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晋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发展战略与创新创业的思考
梁晋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应用型大学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发展与战略,是以科技创新、学生创业的定位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学校创新创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完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具体实施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
教育现代化;发展与战略;创新创业
教育现代化从属社会现代化的范畴,动力源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变化发展过程,具有浓郁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与国家和区域性的社会性质、地理环境、人文素质、民族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紧密结合,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教育现代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反映,教育现代化就世界范畴、国家或区域性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体系来看,都是以其时代特征为核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性与内部规律性,根据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性要求和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的培养。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与建设内容是根据社会时代特性,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性的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构建教育现代化体系为保障条件所决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追逐的目标。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大职能,其中最根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国家构建创新体系对高校的根本要求,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与战略,是以科技创新、学生创业的定位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学校创新创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完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具体实施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
(一)树立正确的创建“一流学校”的思想
通过“211工程”,特别是“985工程”的建设,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中国大学的差距又是十分明显的。其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水平,二是师资队伍水平,三是大学管理水平。与牛津、剑桥相比,中国大学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差距愈显突出。尽管如此,作为中国大学组成部分的应用型大学,也应树立争创“一流”高职教育的勇气和决心,要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面对“一流”的诱惑,同时也面对迷失的危险,应用型大学校长一定要冷静思考,不能盲目跟风,除了圈地、盖楼、铺草坪外,也要用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来成就“一流”。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有高层建筑,更多的却是陈旧的低层房屋,这并不妨碍他们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一流”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能否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上。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必须是软件重于硬件,质量重于数量,精重于全。要成就一流学校,应用型大学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定位。要解决好四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找准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找准学校在社会、行业中的位置。故而应用型大学的校长既要把眼光盯在日常事务上,也要高屋建瓴做好资源的调配、制度的设计。
(二)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正确认识应用型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培养目标的特征性,既不能全面继承普通本科大学的经验和传统,又不能不加选择地沿用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与传统,必须探索出一条新路。创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用型大学一切工作要着眼于创新、立足于创新,使创新成为指导学校工作的灵魂和主旋律。同时,要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大胆地继承国内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适合应用型大学需要的东西。如普通本科大学广阔的办学视野,强烈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国际意识,浓郁的办学氛围,浓厚的学术研究空气,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十分注重名师和学术梯队建设的良好传统等;职业学校贴近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办学思想,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传统,严格管理、从严治校的治校方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等。
2.要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牢固树立质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它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观念,坚持“质量第一,规模适度”的办学指导方针,走以内涵为主的办学发展道路。切忌贪大求全,着力做优、做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仅有 15000名左右学生,且研究生就占1/5左右,伦敦经济学院不到7000名学生,但它有5名诺贝尔奖得主,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
3.要正确处理好高等性与应用性的关系
“高等性”是层次定位,它决定了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属性。“应用性”是类型定位,它决定了应用型大学教育是应用性教育的属性,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就要坚持突出高等教育的共性,强调应用型大学教育的个性。突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训练和熏陶,突出学术氛围和文化品位的形成,突出名师和学术梯队建设;强调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应用针对性,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调高水准实训基地建设,强调政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特色。
4.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是动力和目标的关系,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个完整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2.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学校远景、办学使命和战略目标。
3.分析界定业务范围与领域。
4.创新创业战略原则、方针与途径。
5.创新创业战略战术行为方式、对策与措施。
应用型大学生存空间和政策走向有限,要想在盘活壮大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必须要树立狭缝遇敌勇者胜的大无畏气概,找准自身优势定位和操行要义。故发展与战略的模式主要应选择下列模块:包括市场竞争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发展战略,形象外塑发展战略和合作外向发展战略。
(一)市场竞争发展战略
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的本质就是占领一定的市场位置,占据有利的尽可能大的生存空间,控制制高点,造成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优势,通过做优来做强。主要采取成本领先策略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1.成本领先策略
成本领先策略的本质是提高效益,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的收益,在效率、成本上竞争,通过做“活”来做强。诸如: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校校合作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吸纳社会资金,改善投资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学校重点骨干专业辐射作用,围绕重点骨干专业派生、延伸、拓展建设适需的新专业,使得学校师资、设备、图书等资源可以最大程度的共用,降低教学成本;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双轨制”、“小学期制”等形式,避免资源使用集中所造成的资源表象不足引发过量投入;改革教学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单位资源效率;建立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不求身份所有、但求能力所用”的用人理念,侧重于从相关实践岗位上工作 5年左右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聘教师等等。
