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针手法的探究*

2015-02-11 06:02樊一桦孟向文谷鑫桂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针法进针中医药大学

樊一桦,孟向文,田 蓉,谷鑫桂(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300193)

·学生园地·

对进针手法的探究*

樊一桦,孟向文,田蓉,谷鑫桂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300193)

进针手法是针灸的基础,好的进针手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归纳总结各位名医的进针手法,得知押手和守神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针三式,以达到无痛或者微痛进针的效果,对临床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进针法;押手;守神;进针三式

进针法,又称下针法,刺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在押手与刺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1]。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等。进针是针灸的基础,好的进针手法,既能为患者减轻痛苦[2],同时也能便于得气,提高临床疗效。在收集、学习前人有关进针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1 手法总述

在《针灸集锦》中就分为指针速刺法、缓慢捻进法、刺入捻进法、指切压入法、压针缓进法。现代常用的进针法就有:1)以刺入术式分:插入法、捻入法和飞入法、弹入法。2)以刺押手势分:①单手进针法;②双手进针法:其中又分为爪切法、夹持法、舒张法、提捏法[1]。而《针灸学》[3]教材就是按刺押手势进行分类的。

2 文献手法整理

通过对现存的一些文献进行研究并整理。得出以下手法。进针手法虽多样[4],但主要分为两种理念。一是速进,二是缓进。持针形状各异,但主要有持针柄、针身和特殊进针。

2.1速进类速进类按照刺手手势要领,分为压、转、捻、弹、振颤和直刺共6种进针手法。

2.1.1压法进针压法进针有压入捻转法[1]、空压式针法、角度压式针法、捻压式针法[5]。依靠刺手手势产生的瞬间压力,从而迅速进针。

2.1.2转法进针转法进针有快速旋转进针法[1]。依靠刺手拇指内收,食中指同时伸展时,针高速转动产生的冲力,将旋转的针弹刺入穴位内。

2.1.3捻法进针捻法进针有快速捻进法[6]。食指向前、拇指向后,捻动针柄产生冲力,突然将针剌人穴位[7]。

2.1.4弹法进针弹法进针分为指弹进针法、弹针速刺法[8-9]。其中指弹进针法是用手指背面弹,而弹针速刺法是用指腹弹。

2.1.5振颤进针振颤进针有振颤进针法[10]。依靠刺手拇食指的夹持力,随着刺手中指对穴旁的振颤,迅速进针。

2.1.6直刺进针直刺进针有刺入捻进法[6]、随咳下针法、快速刺入法[11-12]。这3种进针手法不用旋转等辅助技巧,只是常规进针法,只有各自操作要点不一,但其没有特殊技巧。

2.2缓进类缓进类有捻法进针和直刺进针。缓进法刺手手势较为常规,主要依靠押手和守神作用。

2.2.1捻法进针其中捻法进针有牵压捻转法[1]和缓慢捻进法[6]。牵压捻转法依靠押手产生的错觉,分散患者注意力。而缓慢捻进法需要注意“直、虚、留、捻”。

2.2.2直刺进针直刺进针有《蓝琉璃》针法[13]。《蓝琉璃》针法是蒙医的针法,医者右手在靠近针尖处稳持,左手中指轻压穴位,然后右手稳持针柄直刺,缓慢推针,剌破皮肤。进针后再缓慢深入,这时心中揣摩针尖到达的部位,并留意针感[14]。

3 进针三式

近三年,在天津公安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跟随多位临床针灸专家学习,结合近现代各位针灸名医的进针方法进行总结,同时考虑押手和守神两大要素,总结出临床常用的进针三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以达到患者无痛或微痛,安全简捷,易于得气,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15]。

3.1飞刀式进针法操作方法:先用押手在穴位处按揉,找准穴位,用刺手拇指和食指夹持针身,余下四指紧靠着食指。四指扶持着针身,四指的轴线与针身夹角70°左右。距离皮肤2 cm处迅速插入皮肤。此法形如武术中“扔飞刀”的手势。

