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启发艺术性探究

2015-02-10 22:43赵蔚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动脑槐花深度

赵蔚

课堂教学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充满生机。可见,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适度原则

课堂启发要适可而止。教师在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估计答案差不多都说出来了就不要再一味地问“还有吗”“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吗”,否则只会造成课堂冷场或引导学生产生错误的答案,那时又要费尽心力去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不好,只会适得其反。

如,在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教师抓住文中这样一个句子来帮助学生体会槐花花形不一的特点: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槐花还会有哪些形态?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再写一写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握得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也恰如其分地说出了一串白色的铃铛、一片白茫茫的雪、一把绿色大伞上的白色印花等答案,可以说教师启发得很好。但一位教师对此并不满足,一味地问:“还有吗?还有吗?”结果学生不是面面相觑就是说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耽误了教学时间,也使本来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陷入僵局。

二、促进深度思考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课堂启发应有适当的深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课堂启发如果太容易,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就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较有深度的启发性问题: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有一位教师教《称象》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其中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思想的火花绝不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的问题能启发出来的。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把握难度适中

课堂启发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启发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而如果启发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级教师宁鸿彬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那么,如何正确地把握课堂启发的“难度适中”呢?正如前文中所说的——“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堂启发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另外,在一个教学班里,学生实际各有差别。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学生当中,对学生深入地分析研究,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了解得非常清楚。这样所提问题才能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中,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经过努力能够尝到摘“桃子”的喜悦滋味。

而怎样的启发才算是难易适度,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界定。有的研究者认为,一个提问,如果班上有半数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其适当性便可被接受。

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课堂启发的艺术,紧扣大纲、教材和教学目的,把握好适度、深度和难度,使课堂启发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人才。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脑槐花深度
动脑
槐花花开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槐花
肯动脑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