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2015-02-09 03:06李磊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思维

李磊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既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靠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创造能力;思维;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04-02

创造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它决定了人们想不想创造,敢不敢创造的欲望和倾向性。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它决定了人们善不善于创造,能不能创造,培养创造精神,启迪创造思维必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新型模式。

一、鼓励质疑,培养创造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才会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启发、诱导学生提问,质疑问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首先要使学生敢问,再培养学生善问。教学中可常问学生:对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按边可分为等腰、不等腰三角形。有学生问:“为什么不把等边三角形分为一类?”学生的提问实质上联系到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含有创新的成份。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可见,由疑敢问,由敢问到讨论、辨析。学生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键。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再创造性的应用。

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以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上挖掘可供训练学生“发散”的素材,为课堂训练作好准备。例:D为△ABC的AB边上一点,求证:AB+AC>DB+DC。挖掘就从点的位置及点的个数展开,可这样设计。

在△ABC中,1、如图1—1,当D在△ABC的边上,试比较:AB+AC与BD+DC的大小。

2、如图1-2,当D在△ABC内,试比较:AB+AC与BD+DC的大小。

3、如图1-3,四边形ABCD中,若∠ABC>∠CBD,∠ACD﹥∠BCD。求证:AB+AC>BD+DC(也可改为∠ABC>∠BCD,∠ACB﹥∠CBD,则结论也成立)。

4、如图1-4,E、F两点在△ABC内,且与三角形顶点均不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B+AC>BE+EF+FC

通过上面的素材,设计好教法,在讲解时还可给学生引入用“对称”,“旋转”、“补形”等变形解题的数学思想。这样的设计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培养想象力创造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首先,教师利用实际数学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丰富的实际表象,然后挖掘教材创造因素,训练学生创造性想象。

例:已知,a、b、m R?+?,并且a b求证: .

当学生用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做完以后,可引导学生观察 结构,并向学生提问“ 象什么公式的形式”同学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容易联想到斜率公式的形式,然后能否以此为突破口呢?请看下面的证明。

证明: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取点M(-m,-m),m R+

设点N(b,a)且b>a>0,易知点N在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y=x下方(如图),连接MN和ON,显然,KMN>KON即 。

这样的操作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不但可以加深对斜率公式的认识,同时加强了代数和几何间的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探索、猜想。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探索中前进,没有探索就没有发现。同样在数学学习中,要有开阔的思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寻求解题方法。

例,在等差数列{an}中,a3+a4+a5+a6+a7=450则a2+a8=_____.

分析:由于受“等差数列{an}中某一项,只有在已知a1和d的条件下方能求出”的定势思维影响,有的同学认为条件不充分,这正是缺乏思维灵活性的表现,执着一点的同学会进行一步思考:能否把a1和d看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这个整体来表示a2+a8呢?通过尝试,由已知条件可知a1+4d=90,而a2+a8=a1+d+a1+7d=2a1+8d=2(a1+4d)=180

这时,猜想成功了,有些同学往往有一种大功告捷的感觉,将题目抛之脑后,如此一来收效不大,能否找到更本质更一般的规律呢?通过观察,发现a1+4d不正是a5吗?从而得到a2+a8=2a5,同时又可得到a3+a7=a4+a6=2a5因此,由已知5a5=450,得a5=90故a2+a8=2a5=2 90=180。这样的引导,会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表现出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1997

[2] 郑天共.如何把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1999

[3] 中学生数理化1998(6)

[4] 中学生语数外1997(6)

[5]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4(5)

[6] 数学通讯1994(2)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