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九阳,马济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体会
芮九阳,马济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使用促红素治疗。在应用促红素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促红素敏感性、减少促红素不良反应等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作者在血液进化护理工作中使用促红素的护理体会。
促红素;血液透析;贫血;护理
尿毒症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进行性衰退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补充EPO是治疗肾性贫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EPO应用首选方法为皮下注射,再达到相同血红蛋白。皮下注射途径用药剂量最小,且患者副反应小,但由于要持续间断用药,注射次数多,给患者增添了痛苦。作者在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十多年里,如何注射促红素,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促红素敏感性以及提高患者使用促红素的依从性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EPO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减少25%~50%的剂量,节省费用。然而临床皮下注射时应选择多个不同部位,可减少病人不适并提高临床效果。传统的皮下注射部位主要在上臂三角肌外缘,于皮肤组织菲薄,针头易刺入肌肉层,而促红素多在经过肝素抗凝的透析后注射,从而容易引起皮下出血,而且注射范围小,同一部位长期注射可出现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硬结形成,影响药物的吸收。临床中还可以选择其他部位注射,如腹部注射和穴位注射。腹部皮下脂肪较厚,腹部皮肤皱褶较深,注射进针深度可较大,可确保药液注入皮下,神经受到刺激少,故疼痛较轻,部分患者容易接受。穴位注射疗法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可使药物停留在腧穴的时间较长,刺激腧穴的时间亦延长,可增强经络和腧穴的治疗作用,同样选择某些强壮的穴位注射EPO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2EPO穴位注射于肾俞、足三里穴,每次注射一个穴位,左右交替,每周三次,治疗两个月,可显著减轻机体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改善促EPO抵抗,增强EPO疗效。当然,对于不愿皮下注射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垂直注射EPO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其原因可能与皮肤解剖有关,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其中痛觉神经末梢主要分布于真皮内,斜刺法进针时针头斜面通过真皮组织层的距离和时间相对长于垂直注射法,是引起重度疼痛的可能原因之一。并且郑珊等研究3表明垂直注射与斜刺对纠正贫血效果并无差异。
EPO也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常见有血压升高、心悸。偶见瘙痒感、皮疹、恶心、呕吐、眩晕、头疼、发热、血钾升高等。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就是高血压、诱发癫痫、内瘘血栓形成、高血钾症等,尤其对于血液透析后血压仍明显升高者或者在透析中发生癫痫者,建议患者暂停一次注射。另外如果患者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则应慎用,或者注射后观察半小时。在出促红素治疗方案调整时,要告知患者,取得病人理解。
目前临床上EPO产品不同的剂量类型较多,常用的有2500u、3000u、4000u、10000u,使用较大剂量EPO相对不良反应小,简单易行,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患者痛苦明显减少,依从性得到提高,而且治疗效果并未降低。
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在使用促红素时多伴有储存铁不足,大多数患者需要补充静脉铁剂,而静脉铁剂可能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有些缺铁严重的可致命。由于使用静脉铁剂的患者多强烈要求在透析中输注,这就增加了透析中的护理强度。我科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蔗糖铁静脉滴注,临床中多选择在透析一小时后开始缓慢滴注,在用药开始的15min更为缓慢,时常观察询问患者的不适。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师,同时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在使用后还要告知患者蔗糖铁可能发生延迟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关节痛、肌肉痛等。
其他对于促红素保存、贫血监测频率、治疗中的心理疏导等方面均值得护理关注。血液透析病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多需要长期和医护人员接触,在临床操作中应时刻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取得病人的认可和支持。
[1]曹微,刘剑华,张弘,等.穴位注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11):891-895.
[2]郑珊,谷培利,孙晓芬,等.促红素不同注射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233.
R473
B
1002-2376(2015)04-0135-02
201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