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学问题特征 多向深化解题反思

2015-02-08 03:09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郑为勤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共性交点图形

◎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郑为勤

根据数学问题特征 多向深化解题反思

◎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郑为勤

在数学教学中,深化解题后的反思,需要抓住问题的差异性,反思审题要点;抓住问题的多解性,反思策略生成;抓住问题的共性,反思通性通法;抓住问题的多变性,反思内涵外延;抓住问题的拓展性,反思规律模型构建,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深刻理解数学解题思维的全过程.

解题;引导;反思;经验

众所周知,解题前的探索,解题后的反思,是解题教学中培养和提高能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解题反思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笔者的教学观察中,解题后的反思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解题前的探索重要,往往浅尝辄止,未能深入进行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方面看,教师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重要性,但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留给学生解题后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很少.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受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影响,只追求“速度”和“数量”,只为完成作业而解题,不重视“质”的提升.笔者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解题后进行深入反思,从而不断积累解题经验.

一、抓住问题的差异性,反思审题要点

数学试题是命题者精心打磨的,每一个字或条件都深含命题者的用意.在考试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以定势思维论处,结果“会而不对”.究其原因——粗心大意,没认真审题.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相似”中“不相似”的部分进行反思,用圈点、划线强化审题,审出“不同”和“要点”,为解题扫除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严谨性.

案例1:若抛物线y=mx2-6x+3与x轴两个不同的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教学中,笔者展示某位学生的解答后,把学生分两派,对答案“m<3”和“m<3且m≠0”展开辩论.在交流中有同学认为这个解答是正确的,理由是“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两个不同的交点.”而认为这个解答错误的同学理由是“我发现当m=0时,抛物线变成y=-6x+3是一次函数,它与x轴的交点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必须把m=0除外,函数y=mx2-6x+3才是二次函数.”“当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为字母时,要兼顾二次项系数不为0.”“m≠0是这个题目的隐含条件.本题正确答案应是m<3且m≠0.”

学生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把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总结起来就是对这道题的辨析.在激辩中,学生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从“纠错”上升到“究错”,m的取值范围由m所处的位置而定.老师此时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只要提供以下题组,留给学生去思考就可以了.

题组:(1)二次函数3x2-6x+m=0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mx2-6x+3=0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3)二次函数mx2-6x+3=0与x轴没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4)若函数mx2-6x+3=0与x轴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

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常受思维定势影响,墨守成规,不能洞察题目条件的“微变化”,不能及时调整解题方法,酿成“会而不对”的后果.因此当学生解题碰上其中的某一小题时,教师在解题后适当变式呈现题组,抓住问题的差异引导学生反思,对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是有非常有效的,能很好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抓住问题的多解性,反思策略生成

问题的多解性指的是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答案,或是用不同的思路、方法、知识解决相同的问题.在学生解题后,老师应提醒他们不能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反思,探索能不能一题多解?在所有解法中,哪一种解法是最好、最简捷的?为什么?这样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开阔了视野,为灵活解题提供了保证.

案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1,2),点P的坐标为P(0,y),当OP=PA时,求y的值.

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的学生只想了一种方法.而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收获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以下两种方法:

法一:(数的角度)根据已知OP=AP=y,通过Rt△AMP勾股定理列方程,解得y的值.

法二:(形的角度)由两角对应相等证△ONP~△OMA,得比例式代入解得线段OP的长,进一步得y的值.

通过解题后反思,学生学会从“数”的角度、“形”的角度去思考,开拓思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同时,明确它们适用的范围.从而建构、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在试题讲评中,学生呈现许多解法中,有非常考验毅力的“通法”,也有奇思妙想的“妙法”,它们都是数学思维的大餐,此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反思同一问题不同解法的区别和联系,归纳总结不同方法适用的题目特征.通过多解性的反思,达到提高分析能力、灵活解题的目的.

图(1)

三、抓住问题的共性,反思通性通法

在解题教学中,题目背景不一样,解题方法却大同小异,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多题一解.近几年中考常出现通过图形变换,某些结论保持不变,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几何综合题.在解此类题目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共性,便能快速而精准地找到对应题型的解法,从而达到解一题通一类.

案例3:如图(2),梯形ABCD中,AB∥DC,∠B=90°,E为BC上一点,且AE⊥ED.若BC=12,DC=7,BE:EC= 1:2,求AB的长.

