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李信
(福建省霞浦县科技开发中心,福建 宁德 352000)
霞浦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卓李信
(福建省霞浦县科技开发中心,福建 宁德 352000)
农村“三资”问题事关民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稳定,“三资”管理工作是党在农村的形象工程,是党和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工程。该文在明确“三资”管理工作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霞浦县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网上群众知情平台、组建“三资”管理巡视组、实行村(居)主任年度述职制度等一系列加强霞浦县“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霞浦县
提到抓实农村“三资”管理,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整风”、“贪腐”之类的词汇。农村“三资”规模之大,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是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党在农村治理施政的形象工程,是政府深得民众爱戴的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维护农村秩序的和谐工程。因此,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农村“三资”的常态化管理刻不容缓。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农村集体资金是指由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由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他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2.1 “三资”管理是形象工程
农村集体“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流动的,又有固定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捐资、一事一议等。加强“三资”管理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直接体现了党在农村基层治理施政的形象。
2.2 “三资”管理是民心工程
“三资”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启用大学生村官[1],引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村委会与村民间进行QQ议事、开通网上村务公开公示“连心桥”等一系列措施,促使每个村民对透明的村级公益事务和财务运行状况充分知情,让村组干部更清白,从而达成政务民心的高度统一。
2.3 “三资”管理是和谐工程
夯实现有管理模式,以不违背《村民自治法》为原则,通过整合调动社会人力资源,组建县级农村集体“三资”巡视组;大胆尝试村(居)主任年度述职制度;升级民主理财、资产资源登记、承包合同等管理手段,从源头上堵住财务支出、资源发包、工程承包等各种腐败现象的孳生。群众上访的直接诱因不存在了,农村社会自然将会和谐有序欣欣向荣地发展。
3.1 规模总量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霞浦县14个乡镇(街道)、315个村(居)委员会和2889个村民小组拥有明晰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677万元;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5478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7884万元、固定资产28416万元、农业资本265万元[2];全县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4.7万hm2,其中农用地面积12.6万hm2、林地面积9.8万hm2;此外还有部分尚待确权的浅海滩涂和淡水水面等。
3.2 现有管理模式
首先,霞浦县于2006年开始实行村级财务乡镇(街道)代管,即“村账委托代理”[3],2010年被宁德市定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试点县,在以三沙镇为试点的基础上,将全县315个村(居、社区)委员会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纳入了乡镇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同时,依据《福建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霞浦县实际情况出台了《民主决策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资产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拍卖管理制度》、《“三资”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
其次,各乡镇(街道)分别设立了农村集体会计委代中心、资产资源监管服务中心,以及招投标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同时,这三个窗口都将依托“三农”服务中心进行联合办公。
再次,霞浦县实行村委会换届审计制度,规定村(居)5000元以上(含5000元)且2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单笔5000元,以及批量10000元的财物采购项目必须纳入招投标委托中心实行代理招投标[3]。
最后,“三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将统一纳入村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内容,使用、出租、出让和开发集体“三资”或集体“三资”产权主体和数量发生变动时,先由“两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讨论并提出意见,再按“四议两公开”(党总支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议案公开——结果公开)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后,上报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并履行后续的相关手续。
4.1 人员、经费问题
由于县级经管站人员配备不足,乡镇经管站编制内人员日常承担更多的是基层行政工作,他们“既要当运动员,又得当裁判员”,缺少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农村合作经营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业产业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等多项职能,所以,在人力和财力方面,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工作力量明显不足。
4.2 产权明晰问题
村集体资源有的归村所有,有的归村民小组所有,导致部分村组、组组之间产权不清晰现象的出现。而产权不明晰将进一步导致权责不明等问题[4],于是出现部分“三资”被闲置浪费、挪用占用及流失等问题。
4.3 巡视制度问题
全面巡视制度的缺失给形式多样的规避监管行为提供了空间,使“三资”管理工作出现盲区。诸如为规避财务会审制度,故意将账目打散,化大为小;多头开户、多头存款;借村“老人协会”账户为村集体资金设立“账外账”等做法,将造成个别村务信息公开不完整或敷衍公开等现象的出现。
5.1 组建霞浦县“三资”管理巡视组
由县政府牵头设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编制外”智库巡视组,将身体健康、讲原则、有正义感和激情的离退休农经干部、司法干部、基层党政负责人和乡镇部分大学生村官组织起来建立“三资”智库巡视组。全县设立3个智库巡视组,分别负责4~5个乡镇(街道)的“三资”巡视和协助审计工作。各组由不同专业和年龄段的专家混编组成,每组5人,挂靠县农业局或县关工委办公,同时,将下乡所需的车旅费、补贴费和办公经费纳入县级“三资”管理财政预算,力争使智库巡视组成为霞浦县“三资”监管不可或缺的参谋部和好帮手。
