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燕石家驹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2.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及实施途径
——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张金燕1石家驹2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2.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通地区的高职院校引入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南通地区几所高职院校为例,介绍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基本做法,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先生命的脉搏,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精髓的灵魂所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传承载体,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深远意义。
近十年来,南通的高职教育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挖掘出江海平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成绩令人瞩目。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南通市地处长江之尾,大海之端,古往今来就是长江三角洲的流金地段,既是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以长江为界的文化圈的交汇点。截至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9项:海门山歌、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仿真绣、梅庵琴派古琴艺术、南通僮子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8大类40余项,包括:南通色织土布技艺、通派盆景技艺、南通范氏世家诗文、锣鼓乐等。进入市级保护名录的也有100余项。如:南通长牌、南通灯谜、丰利渔民号子、南通丝绸剪贴等,这里不一一列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选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素材非常充盈。
(二)筛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
从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类来看,有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八大类。经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地考察和对传承人进行走访,最终得出:传统医药类,如王氏保赤丸制药技艺等,最难引入校园,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其余类别均可以完成校园传承的过渡,如民间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丝绸剪贴,学生们可以将此项目的制作工艺通过拆分、分组后完成各道工序。开展此类活动,既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让学生们在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因此,筛选合适的“非遗”项目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
第一,选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相结合。现如今,比较流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式的表演结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亦随之结束,不符合文化传播的“连续性”特征。所以,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项目纳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让学生和教师不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例如,将通派盆景与园林园艺专业的课程相结合。
第二,选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间接服务于学生社团,如南通僮子戏,海门山歌、铜鼓乐等。围绕以上几项建立的学生社团,可以在学院大型活动中展示表演及宣传,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同时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选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为例,除了了解学习其制作工艺外,学生层面获取不多,而从高职院校教师层面,可以从数字化平台建设,家纺设计等角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使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南通家纺制造业及软件开发相融合,拓宽教师的研究视角。
(三)南通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实践过程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高职院校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起步较早,虽不属于前沿,但从活动形式,建设效果,传承方式等方面来看,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
2011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原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2012年11月,南通职业大学在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通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南通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2012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于2010年开始筹建,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
2009年5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2013年6月,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南通市非遗园参观展馆:南通木版画、南通仿真绣、南通红木雕刻、南通板鹞风筝、南通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
2014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仿真绣、板鹞风筝、南通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
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南通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基于对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传承和实践过程,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一)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三)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四)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五)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六)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综上所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平台的高职院校,应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给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与南通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将两者紧密融合,不仅能调动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还能在学得技艺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这将是南通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一次特殊的尝试,最终使具有地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壮大。
[1]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 0226/c1024-24463872.html.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4).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刘壮,钟代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J].民族艺术研究,2011(01).
(责任编辑 金东春)
G122
A
1009—9352(2015)02—0099—03
2015-02-05
张金燕(1986—),女,江苏连云港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讲师、硕士;石家驹(1984—),男,江苏南通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
南通市科技项目“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K2013055),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育教学类项目(项目编号:HYJY∕2014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