笔者在学生解题后以“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回顾解题过程,未能求线段AB的长的同学是哪一步推理没有想到?”“你们认为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我们是怎么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当这一组三个相等的角不是直角,而是锐角(如图(3))、钝角(如图(4))时,三角形是否还会相似?”“你能从中发现这一特殊问题特征的解题规律吗?”

图(2)

图(3)

图(4)

这三个图形改变的是角度的大小,不变的“三个角相等”.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题目的共性——“一线三等角”,反思共性问题的解题通法,反思共性问题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所有可能性.在解题时,只要识别出基本图形(共性),题目便可轻松获解.

四、抓住问题的多变性,反思内涵外延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经常对试题进行变式训练,如改变图形、弱化条件、条件与结论互换等等.解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多变性,多角度、多方位揭示数学核心知识的内涵外延,可以调动学生解题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间的关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案例4:如图(5),已知AB∥CD,求证:∠BPC=∠PBA+∠PCD.

图(5)

图(6)

图(7)

图(8)

通过适当添加辅助线,过点P作AB的平行线,或延长BP交CD于E,或连结BC等,可以得∠BPC=∠PBA+∠PCD.然而如果此题只停留在会证,便偃旗息鼓、鸣金收兵,就“登堂”而未“入室”,没有充分发挥此题的功效.如何能抓住本题的图形、结论可变性引导学生反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笔者在学生们解完题目后,要求“如果题中AB∥CD这一条件不变,请尝试在课堂练习本上画出不同于图(5)的点P的位置.并与同伴交流.“学生画图并通过交流得到其余三种不同的点P的位置.如图(6),图(7),图(8).接着,师生开始探究各图中∠APC与∠PAB、∠PCD的关系.得出结论:图(5)中∠APC+∠PAB+∠PCD=,图(6)中∠PAB=∠APC+∠PCD,图(7)中∠PCD=∠PAB+∠APC.在学生们经历对图形变式后解题的过程,请学生对解题思路、方法做总结.他们发现当图形发生变化时,解题中添加的辅助线、所用的知识点、推理的过程都大同小异,但结论却发生了变化.

继续将图(5)中点P改变为图(9),图(10)的情况,探索各图中∠P1、∠P2、∠P3、∠P4、∠P5与∠A、∠C的关系.此时有的学生甚至能猜测,推广到一般情形,如图(11),以直线l为界的右边的角之和等于左边角的和.

图(5)

图(9)

图(10)

图(11)

解答此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横向变化,点P的位置(左右、上下、内外);纵向变化,点P个数的增减,通过解系列题,发现解题方法的类似,结论微变化.“类比”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由于对合情推理的考查需要,很多中考的证明题、探究题都着力从“方法不变性”与“结论不变性”入手编制.很多题目乍一看图形不同,条件变化,但解决问题的着手点是一样的.抓住题目的可变性进行反思,这类问题就成了学生的“老朋友”——熟悉的很,那么顺利解题就不在话下了.

五、抓住问题的拓展性,反思模型构建

解题受阻时,计算量、思维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解题也一时陷入“山穷水尽”,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的点评后,学生却大呼“坑人”,解题出现了“柳暗花明”.解此类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拓展性和延伸性,反思解题思路的破解,揭示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从不同角度构建数学模型.

案例5:如图(12),点C(2,-3)是抛物线y=x2-2x-3上一点,点D横坐标取值范围是-1≤x≤2,试确定当△ACD的面积最大时点D的纵坐标?

图(12)

图(13)

图(14)

点D是动点,△ACD的面积随着点D横坐标的变化而变化.这个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到变量△ACD的面积与变量点D的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多数学生采用“割补法”表示△ACD的面积.

法一:围成矩形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比较三种不同的解法,法三计算量最小,是最简捷的.但当笔者发现,法三中△ACD的面积通过整理等于·DH·AE,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完全吻合时,笔者决定引导学生继续对此题作进一步反思.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学生们找到了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如图.或如图学生们为找到这个一般性结论欢欣鼓舞.此题蕴藏的玄机,若不是解题后的反思,就被错过了.对可伸展性问题的反思,学生的推理能力、钻研精神得到培养.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潜能将延伸到课外去,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数学教学中,用心挑选或设计典型的例题、练习,在解题后,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养成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王钦敏)

猜你喜欢
共性交点图形
共性
阅读理解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分图形
找图形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