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生 然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谷 生 然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科学信仰教育是哲学教育的灵魂。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深入理解哲学发展过程,并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作用,就应当将哲学教育与信仰教育有机融合,坚持科学的信仰观指导,采用开放的、批判的、理性的、面向实践的哲学信仰教育方式。
信仰教育;哲学教育;科学信仰观;人的全面发展
信仰是个人、社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1]。信仰与哲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信仰的对象是整个世界,与哲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哲学是信仰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哲学观作为基础的信仰也会日益成为阻碍个人、社会健康发展的力量。然而,在我国哲学教育实践中,由于不少人习惯地将信仰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教育,或者忽视了信仰教育中的科学性原则,将信仰与哲学抽象地对立起来等多方面因素,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个人或者社会在理性基础上关于世界的确定性立义和整体性认知、领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实践。[2]根据对世界根本动力的不同认识,信仰可以区分为宗教信仰与非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将世界动力确定为神灵,而非宗教信仰则将世界动力置于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本身。信仰是个人或社会指向未来并指导现在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信仰的根本取向是人的自由或幸福,它既关注世界是什么或者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中,又关注个人或者社会应当怎样行动。
(一)信仰教育主要指学校对学生的科学信仰教育
信仰的传播和延续主要通过信仰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什么是信仰教育?信仰教育有多重含义。广义而言,信仰教育是各种教育主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对不同阶段的人群的信仰领域予以指导或教育。一般地,信仰教育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信仰领域进行积极引导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以学校代表社会所进行的信仰教育活动。
现代社会中,以学校为教育主体的信仰教育是信仰教育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学校教育汇集了社会的文化成果,并集中代表了整个社会最优秀的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中心。学校教育集中代表和体现了最先进的社会教育。在此意义下,信仰教育主要指学校对学生的科学信仰教育,是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立足于一定历史阶段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仰的教学活动。
(二)信仰教育通过科学地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科学的信仰观
从教育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来区分,信仰教育可以分为:哲学信仰教育、宗教学信仰教育、具体科学中的信仰教育等。哲学信仰教育是从哲学所特有的关注整个世界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理性地、科学地、全面地形成信仰的教学活动;宗教学信仰教育主要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解释宗教现象,培养人们正确地认识宗教信仰现象的教育活动;具体科学中的信仰教育是在具体学科中、从特定领域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的教学活动。就这三种教学活动而言,哲学信仰教育是最全面、最根本的信仰教学活动,信仰与哲学的对象都是关于整个世界,而其他两种都只是对特定领域的信仰教学活动。宗教学信仰教育、具体科学中的信仰教育由于受到研究领域狭窄的限制,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信仰发展一般历程。
现代信仰教育的根本宗旨不是为了培养宗教信仰,而是进行科学信仰教育。除了上述三种信仰教学活动外,特定宗教信仰组织组织宗教学校训练宗教人员、培养教徒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信仰教育活动。但是,宗教组织的信仰教育仅仅是维护特定信仰形式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维护特定宗教信仰是教育的第一原则,而现代学校中的信仰教育则是以科学、理性为根本原则,以培养科学的信仰观为根本任务。
(三)科学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哲学教育
哲学教育有助于克服信仰教育的非理性色彩,增强信仰领域的理性色彩。通过哲学教育,克服错误的信仰观念,使学生形成理性的、科学的信仰观。
哲学教育包括哲学认识和哲学实践。哲学认识主要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哲学原理》),从不同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中吸收积极认识成果来理解现实世界(《哲学史》);哲学原理与哲学史相互渗透,哲学原理是哲学史发展到当代并融入当代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而成的对世界的系统性、理论性认识成果,而哲学史不是哲学家观点的简单堆积,而是在一定哲学原理指导下的哲学。哲学实践是一种高度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在真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在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坚定地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实现的能动过程,是人运用一定哲学认识成果在伦理道德、政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的自觉活动。
哲学教育不是固执于某一个人的思想体系,而是关注当代人与世界的根本性冲突,并探寻解决这种冲突的有效途径。哲学教育不是消极无为,不是关注彼岸世界,而是让学生关注此岸世界,在种种复杂的矛盾冲突困境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性实践的途径,为人的自由发展开辟道路。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说,科学信仰教育是哲学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哲学教育离不开信仰教育,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人类文化、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日益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没有信仰教育,哲学教育就仅仅停留在表层现象,而不能深入人的灵魂;没有对信仰现象、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并不能够深刻地认识哲学、哲学现象的本质。
信仰教育对哲学教育的具体作用,不但表现为信仰教育与哲学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信仰教育成为哲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表现在通过科学的信仰教育使人们能够客观地认识哲学和哲学发展过程,而且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科学地认识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哲学教育在信仰教育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仰教育与哲学教育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信仰教育与哲学教育相互区别。信仰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信仰为根本宗旨;而哲学教育以训练学生理性地、系统地认识整个世界为根本任务。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中的积极性、总体性精神原则,它赋予人们认识具体现象的丰富的意义。哲学是以世界为对象的世界观体系、价值观体系的理论化表现。
