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 300350)
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究
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 30035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确保毕业生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的问题是,对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认识存在误区,在顶岗实习的实际运作中疏于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人才“缩水”。本文就加强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完成文化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课题的前提下,在第三学年里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力手段。近十年来,各中职校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校企双方尚未权责明晰,造成学校只是将学生推荐出去了之,企业正好合理合法地用到廉价劳动力,至于这一年中,顶岗实习的岗位是否专业对口,专业理论和技能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换岗、脱岗、下岗情况的掌控等等,一方面学校失去管控,另一方面企业无力管控,形成管理“真空”。名义上这些学生还要接受学校管理,实际上他们已然以“准毕业生”的身份在社会上“闯荡”(这或许是违法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是我们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缩水”,不仅违背了顶岗实习的初衷,而且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最关键的是影响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当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气,集中智慧,拿出实招的根本所在。把顶岗实习阶段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操作做实,将顶岗实习岗位科学严谨地确定下来,将一年的顶岗实习分阶段落实教育教学计划,等等,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具有中职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走向完善,确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此同时,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文明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工作,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挑战,这同样也是提高顶岗实习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们着手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不同行业特点,分别针对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配套业、绿色能源业、电工电子业,区分独资、合资、国有、民营等企业性质,对欧美、亚裔、港台、大陆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天津地区部分企业的走访,掌握了中职学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第一手资料。
(一)顶岗实习得到了初步普及
据调查统计,90%以上的企业愿意接收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他们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因是:第一,实习生中的佼佼者可作为企业未来招聘人选(占调查总数27%);第二,可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23%);第三,可作为物美价廉的短期雇工(15%);第四,优秀实习生可作为企业生产骨干人选(13%);第五,向社会展示企业良好公益形象(10%);第六,引进热情和活力(11%);第七,人情面子使然(1%)。
实践表明,顶岗实习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受益的大好事:
1.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必要环节
校企双方就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共同研究设置适于学生学习提高的实习岗位,结合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制订科学严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教学组织方案,并建立不同实习阶段的考核评价制度,落实顶岗实习学生个人鉴定、企业责任人员评价和学校责任人员意见等,切实落实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环节和有力保障。
2.学生素质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中职学校学生修完理论、实训课程后,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不仅可以强化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关键是在企业生产现场的真实环境下锻炼,可以受到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的熏陶,大大缩短了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期,更加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另外,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改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顶岗实习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习工资,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3.企业获得用人育人两大效益
尽管中职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意识,但是他们在职业规划、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尤其是在适应企业一线生产实际需要上还有很大欠缺。通过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既收到了优先用工的实惠,更重要的是为技能人才培养尽了一份力量。此外,顶岗实习学生年轻、可塑性强、富有创新意识,这正符合企业的成长与竞争需求,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职业的热情和活力,对企业文化有很强的接受力。通过企业的生产指导与管理,使得实习生获得一个可以增进实践能力的机会,而企业依托这一优势,挖掘出实习学生更大的潜力,可以彰显和丰富企业文化。
(二)顶岗实习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1.给予政策支撑,使顶岗实习正常化
目前的顶岗实习尚处于中职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碍于情面被动配合的不利局面中。如果要把顶岗实习做实,必须政府出头给予政策指导,产业、行业、企业要按照规定设置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学校要制订顶岗实习教学课题计划,校企双方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管理评价。相辅相成的,国家要明确在立法、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参与顶岗实习的企业以激励政策。只有这样,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才能走上正常化发展道路。
2.保证专业对口,使顶岗实习规范化
顶岗实习的目标是要促成并加速中职学生由“准员工”向“正式员工”的角色转变,倘若他们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丝毫不搭界,无疑是起不到积极作用的。以往,一些企业把顶岗实习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让他们打杂,甚至干一些纯体力活儿,还随意安排加班加点等,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体力吃不消,自行脱岗。所以,必须强调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这是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应该从基础、简单,到系统、复杂,如先生产车间,后机修车间,再工具车间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实现校企一体,使顶岗实习显效化
尽管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搞顶岗实习,但只有达到校企一体的紧密程度,才能有效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计划,才能有效落实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也才能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追求。比如,学生到达顶岗实习岗位后,企业从安排指导老师到日常监督管理,再从阶段考核到最终评价,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作为学校方,必须与企业紧密配合,安排班主任或联络员配合企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跟踪学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4.提升职业素养,使顶岗实习自然化
职业素质的欠缺制约着顶岗实习的主体适应度。现实中,有的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对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有的学生对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岗位不满意,对报酬、待遇百般挑剔;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就是临时工,班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去;还有学生缺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神,只顾眼前和个人利益,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长远规划。我们中职学校一方面要从学生踏进校门那一天起,就强化对他们的专业理想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应该全覆盖、全渗透、全过程,确保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5.确保管控到位,使顶岗实习扎实化
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明确他们在校生的身份,绝对不能游离于学校的管控之外;要让他们明白,顶岗实习是教育教学的必须阶段,不是可有可无,好歹都能通过,走走过场而已;还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肯定要为学生布置课题,学校会同企业要为每一名学生进行评价。凡评价不合格者,是不能毕业的。班主任老师要关注学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问题,从心理上疏导,从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适应岗位,与师傅和管理人员和谐相处,顺利融入企业的氛围中。
我们学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研究对策,于2008年8月二次修订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管理办法》,使学生顶岗实习的推荐、管理及考核更加细化。2010年以来,在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指导下,对上述管理办法进行了再次修订,进一步加强在顶岗实习教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一)健全了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我们学院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由一名副院长主持这项工作的调研,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工作。就业办公室为实施顶岗实习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教师负责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工作处、住宿工作处等部门参与配合;我们还特别注意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沟通交流相关信息。
