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迟,杨赛花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林 迟,杨赛花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引导,也要靠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提高,应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2015年5月26日,云南省教育厅下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的批复》同意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便是近期以来一直重点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有什么关联?对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如下思考。
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并在创业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总结提炼,以实现创新的更新与升级。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启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建设工作,建设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并使之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展示、沟通和远程教学的窗口与平台,面向不同的专业开设创业认知、 《创业基础》、 《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使之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信息发布、思想沟通、业务交流、知识分享等作用。
一个国家的创新和创业素质和能力,是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大问题,也关系到这个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奠定人类现代文明做出了永记史册的贡献。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高度社会协作化的大商品经济工业时代。电的发现和利用、飞机、电报、内燃机、汽车、轮船等发明,以及各方面科学技术成果的创新与发展,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去社会上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让他们早日步入社会,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为贫困生开辟一条勤工俭学的道路,解决贫困生的日常经济问题。我校于2015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出现了新型的一种创业模式。我校的创新创业中心依靠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由辅导员队伍为学生作理论指导,并通过聘请云南省知名企业的企业家为顾问给予实战创业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特长自由上报选择创业内容,学校以超低价租金给学生提供创业场所。在管理上采用团队的管理模式,自负盈亏,通过这种新形式的创业活动,让学生早日与社会企业亲密接触,融入社会,感受创业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更多有志于创业的同学在以后的社会创业道路上多几分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云南经济学院的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可以资源共享,学生拥有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克服了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资源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组织问题等,具有下列优势。
(一)由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给予引导,克服了大学生创业中管理能力与经验的缺乏的问题,使管理更加规范,团队组织纪律性强。
(二)资金投入很低,几乎是零风险。
(三)不受学校所学专业等限制,学生创业的余地大、空间大。
(四)创业时间灵活,只需要安排一个人坐班即可,团队成员之间换班可以不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业问题。
凡此种种人使得创业活动成为素质教育的另一种新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增强进入社会之前所必须具备的必要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培养了自身的胆量敢于去做,敢于面对。创业使大学生接触社会从而进入社会,对社会中层出不穷的现象及问题有了认识甚至直接面对的机会,进而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做到处之坦然、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创业所应有的胆量是以一个人积极、乐观、刚强的人生态度为前提的,作为准成人的大学生,在面对困难、逆境时,只有以一颗顽强、乐观的心来视之,高墙般的困难才能变成脚下的踏脚石,而大学创业恰为其提供了最有效的困难,为大学生在面对未来漫长的路途确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负担,也使自己的心理负担有所减轻
通过创业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的困窘,也使自己在经济状况中出现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三)创业是充实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转变往往使得大部分大学生感到空虚、无聊,尤其是在大三、大四的学生,在要求学分将近完成或已完成而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时,这种感觉更是明显。鉴于此,处理不好,就会使自身养成很难改变的坏习惯,对将来的人生道路有很深的负面影响。创业将是使大学生活有事可做,从而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四)在校大学生创业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大学教育不再是中学教育那样倾向于应试教育,现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学生不只是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现今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是素质教育的有利表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校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力转换,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且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从总体上有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壮大了私营企业队伍,还将改善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
(一)重视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早在2013年10月就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教育中心。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面向不同的专业开设创业认知、《创业基础》、《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定期组织KAB、SYB、赛飞等创业培训和创业实战训练,邀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促改、以赛促教”,并与项目驱动教学对接。
(二)教师为范的引领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推动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建设,结合《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举办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预通知》精神,2015年年初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全校范围内举办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各二级学院 (部)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的组织、准备和选拔工作,做到以赛代训,以赛促建,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全面提升我校的辅导员创新创业能力。
(三)师生合作的实践教育
为贯彻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云南省决定举办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我校辅导员级指导老师大力鼓励学生积极上报拟承担赛项方案,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生活。
总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王仲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N].甘肃日报,2009.
[2]姚圣梅.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7).
[3]高志宏.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与能力 [J].改革与开放,2012,(20).
[4]张楠.北京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09
(编辑 田 薇)
G710
:A
:(2015)02-24-03
2015-06-01
林 迟,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建设系统优化。
杨赛花,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助教,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