信仰教育与哲学教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方面,哲学教育离不开信仰教育,澄清信仰领域的真假是非是哲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信仰领域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根基,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不能够深入信仰领域的哲学,不是真正意义的哲学,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科学信仰教育离不开哲学教育。哲学为信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保障信仰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没有哲学的信仰,还仅仅是一种停留在原始状态下的信仰,仅仅是一种没有理性基础的迷信。
(二)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哲学发展过程
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哲学长期与宗教信仰交织在一起。自人类文化产生以来,由于人的意识能力十分低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由此产生出多神信仰、一神信仰等宗教观念。如果人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宗教信仰,例如,彻底否定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或者完全肯定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那么,其结果是割裂了哲学发展的有机联系,不能够客观地认识哲学发展过程,也不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宗教信仰对哲学家的世界观、认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理解哲学家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宗教信仰,很难深入理解哲学家的思想。例如,苏格拉底在哲学上主张,“认识你的无知”,“德性即知识”、“灵魂回忆说”[3]等。如果人们忽视苏格拉底的信仰观,那么,就不能全面理解这些命题的涵义。“认识你的无知”这一命题,不只是在哲学发展史中实现了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注,要求人应当谦虚、不断加强自身德行的修养,同时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人不是伟大的,只有神是伟大的。正是对神的执着信仰,使苏格拉底相信死后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加美好。
虽然神的观念对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证明神存在的证据。一些人看不到宗教信仰的观念本身已经被哲学发展过程所扬弃这一事实,仍然执着于宗教观念,并以宗教观念去解读哲学本身。他们试图利用哲学家的种种局限,去证明宗教信仰存在的种种合理性。这是对哲学发展过程的裁剪、歪曲,是错误的信仰观引导下对哲学发展过程的错误理解,其结果不是对真理的深入探索,而仅仅是利用各种材料来为宗教信仰的永恒性进行辩护。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理性、科学的不断发展,费尔巴哈、马克思、尼采、达尔文等颠覆了神的观念,宗教信仰在哲学上逐渐解体。人们认识到:神的观念是人的意识的创造物,是人性的反映,是人对世界的歪曲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是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并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4]。
科学的信仰观,既承认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刻受到神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影响,更坚持随着哲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神的观念、宗教信仰被最终扬弃。正是在对错误的信仰观的批判过程中,在科学、理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哲学获得了不断的进步。
(三)科学的信仰教育有助于实现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科学地认识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离开了对人的信仰观念的改造,就没有真正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是一种在哲学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哲学知识、哲学思维、哲学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学校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并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哲学教育的实质是通过科学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改造传统的信仰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科学信仰,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信仰教育与哲学教育具有一致性。信仰与哲学都是人们以世界作为思考对象,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关于世界的认识结果。现代信仰教育目标与哲学教育目标是根本一致的,都是指向科学的信仰教育,都是指向对真理的认识与实践。一方面,基于宗教与教育相分离、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现代信仰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维护特定的宗教信仰形式,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信仰,使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另一方面,哲学教育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分析、论证世界观问题、方法论问题,认识真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框架和行为原则,在此意义上,哲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科学地认识世界,进行科学信仰教育,改造过时的、错误的信仰观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仰。
长期以来,信仰教育在我国哲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忽视或者歪曲,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信仰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例如,把信仰与科学、理性机械对立起来,认为信仰教育没有实际意义;或者认为信仰问题在我国社会中是一个敏感问题,信仰教育会批判宗教信仰的某些方面,而这种批判可能影响到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等等。因此,在哲学教育实践中克服这些认识误区,是实现科学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途径。
(一)在哲学教育中重视信仰教育,反对将信仰与哲学机械对立起来
哲学教育中有一种错误倾向,把哲学视为一种方法论、哲学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科学的信仰观的引导。有人甚至把信仰与哲学对立起来,认为信仰的本质是非理性,而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是理性,两者性质不同,互不相干。
这种观点忽视了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信仰是在理性、科学基础上对世界整体的一种把握。一方面,信仰以理性为基础。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信仰离不开理性,离开了理性(或者特定历史阶段的理性)的信仰就是迷信。另一方面,信仰体现了非理性的性质。信仰从根本上关注整个世界,而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人们不可能彻底实现对整个世界的理性认识,他们始终只是对世界局部的理性认识,因此,人们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立意不可避免地具有猜测、推论性质。特定历史阶段的权威人物通过种种社会措施把他们视之为真的信仰原则强制施加给整个社会,迫使一般社会成员盲目服从,更加剧了信仰的非理性色彩。
正是因为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为了巩固和充实信仰的理性基础,信仰应当随着科学和人类理性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其中最直接的改造方式是来自哲学。哲学吸收并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信仰提供和充实理性基础。
在哲学教育中重视信仰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信仰观。结合当代社会中现存的信仰形式及其理论主张,运用哲学方法、科学理论批判地分析各种信仰形式的优劣,明确社会信仰发展的基本方向——科学与个人自由的结合,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在哲学教育中坚持科学的信仰观指导,反对以宗教信仰观误导哲学教育
