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分析

2015-06-24 14:25
台湾农业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福建省城镇化

饶 妍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分析

饶 妍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高科技产业作为新型工业的组成部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2000—2012年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两个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仍处于低度协调状态;针对目前的耦合关系特点,提出了实现二者高度耦合的政策建议。

高科技产业;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福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将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革命并称为影响当今世界的两股潮流。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福建省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点,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出城镇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经济集聚的问题,更是一个“城镇”、“产业”和“人”互动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城镇的可持续、生态、低碳和绿色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人互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利用创新带动发展的战略,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充分体现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 “科技创新,政府扶持,放开民间高科技产业,形成和国企的竞争机制,从而提高科技力量的快速发展。”可见,高科技产业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战略性产业,是新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城镇化能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对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其现实意义凸显。

1 文献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对城镇化与高科技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金雪军等[1]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互促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发展城市经济而言,城市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驱动城市经济的两个轮子:城市化可以促进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信息)的积聚,从而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本身又积极地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从而更有效地配置城市资源。何忠伟等[2]对湖南省农村城镇化和农业高科技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农业高科技产业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刘慧[3]对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高科技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利关系。毛广雄[4]结合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以苏州高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佐证了二者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郭俊华等[5]通过对陕西省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且高科技产业对促进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苏林等[6]以张江高新区为例,通过构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产城融合度进行衡量,研究表明张江高新区高科技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已达到较高水平,对二者融合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环境、安全等城镇化质量因素。张开华等[7]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湖北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协调度较低,因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实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形成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从以上研究综述来看,学者们主要集中于研究高科技产业或高科技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而较少有文献对高科技产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多集中于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关系,较多地以第三产业为切入点,很少以高科技产业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和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的时代特点,本文将基于系统耦合模型,对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以期对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二者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2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2.1 福建省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如城市规模、城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道路建设等)主要由政府规划和主导。在这一阶段,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限制,福建省整体及各地市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到20世纪70年代,福建省三明、南平和邵武等城市才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小三线”建设的支持下得到初步发展,而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城市建设尚停留在滞后阶段。在1950年到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尽管福建省的人口总量由1188万人增长到2453万人[8],但是城镇人口比重却并未提升,始终保持在13%左右[8]的数量水平。

2.2 福建省城镇化稳定增长阶段(1978—1999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和流动人口的增加,福建省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79年中央试办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特区,开放广东、福建2省。1983年,福建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为振兴农村经济,大力发展闽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逐步走上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进一步促进城镇人口的增加。1996年,福建省提出将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取消了“农转非”的计划指标,率先打破建国以来的人口户籍二元化管理制度。在中期阶段,由于政策和战略的支持,城乡之间的贸易逐渐开放并迅速发展,大量进入城市的农村居民和一大批崛起的乡镇企业成为福建省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1978—1997年近20年的时间里,福建省城镇化率由13.7%提高到32.6%[8],增幅达到138%,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全国66.96%[9]的平均水平。

2.3 福建省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福建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自1999年起,福建省地级市全部改设为设区市,以市带县的城市结构体系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得城镇人口总量大幅增加。2001年,福建省积极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务工难度,增加农民进城就业率。同时,落实城镇改革规划,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交通干道的建设力度,在福厦泉“黄金闽三角”等中心城市集聚经济的辐射作用下,带动了公路沿线一带的山区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在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同时,城镇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从2000年至2013年,福建省城镇化率由42%提高到60.76%[8],实现年平均2.88%的增幅;年末常住总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3774万人[8],年平均增幅为0.78%,可见13年间,虽然福建省的总人口增幅仅为0.78%,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使得福建省的人口城镇化年均增长率高达2.88%。

3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历程

3.1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初创期(1986-1999年)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是在城镇化平稳增长阶段发展起来的。1986年3月,王大珩等科学家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新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我国正式启动“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这一时期,福建省先后成立了福州、厦门、泉州、南平、三明和漳州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高科技产业政策体系初步建立。1991—1995年间,福建省实施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150项,其中,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由1992年的25家增加到1994年的120家[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1994年的60多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647亿元[11]。到1999年,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利税和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11]、75.1亿元[10]和375家[10],其中有30家企业被国家科技部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阶段,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筛选有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如轻工制造业、精细化工业等),促进技术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等先导产业。

3.2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成长期(2000-2009年)

进入21世纪,福建省高科技产业更是茁壮成长。“十五”期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从2000年的287种增长到2004年的322种。2004年末,全省共有高科技企业2080家,实现产值2130.33亿元[11],实现利税214.58亿元[10]。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全省高科技产业企业共3582家[10],实现产值4456.52亿元[11],贡献利税410.18亿元[10],出口交货值达到1804.20亿元[10]。同时对省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行了归并,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福州和厦门),省级高新技术园区4个(莆田、泉州、漳州和三明)。这一阶段,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向硬件制造、软件生产与应用服务并举的现代电子信息业发展模式转变。

3.3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创新期(2010年至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伴随着技术创新政策的逐渐多元化、人才体系政策的逐渐完善、高科技园区专项政策的特色化和吸引外资政策的国际化,福建省高科技产业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期。2012年,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3年达到11562.02亿元[11],占福建省GDP的比值高达53.14%。2000年,福建省高科技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0.75%,2009年达到2.09%,2010年该比重增加到2.54%[10],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5%左右的稳定水平。这一阶段,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高新园区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4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

4.1 评价体系构建与模型设定

4.1.1 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构建 本研究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单一指标来测算城镇化水平,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指标、人口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五个方面全面考量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中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得到,具体指标见表1。