(二)校企共同制订计划和方案
学院与顶岗实习企业共同制订有利于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的顶岗实习计划和组织管理方案。如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的顶岗实习,经校企双方协商后,在原专业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增开了《日语》、《汽车构造原理》两门课程,并实施企业文化培训,最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及军训。如SEW传动设备公司,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学人员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和学院课程体系,共同制订了专门的教学计划,由学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理论教学任务,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在企业现场完成,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还辅以末位淘汰制加以激励。又如爱信车身零部件公司,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教育,采取工学交替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企业文化,每学期有2个月到企业道场和生产现场培训技能,学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等。再如LG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压缩机事业部,为了让学生扩展数控专业的视野,了解当今数控机床发展的最新水平,提供学生操作的数控机床为清一色的进口设备,该设备内部有机械手完成零件的装夹;学院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考核,记入学生档案。
(三)协议界定校企双方责权利
顶岗实习前,学院要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协议的条款要详细具体,主要有十大方面:第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完成学院教学课题;第二,企业派专职人员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管理、生产流程、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第三,企业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第四,企业负责配备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第五,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第六,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组织动员,讲明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相关政策及整体组织安排与要求,开展企业规章制度和社会安全教育等;第七,签订学院、实习单位及学生(家长)三方协议,明确三方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第八,学院宣传贯彻《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管理办法》;第九,学院与企业为所有实习学生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第十,学院建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二级管理网络实施具体管理。
(四)利用信息卡实施动态管理
为了破解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动态管理难题,便于快速查找统计每一名学生所处的状态,我们特别建立并施行了《顶岗实习信息卡》。这张卡片详细记载着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通信方式和班主任信息,以及学生面试企业情况、落实顶岗实习单位等信息。
尚在学校的学生,其《顶岗实习信息卡》由班主任保管。班主任推荐面试企业后,在《顶岗实习信息卡》上填好面试企业,交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收齐各班《顶岗实习信息卡》后,按规定时间转交就业办公室。就业办公室根据所收到的《顶岗实习信息卡》,组织安排面试、体检、入职等环节的工作。已经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其《顶岗实习信息卡》由就业办公室按企业分类保存。对于本次没落实顶岗实习的学生,将《顶岗实习信息卡》退还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下一次推荐顶岗实习岗位做好准备。对因种种原因终止顶岗实习返回学院的学生,就业办公室将该生《顶岗实习信息卡》退回年级组长、班主任。
利用信息卡实施动态管理,有效消除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盲点,便于班主任掌握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当前状态,有利于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和在校实习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五)借助互联网进行即时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这项工作的收效和成败。班主任是最重要的管理者,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心理辅导、安全教育、法纪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工作,是确保学生较快融入企业、适应企业的关键之所在。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岗位后,对他们进行信息跟踪和情况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求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或家长保持联系,做到每周每生不少于1次;及时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学生进入企业的第一个月,要经常与学生联系,了解顶岗实习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对工作中出现的畏难情绪给予疏导,同时还要对学生生活给予关心,保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顶岗实习。
除此之外,借助互联网建立师生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班主任对实习学生的即时管理,如建立班级QQ群、网络聊天室等,与学生保持畅通无阻的联系。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更愿意将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传递给班主任,自然就更加方便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
(六)按企业组建实习学生团队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环境中。初次接触纷繁的世界,加之对职业环境的生疏,同时面临岗位工作、人际关系等的挑战,很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发挥班干部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实行有效地二级管理,由他们搭建起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我们在顶岗实习企业内组建实习学生团队。在学生离校前,由学生工作处举行简短的团队成立仪式,明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求,团队负责人定期向年级组长或班主任汇报实习情况,为班主任通过通讯方式与每位学生联系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通过这种形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优势。
(七)由企业人员进行实习指导
我们制订并实施了《关于建立顶岗实习阶段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在顶岗实习企业内,聘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班组长、老师傅,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聘请富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与班主任经常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院对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任职情况进行考评,并由企业对指导教师进行奖惩;顶岗实习结束时,由实习指导教师给出每个学生的学业鉴定。
(八)确保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化
我们规定,顶岗实习学生每月要向学院和实习单位提交一份实习总结,按评价手册项目进行评价考核。班主任根据企业考评结果和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写出寄语,鼓励学生保持优点、克服不足,必要时要与学生谈心,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学院和企业每月通报一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并通过班主任向学生家长汇报。
就业办公室依据班主任的汇总情况,与学生工作处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案,及时反馈给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指导教师围绕德育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
(九)重视企业回访沟通正常化
为了有效落实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和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使顶岗实习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我们制定了企业回访制度。该制度由就业办公室牵头,组织学生工作处、理论教务处和实习教务处,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回访。在回访过程中,既要了解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开展情况,又要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同时,请企业填写《顶岗实习学生情况反馈表》,征询企业对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的优势、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通过回访企业采集到的信息,由就业办公室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及时召开由教育教学部门参加的联席会通报情况,商讨制订改进工作的措施,提供院长办公会决策,最后由学院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I Jin-jun
(TianjinInstituteofMechanical&ElectricalTechnology,Tianjin, 300350)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urrent problem we confront is the misunderstanding on the fundamental aim of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During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there is a neglect of management and causes personnel “shrink” in effect. This paper is targeted to make an intensive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management
2014-11-12
李津军(1960-),男,天津市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高级政工师,讲师,从事职业教育应用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G718.3
A
1673-582X(2015)01-0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