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国,陈艳林,吴生元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吴生元教授应用“八法”治疗汗证的临床经验
赵常国,陈艳林,吴生元△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介绍吴生元教授应用“益气,温阳,补血,滋阴,调营和卫,温潜,利湿,化瘀”八法治疗汗证的经验。
汗证;名老中医经验;吴生元教授
汗出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常用的方法之一,但长期大量、超出生理调节范围的汗出则反映了机体一定的病理变化,同时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如《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津由汗脱”、“血因汗减”、“气随汗泄”甚至“汗出亡阳”、“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等。现代医学对汗出没有单独的疾病命名,只是将其作为某些疾病,如甲亢、风湿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低血糖、休克过程中的伴随症状,或是诊断疾病的某一指标。现代医学对汗出过多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限于对症处理。
中医学从症状、证侯学诊断汗证,结合虚实寒热,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具有综合调理的优势。吴生元教授系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和第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一代传承人、享受国务院院特殊津贴专家,躬耕临床50余年,不仅继承先父,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善用四逆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屡起沉疴,而且对外感疾病、风湿痹症、脾胃病,汗证、不寐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有其独特之处。在辨治汗证方面,吴生元教授将自汗、盗汗、冷汗、战汗、狂汗、脱汗等异常汗出用“汗证”统一起来,将汗证的基本病机归纳为“阴阳失调”。在整体观指导下,以阴阳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善用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经方,玉屏风散、归脾汤、温胆汤等时方或经方时方合用,加减五味子、炙罂粟壳等敛汗药,组方精当、加减简洁,收效明显。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引起汗证的病因有很多。历代医家认为,汗出或因感受风、热、湿等外邪,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致阳虚、阴虚、血虚或淤血引起腠理开泄所致。吴生元教授认为引起汗证的原因各异,结合临床实际,将其病因慨括为外感、内伤两方面更具实用性。基于对《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和《温病条辨》:“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的认识和理解:汗总是由于阳气蒸化属阴的津液,自腠理出于体表而成。故将自汗、盗汗、冷汗、战汗、狂汗、脱汗等异常汗出用“汗证”统一起来,进行辨证论治,并将汗证的基本病机归纳为“阴阳失调”,不是“阴失其守,就是阳失其固”。即汗证总属阴阳失调所致,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灵魂。导师强调[1],辨证务必博学,观察力求精心细致。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是中医学书中极为复杂而有极难掌握的方法与技能。要掌握好中医辨证技能,只学习中医教科书还远远不够。必须博览医籍,反复实践,对四诊、八纲、脏腑、经络、气血、病因、病机等理论有深刻的了解,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不为复杂病情所困惑。
吴生元教授辨治汗证以阴阳为纲,辨表里、寒热、虚实、明气血、分缓急,参考汗出部位。
2.1 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万物生生之本,莫不本于阴阳。故治病者万绪纷然,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阴阳既得,病祟焉逃[2]。汗证的辨治也不例外。汗为心之液,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若汗无故而出者,乃因阴阳偏胜也。一般而言,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还应结合患者的兼症加以辨识,如冷汗淋漓、汗质清稀、神萎息微、肤冷肢厥、面白舌淡、脉细,属于阳虚重证、亡阳证。如汗热而黏、肢温恶热,面赤躁扰,咽干思饮,舌干少津脉数疾属于阴虚重证、亡阴证。
2.2 辨寒热[3]寒热是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导师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临床观察,从寒证、热证的各种临床表现中把握住寒热辨证的基本要领:即热证为“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寒证为“身重恶寒、目暝思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真热证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真寒证口润不渴或渴喜热饮而不多,口气不蒸手。临床上不论患者症状如何繁杂多变,疑似隐约,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诊查之后,以此作为指导辨证的要领,则热证、寒证不难确立。
2.3 辨表里虚实 因外邪经口鼻、皮毛侵袭体表汗引起的出汗,伴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白脉浮为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的特点。邪气亢盛,正气尚未虚衰,多为实证。由于表邪内传入里、外邪直犯脏腑、情志饮食劳倦,导致脏腑功能减退、营虚卫弱、精亏髓少、气血亏损、气机失调所引起的出汗为里证、虚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长,病位深,且无恶寒、发热并见。
2.4 分缓急 凡出汗如水如珠如油伴有四肢厥冷的绝汗或狂汗、脱汗均为危证,急当峻补,非速救元气不可,即附子、姜、桂,四逆辈之属,缓则不救。长期全身大量出汗,口渴、肢体偏枯或“太阳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之汗后变证属重证,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勿使混滥。
如汗出缓慢且量少之“漐漐微似汗出”“自微汗出”或稍多者如“小汗出”、“濈然然微汗出”、全身一般状况良好者不属急症,病势较缓,可针对病因择机而治其本。2.5 汗出部位 参考古代医家对不同汗出部位的论述,吴生元教授认为,在辨治汗证时,根据出汗的部位,对病因病机的辨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5.1 头汗:因头为“诸阳之会”,故头汗多由于湿邪郁闭于内,失于宣散,热不得外越,循经上蒸、迫津外泄所致。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第16条[7]:“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也有部分头汗,系蓄血结于胃口所致,如清.张璐 《张氏医通》卷九.杂门.汗篇所言“蓄血头汗出,剂颈而还……”。《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所言:“苦头汗出,齐颈而还,则为血症……”