4.1.2 高科技产业评价体系构建 相较于传统产业,高科技产业生命周期较短,更依赖于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所以可以从科技投入水平、科技产出水平、科技支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4个层面来评价高科技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其中科技投入因素以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等指标来衡量,科技产出因素以产业产值和出口值等指标来衡量,科技支持基础以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因素以高科技产业的持续增长能力和产出效益等指标来衡量。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4.1.3 熵值赋权法 为避免认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采用熵值赋权法来计算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年指标值的比重pij。

表1 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

表2 高科技产业评价体系

②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其中,k>0,ln为自然对数,ej≥0。

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

对于给定的j,xij的差异性越小,则ej越大;当xij全部相等时,ej=emax=1,此时对于方案的比较,指标xj毫无作用;当各方案的指标值相差越大时,ej越小,该项指标对于方案的作用越大。

gj=1-ej

④定义权数。

⑤计算综合评价值。

4.1.4 耦合协调度模型

4.1.4.1 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模型用于计算两系统或多系统之间的协调度。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两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U(y,t)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H(x,t)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C表示n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0≤C≤1,C的值越大,说明两个系统之间协调度越高。

4.1.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由于高科技产业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双方作用关系将呈现出动态特征,而上述耦合度模型只能计算出各系统在静止状态时的耦合度,为避免这一缺陷,可以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如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T=αH(x,t)+βU(y,t)

上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调和指数,它反映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α,β为待定系数,分别代表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贡献系数,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唯一动力,根据两个系统的相对重要性,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在实际计算中α取值0.6,β取值0.4[12]。

关于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参照张延平等[13]的划分方法,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4.2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本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所需的原始数据均来自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根据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及计算得来的数据,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于某些指标个别年份数据缺失的情况,采用插值法进行估算。

表3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4.2.2 基于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 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熵值赋权法分别计算出福建省2000-2012年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上述耦合模型,代入数据计算得到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根据协调度评价标准得到两系统之间协调等级的时序变化。具体结果见表4和图1。

表4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

4.3 耦合结果及原因分析

表4的数据清晰地揭示了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时序变化特性。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值分布在0.4820~0.5000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尽管如此,两个系统各自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从2000年的低度失调进入2012年的低度协调状态。

图1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发展趋势

结合图1两个系统的发展指数曲线看,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弹性较大,波动性较强,新型城镇化保持平稳和持续的高速增长。2000-2006年,高科技产业总体上发展比较迅速,可以认为这几年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高科技产业的迅速成长对城镇化的带动。因为这段时期,福建省相继出台了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外资企业创新鼓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如2000年5月出台《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专业人才的若干规定》,出台关于《促进外商投资进一步发展的若干规定》等,各项政策的逐渐完善保障了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形成各大高新技术区,集群的发展导致人口集中并延伸出更多的配套产业,从而形成比较多的新增就业岗位,不仅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集聚,同时也给其他类型的劳动者以及农业劳动者提供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带动就业的增长和人口的转移,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

2007-201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开始赶超高科技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可见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程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城镇化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波及和带动效应。因为这段时期的城镇化进入高水平的突破阶段,2007年福建省城镇人口比重突破50%,达到51.4%[8],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资金支持。首先,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交通、运输、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并引导生产要素、人口和企业的集聚,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城镇化的推进吸引了各层次的人力资源集聚,促进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汇集了大量的高级人才,通过产学研联盟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稳定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以及大量的创新成果。此外,城市的大力发展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增强了对资金的集聚能力,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知,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的关系明显,从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来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目前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还仅仅处于低度协调状态,尽管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其创造的绝对价值量和技术创新能力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继续推动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带动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实现高科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耦合和高度协调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良好的制度、市场和生态环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市场环境和劳动力供给等传统因素,同时也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生态环境的宜居水平等因素[14]。因此,在今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传统产业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本支持的力度,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在福建省高科技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具有环境污染小、人才吸引强、产品种类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等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重视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分工[15],增加人口的就业保障,同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加快实现产城融合。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居于我国上等地位,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欧洲次贷危机,为国际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因此,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在扩大对外经济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国内市场的合作。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为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福建省可以利用此机遇,积极开展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合作,承接其产业优势;发挥两地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共享资源与市场;吸引台资闽移,减弱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提高产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在产业合作中逐步实现产城融合。

[1] 金雪军,章融,章华. 城市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3(7):102-106.

[2] 何忠伟,符少辉,罗永华,等.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乡镇经济,2004(8):24—32.

[3] 刘慧.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关系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4] 毛广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06(1):9-15.

[5] 郭俊华,卫玲. 高新技术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以陕西为例的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10(4):90-94.

[6] 苏林,郭兵,李雪. 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13(7):12-16.

[7] 张开华,方娜.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3):43-48.

[8] 福建统计局. 福建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9]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0] 国家统计局.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1] 福建统计局.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R]. 福建省科技厅,2013.

[12] 李磊,刘继. 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44-49.

[13] 张延平,李明生. 我国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适配度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3):177-192.

[14] 李健.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15] 苏林. 福建省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Analysis on Time Sequence of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High-tech Industry and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 in Fujian

RAO Yan

(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108,China)

As part of the new industries, the high-tech indust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By establish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systems between the high-tech industry and the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 in Fujian from 2000 to 2012.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jian’s high-tech industry and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 were still in a state of low coordination. Aiming at the current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implement the highly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high-tech industry;new pattern urbanization;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Fujian

2015-03-07

饶妍(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E-mail:907864162@qq.com

10.16006/j.cnki.twnt.2015.04.007

F299.21

A

1637-5617(2015)04-0029-07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福建省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家乡的城镇化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