信仰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信仰的人和社会,丧失了精神性和创造力,仅仅生活在物质财富或者赤裸裸的权力中。但是,不同的信仰形式具有不同的合理性。信仰首先是有没有的问题,有信仰比信仰缺失更可贵;其次是要追问并探究哪一种信仰形式更加科学、更具有合理性的问题。
在哲学教育中重视信仰教育,应当区分不同层次的信仰形式。从信仰的发展过程来看,以19世纪中后期费尔巴哈、马克思、达尔文等对宗教信仰的批判为界限,信仰可以区分为传统信仰形式和现代信仰形式。传统信仰形式是指19世纪以前形成的信仰形式,包括各种宗教信仰形式,这些形式由于科学、理性发展得不充分,一般都坚持把神、上帝视为世界的创造者和发展动力。现代信仰形式是19世纪中后期以后在“上帝消亡”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信仰形式,它们坚持人的自由不需要依靠上帝,不能够在彼岸世界中去寻求,而应当在此岸世界、现实世界中实现人的自由。现代信仰形式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主义信仰和人本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科学主义信仰相信科学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要求人遵循并不断发现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规律;人本主义信仰强调人的解放的基础是人,高度重视人的自由。
在这些信仰形式中,每一种信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就合理性程度而言,现代信仰形式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优于传统信仰形式;在现代信仰形式中,科学主义信仰偏重于自然规律,人本主义信仰强调人的自由,各执一端,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人与自然结合,具有丰富的合理性。然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斯大林模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极影响,其合理性在当代社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在哲学教育中坚持科学的信仰观的指导,从根本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就其本来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存信仰形式中最具有合理性,它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即共产主义),既重视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又重视人的自由的实现,比传统信仰形式具有优越性,也克服了科学主义信仰、人本主义信仰的片面性。
在哲学教育中,反对利用宗教信仰误导学生的信仰观。有人借口中国没有信仰,试图在中国大力发展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教信仰。其实,信仰并不只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联系并巩固了一定人群的社会情感,但是,其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宗教信仰观的核心是肯定和论证上帝、神灵的存在,把人的自由的基础置于彼岸世界中,与现代科学、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三)哲学信仰教育应当采用开放的、批判的、理性的、面向实践的教育方式,反对将信仰教育简单地视为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
哲学信仰教育是哲学教育的一部分,是教师运用哲学方法、哲学理论、哲学思想等哲学工具培养学生科学的信仰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信仰素质和哲学素质(例如,不断充实科学知识,提升哲学思维能力和个人信仰等),而且应当积极探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切忌把哲学信仰教育变为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
哲学信仰教育不是那种灌输式的、否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教育。否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指私有制条件下,为了维护一定阶级或集团的狭隘利益故意裁剪事实真相所创造的理论。这些理论与科学相悖。例如我们批评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这里的意识形态即是在此意义上使用。这种意识形态色彩的教育不能使学生获得真理。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之所以成功,一种情形是被教育者知识狭窄,认识能力不足,他们迷信权威,不能认识到其中的欺骗性,或者不能清晰辨析其中所接收信息的虚假性;另一种情形是教育者以强制力为后盾、以“教育”之名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单向控制。这种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受教育者的服从,不是对科学、真理的研究和学习,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
哲学信仰教育的基础是坚持和追求真理。具体真理都是相对的,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哲学信仰教育的途径,正如探寻真理的途径一样,是开放的、批判的、理性的、面向实践的。所谓开放的,就是不把某种特定信仰形式视为绝对真理的唯一体现,真理也体现在其他信仰形式中,从其他形式中能够获得信仰发展的丰富资源。所谓批判性,就是要看到每一种具体的信仰形式的局限性和合理性,在批判现存信仰观的过程中发展新的信仰观。所谓理性,就是遵循事实,遵循科学规律,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个人情感来对待信仰。所谓“面向实践”,就是指不但把实践作为检验、评判信仰形式及其基本观念的合理性的根本标准,而且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哲学信仰教育。
[1]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2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273.
[2]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3.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5,6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9.
[责任编辑:姚晓黎]
Status, Roles and Realization Way of Belief Education in Philosophy Education
GU Sheng-r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Scientific belief educ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It helps us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course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and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s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that improve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scientifically and promote human’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assure belief education to play full function, we should connect philosophy education with belief education, hold to the scientific progress view, and use the open, critical, rational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methods.
belief education;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 belief view; human’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2015-07-17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信仰问题研究”(10XZX0002);西华师范大学项目“信仰教育与哲学素质教育研究”(JGXM0912)
谷生然(1972-),男, 重庆大足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哲学、西方哲学、哲学教育等。
1671-5977(2015)03-0012-05
B-4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