2.5.2 手足汗:脾胃居中焦,运化水湿,脾主肌肉四肢。手足汗出病在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或阳明热结,湿蒸津泄。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7]208条:“手足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大承气汤主之。”
2.5.3 半身汗:多因气血不足,内挟痰饮、瘀血,致经络痹阻,气血失运不能煦达周身。若仅腰部以上出汗,多系营卫不和,寒湿内侵,邪正交加,正气欲御邪外出,但因湿性重着凝滞,故仅见腰以上汗出。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14条“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5.4 腹股沟部及阴部出汗: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易袭阴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腹股沟部及阴部出汗属下焦湿热,迫津外泄或由阳虚气化不力,寒湿不化,水气不得外泄,浸渍于阴位所致。
2.5.5 五心汗出:即手足心及前胸出汗,多为阴虚火旺。
2.5.6 前胸部汗出:多为思虑太过,心阴暗耗或久病失养、年高脏气衰弱致心不足。
吴老治疗汗证的常用处方多为经方、时方。如桂枝汤、桂枝附子汤加减、玉屏风散、归脾汤、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潜阳封髓丹等。其中,以桂枝汤和玉屏风散合用频率最高。
3.1 益气法 主治:脾肺气虚、表虚不固之汗证。症见自汗、进食或活动后汗出更为明显,伴恶风、乏力或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平素易患感冒。舌淡苔薄白,脉浮。主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若伴鼻塞、流清涕、轻微咳嗽咯少量白色清痰等风寒袭肺症状,可酌情加用炙麻黄10-15 g,细辛3-9 g,紫苏10 g散寒解表,二陈汤化痰。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健脾补肺。
3.2 温阳法 主治:阳虚、卫表不固之汗证。症见自汗、盗汗,怕冷甚至四肢厥冷,腰膝关酸软、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口渴但不欲饮或渴喜少量温水,舌质淡嫰,苔薄白或润,脉沉、细、缓或沉紧。主方:无厥冷者,桂枝加附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四肢厥冷者、大汗淋漓者,四逆汤回阳固脱,适当加用敛汗之品。
3.3 调和营卫法 主治:营卫不和证。以自汗、恶风,肢体酸痛或伴随失眠,舌苔薄白,脉缓为辨证要点。临床实践中,此型有时常与肺卫不固型相兼出现,难以截然区分。主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3.4 补血法 主治:心血不足、心脾两虚之汗证。症见自汗、盗汗,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烦躁少寐,舌淡,脉细。主方: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3.5 利湿法 主治:湿热郁蒸证。症见 汗出蒸蒸而黏,身热不扬,面赤烘热,肢体困重,口苦心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或厚腻,脉濡数或滑数。主方:龙胆泻肝汤或温胆汤加减。里热明显者,加茵陈清解郁热,大便秘结者,可短期加调味承气汤以泄浊通腑清热。
3.6 滋阴法 主治:阴虚火旺证,症见盗汗或自汗,午后潮热或兼五心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主方:当归六黄汤加减。少阴热化证则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3.7 温潜法 主治:上热下寒、虚阳浮越证。症见盗汗或自汗,恶寒肢冷,齿龈肿痛、口舌溃疡,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主方:潜阳封髓丹合玉屏风散桂枝汤。
3.8 化瘀法 主治:气滞血瘀或气血血瘀证。症见局部或半身汗出,身痛、日轻夜重,肢软乏力或活动不利,舌淡紫苔白,脉涩。主方:据引起血瘀的原因,分别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补阳还五汤汤。
3.1 黄连,莲子心 因“汗为心之液”,虚汗不固,久则耗阴,易致心阴受损。导师在辨证的基础上喜欢加入“黄连、莲子心”等清心之品为佐使之用,清降心火,则收汗不伤心阴,兼清心安神。
3.2 炙罂粟壳,炙远志 炙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归大肠经、肺、肾经。功能涩肠止泻、止痛,敛肺止咳。临床多用于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肺虚久咳不止。炙远志:味苦性辛温,无毒,归心、肾、肺经,能上通心经而下通肾经而交通心肾。功能镇惊宁心,解郁,散痰涎、解毒、养心血。主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梦遗咳嗽、疮疡肿痛等。
导师在临床实践中,据炙罂粟壳酸涩之性,将其收敛之功,移用于汗证的治疗,通过大量患者的临床随访证实,炙罂粟壳有明显的“敛汗”作用,尤其对心失所养、心血不足之久汗不止伴心悸、失眠者,配合炙远志效果更为明显,一则敛汗,二则改善睡眠,可谓一药多用,药尽其用。
基于“阴阳失调”为汗证基本病机的认识和总结,导师在汗证的治疗中,始终遵循“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法则。虚者补之,据病因不同治以益气,温阳,补血、滋阴,调营和卫;实者泻之,清热利湿或温化寒湿,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者,则清上温下,引火归元。简言之,“表邪当解,湿热当清,阳虚当温,气血当调,瘀血当化,虚火当潜,脾胃当顾”。
导师总结发现的炙罂粟壳具有敛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同时导师这种继承、创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老药新用的精神和方法值得后辈学习、发扬光大。
[1]吴生元.扶阳存津 擅用温通大法—吴生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版社,2015:8.
[2](明)李中梓,王体.内经知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
[3]吴元坤,吴生元.云南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一代名医吴佩衡[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2(3):42.
赵常国(1979-),男,云南曲靖人,汉族,高年资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中医内科肿瘤、血液病方向的临床诊治工作。
R255.9
A
1007-2349(2015)12-0003-04
2015-10-11)
△通信作者:吴生元,Tel:0871-6517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