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通感审美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

2015-02-10 12:39戴伟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通感事物美术

戴伟

所谓通感审美模式,是指在艺术创造时,创造者利用各种不同感觉相互替代来提升创造的艺术性及完美度的一种创作手法。将通感审美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还能通过通感审美模式的力量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是针对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通感审美模式

(一)通感审美的含义

通感审美,指的是利用人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主要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替代来提高自我对事物美感的观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主要是除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统合。初中美术教学主要是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的绘画教学,主要是在二维平面上运用造型、色彩和沟通等手段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其创造过程主要通过人体感官去实行。因此,提高自我的通感审美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通感审美的种类

1.感觉通感

感觉通感是指不同感觉之间相互转换的一种方式。感觉是人体认知世界最低级的一种方式。比如,微风徐徐,微风吹打在人的肌肤上,也许感觉舒适,也许感觉刺痛,这都是触觉感受在起作用。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上半句描写的是作者看到小路纵横交错的景象,下半句描写的是作者听到鸡和狗的叫声。从诗句来分析,作者先是运用视觉感受眼前的景象,后转为运用听觉感受听到鸡狗的叫声,因而证明各种感觉之间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2.表象通感

表象通感是指在感受通感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事物的简单认识之后总结出自己所认知的事物属性和规律的一种感觉。表象通感比感觉通感在层次上更高一些,且更加复杂,它所感受到的是对事物比较全面的反映。所以,通过表象通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往往会反映出所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区别于他人作品的关键点。

3.多重通感

多重通感是指两个以上的表象通感相互转移,也就是第一次通感之后叠加或替换别的通感。只有运用多重通感才能描绘出事物真正的本质,也才能体现出人体对事物认知的真正表现。

二、通感审美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除了要促进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更多的应该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思维发展,从而达到育人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江苏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画作《开国大典》,它所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庆典的空前盛况。在创作时,不仅需要根据真实的场景去描绘,更需要作者自己依据现场恢宏、热烈、喜庆的场面去创作。该幅作品透露出的情感和色彩,不仅可以感染其他观赏者,更可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二)使学生的创作更具有灵活性和多元性

通过利用通感来刺激学生感官和音乐、语言之间的协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通感审美能力,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审美思维,还能使学生的创作更加灵活多变。利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重感觉来表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融合自己的情感去创作,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

三、增强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性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而现实教学中,初中学校往往因为学习压力重、教学任务紧等情况而压缩对美术课程的安排。有的学校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的安排是美术,上的却是其他理数课程。由于学校不重视,不少美术教师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而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就匆匆了事。实际上,美术课堂不仅应该合理安排,还应该得到重视。因为,美术课堂能缓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压力,丰富多彩的教材画面也能缓解学生用眼的疲惫感。并且,美术课还能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开设实践课堂

美术是一门受感情因素影响较大的课程,不同的情境状况会导致学生有不同的感情色彩。长期待在教室或固定的场所进行创作,会限制学生的通感感受。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不停地变化美术上课场所,或者是定期外出写生,都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通感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不管利用何种方式,开设实践课堂是有助于学生提高通感审美能力的。

(三)注重学生审美培养

美术是借助欣赏、绘画手段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有效地感悟生活和自然,并完善自我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通过通感审美模式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及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通感审美模式反复实践,不断学习,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不断重新整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点,勇敢创新教学方式,开设实践课堂教学,注重学生通感审美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涵养,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兼顾的人才。

参考文献:

张君萍.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董慧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感事物美术
说通感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美好的事物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