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钱艺林
随着人们居住的密集程度加剧,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住宅小区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有人随意往楼下丢垃圾,半夜放鞭炮,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分时段制造装修噪音……从小区延伸到更多公共场合:运动会结束后被丢弃一地的垃圾,景区中的不文明现象,公交车上的你推我挤,飞机上的我行我素,网络中的谩骂攻击,大妈们为了争夺广场舞场地大打出手……其实,这些人不一定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素质差”,只是缺乏“公共空间”意识,缺少“公共空间”的教育。
“公共空间”迅速涌现,可是“公共空间”的教育却远远没有跟上。
这种教育除了通过个人习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实施外,学校教育尤为关键,因为学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习惯养成也主要在学校,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公共空间”教育责无旁贷。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学校“公共空间”教育的现状如何,相关对策又有哪些。
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等,也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但很多概念还只停留在一般的浅层,学生知道的仅仅是“文明”“礼貌”“卫生”“秩序”等“大概念”,关于“公共空间”的概念还没有被引入学校。“公共空间”意味着自己和其他人在同一空间生存,这是一个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发展的“新公民”概念,充分体现了利他和利己的相互融通。
学校要做的就是把“公共空间”的概念引入日常德育工作中,使之进入学生认知范围,首先让“公共空间”这一词语在学生口头熟稔;其次围绕“公共空间”展开实践活动,慢慢地在学生心中形成“公共空间”的概念;最后深化“公共空间”的意识,内化“公共空间”的意识心理。
在公共场合,儿童青少年的喧哗声往往是最响亮的,到处乱跑、乱扔垃圾的通常也是他们……我曾经带过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华,他在班里劳动积极,经常受到表扬,但一次家长会上小华妈妈的说法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说小华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算你叫他做他也找借口开溜。
以上的现象不由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关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来不缺少对学生规章制度方面的知识灌输。那么学生做到了吗?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小华不是在学校表现得很积极吗?那么学生有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前面那么多肯定的答案,最后变成了否定?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关键是学生并没有形成“价值观”。就以小华为例,他在学校的积极表现我们称之为“展示效应”,即为了“展示”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这是他的“价值观”。那么在不需要展示的时刻,这种行为就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小华在家里失去了“展示场”,那么他的积极行为也就消失了。这是因为小华没有理解劳动的真正内涵,没有从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自我存在感”“征服自然意识”等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观,而只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可见,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是思想上并没有建构起遵守“公共空间”准则对于自身意义的价值体系,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空间价值观”。对于像小华这样劳动积极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从爱劳动、讲卫生等方面进行表扬,可以引入“个体”和“公共空间”的相互影响,让学生体会两者的关系,形成价值认同,这样就不会出现家、校判若两人的情况了。另外,教师千万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比如“罚”犯错的学生扫地),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低下”和“耻辱”的,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学生比成年人更懂得遵守“公共空间”秩序,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买东西排队……倒是很多成年人的表现令人汗颜。但学生个体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影响成年人,影响整个大环境。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有“小手牵大手”的形式,那么在“公共空间”教育上也可以采取“小手牵大手”的形式,让学生把“公共空间”的意识传递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家长,这也是对家长早先缺乏“公共空间”教育的一种弥补,是一种“家校共建”。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的形式,向家长传递“公共空间”教育信息;还可以把“公共空间”教育延伸到社区、街道,通过书画、说唱、小品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以上仅是对学校“公共空间”教育的探讨。“公共空间”教育是“国家工程”,需要全社会、大环境的合力,多管齐下,交互影响。“公共空间”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