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青,陈晓芬,杨胜娣
(无锡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江苏无锡214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
吴 青,陈晓芬,杨胜娣
(无锡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江苏无锡214000)
目的:是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是降低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综合护理干预;产后出血;影响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其原因复杂、发展迅速,可发生DIC、肾功能衰竭以及脑垂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有增高趋势。本科2013年1~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80例。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12月,共分娩2396人,其中顺产1078,剖宫产1318,年龄18~44岁,共发生产后出血80人,发生率3.33%,其中剖宫产57人,顺产 23人,剖宫产发生率 71.3%,与报道[2-3]所提供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基本一致。
1.2 结果
本次80例产后出血病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无死亡病例,无产科并发症,均安全出院。
2.1 全面评估
首先要了解产妇的分娩方式、年龄、产前检查次数、有无高危妊娠因素,如是否为妊高症、贫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巨大儿、双胎、臀位、脐带绕颈、头盆不称,产妇的情绪特别是受重男轻女思想、多胎多产和经济原因影响的农村经产妇。尤其是分娩女婴时会导致崩溃,易诱发产后出血。其次如为顺产,应了解过程进展是否顺利。如为剖宫产,要了解手术经过是否顺利,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的麻醉方式,术中补液和术中用药情况等。评估患者的排尿情况,休克先兆时,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积极查找病因并进行对症处理。
2.2 预防和纠正休克
根据评估结果建立静脉通路,同时抽好备血,按医嘱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和应用缩宫剂,如卡前列氨丁三醇、卡孕、缩宫素、葡萄糖酸钙、止血药等。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徒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压迫宫底排出宫腔积血[4]。具体方法是:左手从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使子宫上推;右手放置于子宫底部,且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进行有均匀有节律的按摩。
2.3 心理干预
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对产后出血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医护人员应在做好抢救和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并鼓励患者和家属,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以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和护理。
2.4 出血高危期的观察和护理
产后出血80%发生于产后2h内,因此产后2h是产后出血高危期。如是顺产,应继续留在产房密切观察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2h内生命体征平稳才能入母婴同室,进入母婴同室后继续观察宫底和出血情况。同时,鼓励和协助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如为剖宫产,除了观察生命体征以外,还应观察尿量,同时视病情正确掌握静脉输液和输血速度,避免过快造成肺水肿,密切观察阴道流血的性状,以便及时发现DIC[5]。有效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同时查找病因。注意各项检查,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居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收集和测量失血量较困难,其实际发病率更高。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以子宫收缩乏力为最为常见原因,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多量流血和失血性休克等,应迅速止血、纠正休克和防止感染[6]。如为顺产,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1mg,缩宫素10个单位宫底注射。必要时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如出血量仍不减少,可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及早给予产妇正确的治疗及预防护理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和各种并发症、后遗症的关键,并能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1]庄依亮.积极防治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病死率[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9(4):194.
[2]朱小宁.137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4):34.
[3]王桂清,夏敏,徐爱卿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出血量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63.
[4]舒正芬.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108.
[5]王秋红.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193-194.
[6]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5-208.
R473.71
B
1002-2376(2015)05-0123-02
201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