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015-02-09 03:06黄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情景化诵读高效课堂

黄兰

摘 要:在新课标,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因观念的陈旧性和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中,语文作为“弱势”学科,如何在向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要质量,提高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为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情景化;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27-01

语文学科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他有很特殊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这其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积极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实现课堂的高效性的难题摆在了我们语文老师面前,本文就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一点谈谈我的一点浅薄认识。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保障课堂高效的前提

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许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搬照抄,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应达到三备,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准确理解语文学科性质,创造情境化课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笔者认为语文更偏重于人文化的教育,学生通过语文课能徜徉于浩瀚的语言文字的海洋,在无数经典的感染和熏陶下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最有效的方式是创造情境使学生能更愉快的融入课堂,接受语文,进而爱上语文。

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是语文课要追求的最理想境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感的情景性。语文课时非常强调语文的“感觉”的,在课堂上,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特定的情景,用音乐、图画、名言警句等把教学气氛营造起来。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看“人间四月天”的剧照,听听黄磊所扮演的徐志摩演唱的《飞的理由”》这首歌,感受一下那种欲罢不能的哀婉和忧伤。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很容易受感染,理解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那段特殊情感,这样,老师讲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到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有着浓浓的不舍和依恋之情,这样,教学难度也就相应降低。课堂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三、加强诵读的力量,活跃课堂,优化课堂。

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而现在的语文教学正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形发展道路,其实这是和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教材中许多优秀篇章,尤其是诗歌,是需要诵读的,因为诗歌的艺术不仅是文字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故非诵读不足以尽享其美,而且诵读的过程既是品读作品音趣的过程,也是对作品情感、主题等的初步品尝,这在语文课的课堂上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的方法,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应用。课堂诵读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集体的感染中与作品进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且在课堂上诵读,质量更高,速度更快。课堂上加强诵读,正是减负提质的体现。

四、整合教材资源,联系生活,促进课堂高效

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新课标要求在教科书的使用上,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教学中的基本任务中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生活是语文的沃土,语文生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学校、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

语文课堂上可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前三分钟”的教学环节,这是为训练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语文课上,学生依秩序上讲台,在这有限的三分钟里可以谈他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可以谈谈他的朋友圈、理想,也可以就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一首诗或是最近读到的一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坚持一个学期后,我惊奇地发现,班上的孩子不仅克服了初上讲台时候的羞涩,而且对语文课有了一种期待,更甚至,在他们日常的作文的素材中开始出现课前三分钟所提到材料的影子。

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在平日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如何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在有效的课堂学到无限的知识。教师可利用教室后面黑板专门给学生孩子留了一个版块,要求学生做到“每日一摘”,学生依着秩序每天在这个版块上摘抄一则或是自己写上几句与本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话。这大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思考能力,而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的抽一些学生起来就“每日一摘”上的内容和该堂课的内容的关联性做一些评价,这既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同时又吸取了集体的智慧,增加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一举三得。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跃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情景化诵读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