操作要领:要求动作迅速,拇食指夹持力要稳,进针时用腕力且要轻巧自如,不可用腕力过大过硬。投入穴位要精准,力度要适宜,深浅要合适。须对皮肤的韧度有清楚判断,并依此确定用力。

理论依据:此法主要应用腕力,这种力量是一种“巧力”,应当“强而不猛,迅而不躁,轻而不漂,和而不滞”[15]。此种方法与现代针灸家彭静山提出的一组以轻刺为基础的“水面练针法”不谋而合[15]。

适用部位:此法因为是从穴位旁飞入穴位,要求穴位精准,但腕力要求很高,又没有用刺手中指抵住穴旁皮肤,因此不易在头面和手脚等肌肉浅薄处穴位操作。在其他肌肉丰厚处操作,只要操作得当,即可做到无痛进针。

3.2软剑式进针法操作方法:先用押手在穴位处按揉,找准穴位,用刺手拇食指持针根,中指扶持针身并抵住穴旁皮肤,中指轴线与针身大约平行,拇指轻微按压针身,使针身略微弯曲,利用手指向前的爆发力和针身弹力,悬腕垂直迅速进针。当针尖即将接触皮肤时,中指迅速提起退出,拇食指向下用力迅速进针。此法形如武术中软剑剑术,讲究轻灵快捷,进针看似急促,但一般不痛。

理论依据:《流注指微赋》中说:“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进针讲求快捷但轻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也称“巧妙元机在指头”。此法要求轻快,如果用力过于生硬,只会适得其反。

适用部位:由于进针速度快,因此在眼睛、胸前和胸背等危险部位,不宜用此法,以免因为进针速度、深度、角度没有把握好,而出现安全问题。

3.3重剑式进针法操作方法:先用押手在穴位处按揉,找准穴位,刺手拇食指持针身,中指扶持针身,中指轴线与针身大约平行,中指指腹抵住皮肤,悬腕垂直缓慢进针。要点在于把力集中在拇食指和中指,进针时的力量只能增不能减,并且医者守神。一旦中途撤力、减力或者没有守神,针尖便会与皮肤纠缠,患者也会疼痛,皮肤变得更为紧张,难以进入[16]。

操作要领:要点在于拇食指对针的夹持力要大,向下力轻但不减力,并且医者守神,虽缓慢但基本不痛[17]。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动作简单,但要求医者要勤练指力[16]。与清末针灸名家黄石屏的理念相似,讲究“萃全力于指”。

理论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讲“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所以重剑式的要领在于持针坚定有力,将自身的精、气、神灌注于针下[18]。如《灵枢·终始》中讲:“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标幽赋》所讲:“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表达的含义差不多就是本法。此法进针时虽夹持针身力很大,但下针较慢,且病人感觉力量轻柔,无生硬痛感。此法运用得当,不但安全可靠,而且不痛,针感也强。靳瑞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袁青教授也首推缓慢进针手法[19],与本法理念颇为相似。

适用部位:因为此法进针缓慢,对针的控制稳当,因此全身所有穴位都可适用。

4 讨论

4.1进针要素以上各类手法,进针技巧变化各异。既有速进,又有缓进。由此可见,进针缓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决定因素。同时绝大部分进针法都强调两个进针要素。一方面要求押手与刺手配合[20](押手是指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另一方面是守神[21]。

4.1.1押手与刺手配合《注痛十一决》中讲:“尚未持针著着穴,而先施按摩爪切者,曰未进针前注痛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指出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22],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临床疗效[23]。

4.1.2守神守神是指持针者对针感的体验和毫针的控制[24]。当心意集中在指端、针尖时,指感最敏锐,指力最强,手指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最好,患者也最易得气[25]。《内经》也主张“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标幽赋》也说“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并指出用针时如果忽视“治神”,就可能出现“精神不专,志意不理”,造成“神气不相随,入针气不至”的不良后果。由此可见,押手和守神是进针不可缺少的要素[26]。

综上,无论采用什么手法,进针时应首先避开毛孔、血管,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施针[27]。即正指直刺,无针左右。而且务必运用押手[28]。正如《针灸问对》云:“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周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针之法也。”又云:“谓当刺时,先以左手压按,弹怒爪切,使气来如动脉应指,然后以右手持针刺之。”另外医者须守神[29],并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确定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30]。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感为目的[31],灵活选用相应的进针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陈秀华.陈氏针法新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33.