5.1.1 巡视组可为“三资”管理提供司法援助 群众对集体资产资源、历史遗留问题、产权界定纠纷问题;对“三资”管理的误解、抱怨,或知情违规行为,都可以面访“三资”智库巡视组或投诉。巡视组核实情况后,从《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招投标法》、《合同法》、《经济法》和霞浦县“三资”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的角度给予解答,调解当事方达成共识。
5.1.2 巡视组可为“三资”管理提供“智库方案” 村(居)如果在“三资”管理中遇到难题,经所在乡镇(街道)政府同意,可以将问题上报县“三资”巡视组,要求对所碰到的问题给予评估,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智库方案”。同时,县“三资”智库巡视组将定期巡视乡镇(街道)“三资”管理中心,重点巡视群众反映的问题村(居),或从事协助审计等工作。
5.1.3 巡视组可为“三资”管理创造和谐环境 巡视制度是常态化管理的需要。第一,由于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平日政务繁忙,智库巡视组能及时为他们提供解决“三资”问题的智库方案;第二,村(居)干部解决“三资”问题经验不全面,智库巡视组能协助他们并提供智库解决办法;第三,大学生村官参与到“三资”管理工作中来,丰富了他们经营管理农村的经验,同时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三资”方面也能够与老干部形成互补。“三资”智库巡视制度可以弥补霞浦县“三资”管理工作力量的不足,填补人员素质、处理经验欠缺等方面的短板。
5.2 创建村民QQ议事群等网上群众知情平台
虽然基层村(居)都有固定公示栏,但这种公示的监督对象多为留守群众,对于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村民却仍然是个盲区。然而,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有文化,能够熟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关心村务,是农村的精干力量。倘若他们对村里的公益事业、村务公开等信息不知情,村务公示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同时也容易导致误解的产生,村级事业也将因此失去精干群体的支持。所以,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排头兵。如果能够启用大学生村官搭建农村集体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村民QQ群,以及已经运作的村级“三资”监管网站,形成“三位一体”的“网上行”信息互动工作网络,让村务公示既上墙又上网,以便及时将村里的一些重大事项(如工程招投标、造福工程、茶果林改造、低保评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同步公开。
此外,应升级原有“三资”监管系统,让村民只要在系统终端——手机或村里的电脑上输入户主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点读到本村“三资”运行状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大到大额收支、小到每张桌椅)。这种以县为单位,以村民为应用对象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将更加完善霞浦县“三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3 实行村(居)主任年度述职制度
村(居)主任的年度述职报告必须详细叙述本村村务、“三资”管理及财务运行情况,对村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债权债务、产权情况等进行全面表述。
5.3.1 述职有利于从法治层面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述职必须表述治村理政、管理“三资”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村(居)主干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如《合同法》、《会计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经济法》、《森林法》、《土地承包法》、《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因此,述职将能够提升村(居)主干的施政理财水平,并有利于培育基层村(居)的法治环境。
5.3.2 述职有利于防范农村集体“三资”的流失和贬值 述职必须对本村年度发生的大宗固定资产的添置、报废、捐赠;水利、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林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招投标收入、村委会总收入总支出、债权债务、历史遗留问题等做出详细表述。这样的报告来不得敷衍和走过场,从而有利于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上级党委和“三资”智库巡视组解决问题,完善管理,为防范“三资”的流失、闲置和散失提供决策依据。
[1]宁宴庆. 合浦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4,355.
[2] 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霞浦县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3] 张锦云. 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促进农村“三资”保值增值[J]. 农民致富之友,2012(20):17.
[4] 徐天喜.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措施和问题及其对策[EB/OL]. (2011-04-23). http://www.caein.com/index.asp?NewsID=68248&xAction=xReadNews.
Countermeasures and Thinking on the “Three-Assets” Management of Rural Collective in Xiapu County
ZHUO Li-xin
(FujianXiapu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Center,Ningde,Fujian352000,China)
The rural “three-assets” problem is a matter of people’s vital interests and the safety &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 “three-assets” management is an image project of the Party in rural areas, as well as a harmonious project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building new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ree-assets”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three-assets” management in Xiapu County. Then,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three-assets” management in Xiapu including creating the online platform to satisfy people’s right-to-know, forming the inspection group of “three-assets” management,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of annual work report of village director, etc.
rural collective; “three-assets” management; Xiapu County
2015-08-08
卓李信(1965-),男,农业经济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10.16006/j.cnki.twnt.2015.04.014
F302.6
A
1637-5617(2015)04-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