2.差异化竞争策略
应用型大学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全面分析选择用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并且使自己在满足这些需要方面处于独一无二的竞争地位,突出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首先,适应市场变化,组织人才的非标准化生产,建立起人才培养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高起点规划、高水准建设,创建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要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从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转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重;大力倡导实验、实训室的二次开发,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最后,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着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总体规划发展战略
以密集型发展战略 (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一体化发展战略 (向后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同心多角化、横向多角化、综合多角化)为重点。下大气力拓展生源市场范围,改变单一省内生源市场结构为主体、增加省外生源为补充的生源市场新结构。要拓展生源类型,增加生源供给渠道,如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铺开生源招收面为佳。应用型大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全过程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招生——培养——满意就业”良性循环,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应用型大学要成立具有法人地位的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加强与相关区域人才交流市场的合作,架构透明对称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要牢固树立“满意就业率”是衡量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的思想,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后服务制度”,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提高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忠诚度。同时,开展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建立紧密性双赢合作联盟或职教集团,放大教育投资效率。其次,要加强与相关普通本科大学的合作关系,在师资培训、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办学形象外塑策略
应用型大学必须坚持走市场化、开放式办学道路,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教育平台。其次,注重引进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开展双向“X+X”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发国外就业市场。第三、注重与国外相关知名企业合作,不断向新的教学与科技领域内共同发展,使学校获得经验与资源的累积。
(四)合作外向发展战略
1.校企合作策略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用型大学要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小企业灵活结合,大企业稳定结合,行业全方位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教育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十分宽泛,包括: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联合人才培养与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等。有条件的应用型大学可以“筑巢引凤”,将相关企业的应用型技术研发中心引入学校,校企合作开展应用型技术研发工作。
2.社会合作策略
应用型大学要开放式办学,要努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注入,探索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办学方式,实行多元投资并举的办学模式。
3.吃大并小策略
应用型大学在与社会和同行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有的单位和办学实体貌似强大,专业门类虽然齐全,但是管理松散,表面高大上,内却入不敷出;有的牌子大,规模小,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大做全。凡此种种,可以顺势而上,用极小投资或合作,或收购,或兼并,换取和弥补自身不足或者为我所用,借以发展壮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重要群体,在应用型大学中适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将办学目标引入正道,是抓住办学方向的脉搏,是真正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抓紧本科职业高校转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应用型大学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与产业关系亲近。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从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创业培训和支持系统,弥补高校教育力量和资金的不足。政府在工商注册、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要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担任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发挥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的作用。
(二)利用亲产业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创造性意识、精神、人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合理安排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了解行业的熹利模式,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建立企业导师制,让有创业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指导和培训。与企业合作,实际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管理创新、市场拓展等。
(三)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学生调查分析、归纳推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企业导师参与商业计划书的指导,使得创业计划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实际运行。选择优秀项目给予资金资助,让学生创业团队真正进行实际运作,获得创业体验。对于可以商业化的项目,联合企业、政府给予支持,形成学生创业的品牌。
(四)开阔视野,有效开展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参与国际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老师与国外高校多交流沟通,感受不同国家的创新创业文化,取长补短;与跨国公司合作,就企业关心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和品牌拓展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需求形成的倒逼机制。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要求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为此,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主体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转型已成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主要方向。
[1]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 [C].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6).
[2]张春虎.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借鉴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58-59.
[3]周波,程艳.中外创业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I].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6):56-58.
(编辑 田 薇)
G642.0
:A
:(2015)02-13-04
2015-06-01
梁晋云,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禁毒学、国家安全、应用型高校发展与战略、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