[2]尚秀葵.加强针灸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技能[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7(3):34.

[3]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2-143.

[4]梁保义,郑桂英.古代针灸流派述评[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11(2):30-33.

[5]杨甲三,杨天德.毫针单手进针法[J].中医杂志,1984,30 (6):56-58.

[6]王登旗.学习朱琏老师针刺手法的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1-3.

[7]冯禾昌.毫针刺法浅谈[J].中医杂志,1980,26(7):47-48.

[8]施建勇.刘万成指弹进针法[J].中医杂志,1990,36(8):18-19.

[9]蒋轶男.张缙教授毫针进针法研究[J].中国校医,2012,26 (4):309-310.

[10]王文翰.介绍一种针刺进针方法——振颤进针法[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6,3(2):16-17.

[11]朱可蓥.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5):122.

[12]柳鸿志.介绍一种快速进针法[J].上海针灸杂志,1987,6 (2):40.

[13]第司,桑吉嘉措著,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译.蓝琉璃(蒙古文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267.

[14]赛音朝克图.蒙医、中医针刺手法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5]王颖,韩为.“神”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2):112-113.

[16]邹海燕,王玲玲.论练针[J].中国针灸,2002,22(7):464-466.

[17]田晓芳,任雪松.针刺与治神学术思想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3,31(12):148-150.

[18]唐卫华.试论神与针灸临床治疗的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2):37-39.

[19]黄燕彬,吴加利,孙铄,等.缓慢进针手法浅析[J].中国针灸,2012,32(9):807-809.

[20]张劲军,王嘉州.押手在针刺中的作用[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7,4(2):41-42.

[21]曹一鸣,吴振川.“广西派针法”与罗哲初[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8,7(1):35-37.

[22]陈爽白,潘兴芳,孟向文.刺法灸法学基本技能培养和考核标准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1(2):22-23.

[23]石跃.论“知神”、“治神”、“守神”在针灸临床中的意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2):15-16.

[24]仲强惟.针灸调气与气的运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2(1):39.

[25]王俊军.针刺中押手的运用及其重要性[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1):60.

[26]彭楚湘.“守神”的临证意义与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3,21(7):1203.

[27]王丽平.腹针手法与实效.中国针灸学会.首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05:5.

[28]刘沙沙,付于.浅析针刺守神[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 (9):1892-1893.

[29]张连城.浅谈患者守神在针刺补泻中的作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8(3):30-31.

[30]曹利民,周彩霞.谈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J].江苏中医,1999,20(3):37-38.

[31]松川秀夫,刘公望.刘公望教授对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针灸治疗经验[J].天津中医药,2006,23(1):79-81.

Research on methods for inserting the needle

FAN Yi-hua,MENG Xiang-wen,TIAN Rong,GU Xin-gu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Needle insertion and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are the key factor in acupuncture.It would not only reliev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but also help in increasing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though the ages,pressing hand and keeping spirit are necessary elements.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three main methods of inserting needles which have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chieving insertion with little or no pain.

methods for inserting the needle;pressing hand;keeping spirit;three inserting modes

R245.3

A

1673-9043(2015)03-0181-03

10.11656/j.issn.1673-9043.2015.03.14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示范中心创新项目资助课题(2011001)。

樊一桦(1993-),男,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1级中医骨伤七年制。

孟向文,E-mail:mengxiangwen@139.com。

(2015-02-10)

猜你喜欢
针法进针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