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摭谈

2015-02-10 22:43杨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教学小学生

杨军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学校、教师、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从有效问题启发,激发创新意识;营造轻松环境,开发创新思维;坚持科学实验,“实践”创新能力三方面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学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有效问题启发,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激发?——问题启发。有效问题的启发,要注意三点:其一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其二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其三提出的问题要有质疑性,要打破小学生禁锢的思维模式,敢于质疑。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第一节《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蚕和人们养蚕的图片,还有漂亮的旗袍、丝绸等等,然后向小学生提出:“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大家知道人们在做什么吗?这些小虫子是什么呢?”小学生都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图片,并发出惊叹的声音:“那些衣服好漂亮啊!那是人们在养蚕!蚕吐出的丝织成丝绸,就可以做旗袍了!”此时大家很兴奋,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那大家知道蚕除了可以织成丝绸,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怎么养蚕?看看蚕宝宝还有什么用处呢?好不好?”教师顺势把小学生引入到课本上来,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小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紧接着在学习观察蚕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更要做好记录,在为蚕卵准备“房子”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分开准备,师生都用的是小盒子,而我在小盒子上扎了一些小孔,这时我和学生做比较,此时学生就不由得提出质疑:“为什么老师的小盒子上要扎小孔呢?不扎小孔会怎样呢?”这样小学生常常通过自己的发现,提出质疑,教师此时就要表扬和鼓励这种行为,使小学生能够大胆假设想象自己的发现,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二、注重氛围营造,开发创新思维

1.开放探究式教学,轻松快乐地学习

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轻松、和谐、愉悦的。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使小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充分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开发其创新思维。因此,我坚持开放的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以往的严肃形象,把自己和小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多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和蔼可亲的形象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其次,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让小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发言,鼓励提出疑问,且鼓励自主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好奇心很重,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真正地为其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敢说、敢问、敢做,从而真正地开发其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单元后,有学生提出:“回声是怎么回事啊?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呢?”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先去寻找答案或查找更多关于回声的资料,然后开展一节讨论课。这样教师鼓励小学生的做法,

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追求自己的好奇心,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

开发。

2.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互帮互助,

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教师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高低分为6人小组,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对班级成员做全面的了解,真正做到小组成员间能够和谐有效地互动学习,在组内形成合作的关系,组间是竞争关系,既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又培养其竞争意识。组内的合作使小学生充分发挥小主人的地位,生生之间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营造出一个自由沟通交流的学习环境,组间竞争更促使小学生不甘落后,激

发斗志,敢于表现自己,提出质疑,这无疑开发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是真正坚持了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之间不同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同见解,积极探究。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节《造一艘小船》时,我组织了合作小组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让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断改进小船的形状,增大船侵入水中的体积,加大装载量。此时教师就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完成后,教师也不急于评价,而是先让小组代表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小组的作品,然后再让小组间互评,指

出对方作品的优点及缺点。这样小组间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小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吸收不同见解,不仅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三、坚持科学实验,“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最终归宿都要“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24页)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选集》第5卷291页)即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坚持实践就是坚持科学实验的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坚持注重科学实验课,积极做好指导,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使小学生敢于大胆地假设求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最后一节《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用语言表达一下实验工具、实验过程,以及实验中注意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共同准备实验工具,集体动手完成实验过程,然后让制作成功的小组讲解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没有完成的小组虚心听取,并在课后继续完成实验。最后一定要展示学生的实验作品,不论作品美观与否,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耐心指出作品的优点,婉转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加小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动手实验的乐趣,把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为基础,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同时也需要学校、家长的积极配合,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创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祖延.探究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09).

[2]李君.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2010(01).

[3]李振勇.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2013(01).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教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