个瓶子装得水多。通过观察三个形状不同,里面装有同样高的水的瓶子,猜测哪个瓶里的水多,然后,想办法验证猜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猜一猜,瓶子里至少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瓶里的水。想办法验证猜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
4.活动最后,要求学生发现:瓶内至少要有多少水,添加固体后,水能升到瓶口,使乌鸦喝到水?不同形状的瓶子,水的高度相同,哪种投入的固体最少乌鸦就能喝到水?通过观察瓶子的相同和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瓶子里的水的多少的实验,解决乌鸦喝水问题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的概括能力。
当学生再回到《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生动的课堂上,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应该不仅仅是“它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了。让学生亲历参与,从实践中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课下自己亲自参加的各种文娱、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带动整个教学的圆满完成。
二、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质疑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当家做主”,“学什么”“怎么学”均由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参政议政”,既是决策者,又是实施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把课题的板书放在了最后,这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好将《草船借箭》改为《草船骗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诈骗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来的。”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从座位上弹簧似的站了起来说:“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丞相的箭这句话可以看出,骗箭不必谢,借箭才要谢,因而题目还是用《草船借箭》好。”话音刚落,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我认为是借箭,因为种种原因。到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还给曹操了?人家有借有还嘛。”教室里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情趣也高涨起来了,更妙的是还有一个学生说:“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骗是贬义词,题目改成《草船骗箭》,文章的中心就变成揭露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了。”面对这么多的理解,面对这么激烈的辩论,教师说了一段启发性的话:“大家的见解太独特了,大家的表现太精彩了。学习中,只要你们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富有挑战的激情,成功之门就离你们不远了。”这样的自主课堂,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充分探讨的时间,效果比以前的“灌输式”“填压式”好得多。
三、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质疑、解疑的乐趣
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克服胆怯、惧怕心理。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的生字时,班里的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学到“发”这个字的,教师发现班里一个平时成绩极差,课上很少发言的男生也犹豫地举起了小手。教师高兴地点了他的名字。他站起来小声地说:“‘发字可以这样记:一个小朋友想了一个点子。”下面立即响起哄声何反对声:“不对!不对!不是小朋友的友。”这个男孩的脸色立即黯淡下来。我看着他,灵机一动,鼓励他说:“老师认为你想得很好,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歪着脑袋思考问题的小孩图像。这个男生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了,应该说:这个小朋友歪着头想了个好点子。”这时,教室里反对声没有了,男孩的脸色“阴转晴”了。
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有趣的故事、人物形象开始,组织讨论,学习与人合作,从而进一步扩展到课堂教学中来,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使学生感觉到参与的快乐,感到“家庭的温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引导学生,防止出现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当然,总会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始时不愿与人交流,但不要灰心,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融入;也有一些学生爱问,但问题却令人发笑或发窘。这时,我们千万不能嘲笑、挖苦他,要鼓励、引导他朝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就要靠教师的应变能力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成为“同学”关系,这样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平等相待,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和信心。
四、制作“问题卡”,让质疑更具质量与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会层出不穷,他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学生可以自己或者小组合作讨论便能解决的,第二方面是需要和教师共同探讨的。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后,仔细记下这些问题,制作成“问题卡”,再给自己的问题进行划分归类,然后用相应的方法解决。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问题大餐我来消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后,先在小组解决这些问题,再小组整理问题卡上需要帮助的问题,准备课上交流。学生在小组探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在碰撞,智慧的火花在迸发,许多“问号”会变成“句号”。同时,经过整理问题卡,又会产生新的“问号”。当然,在学生的“质疑—解疑—质疑”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问题只会逐渐呈精品化发展,学生的质疑探究的能力会螺旋上升。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时时刻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随时质疑,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得以发展。那么,没问题的学生终究会变得有问题。
参考文献:
刘继红.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编辑 韩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