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华
(北京市延庆中医医院,北京 102100)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王进华
(北京市延庆中医医院,北京 102100)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治疗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养血清脑颗粒;川芎嗪;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是指由于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斑块形成及先天异常等因素造成的相应脑区域的供血不足,以至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1]。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跌倒发作、眼震及复视等,其中以眩晕发作为主要症状,发作时间短,但易反复发作[2]。有研究显示,患者频繁出现VBIV发作,则极有可能导致脑梗死而危及生命[3]。养血清脑颗粒以及川芎嗪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VBIV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具体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我院2012年6月—2014年4月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VBIV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VBIV患者120例,根据《神经病学》[4]第6版有关VBIV诊断标准予以诊断:患者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耳聋等症状;可有轻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眩晕的同时有1种或者几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经颅多普勒(TCD)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者增高。患者均发病突然,经相关检查确认患者无脑部器质性病变;年龄40~73岁,发病持续时间短,短期缓解,且缓解后完全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知情受试。排除病历资料不全或者术后随访不配合者,出现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者,患有严重心脏疾病以及影响其生存的其他疾病如严重心功能不全、近期心肌梗死史、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者,既往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终止标准:中途出现病情加重,无法继续予以相关治疗或者无继续治疗意愿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6.3±15.7)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55.8±16.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营养支持以及一些特异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神经保护剂,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规格为4g×9袋)口服,每次4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针剂(长春海王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14)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均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对伴高血压、糖尿病者可适当应用降压、降糖药物,但均禁止应用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
1.3 观察指标 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颈项不适、耳鸣症状消失;显著进步:眩晕无发作,其他症状均减轻;进步:有眩晕发作,症状减轻,病情有所缓解;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总有效。
2.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及停药后1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VBIV以眩晕发作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合于头。从经络循行看,少阳胆经循于头侧,为偏头痛之病位所在,肝胆互为表里,经气相通,故经脉是否畅通与头眩晕关系密切,治疗头晕等疾患关键在于通经络,促血液循环[5]。
养血清脑颗粒由川芎、天麻、钩藤、当归、牛膝、地龙和白芷等中药成分组成。川芎性味辛,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天麻性味甘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牛膝性味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逐疲通经和引血下行;地龙性味咸、寒,具有清热息风、通络、利尿和平喘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川芎能抑制平滑肌收缩,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对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7];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具有较强的镇痛、抗凝血和止血作用[8];天麻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等活性成分,具有镇静、镇痛,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进而起到增加微循环血流量的作用[8]。有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可减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以及恢复脑灌注,从而能显著提高脑部血流速度,改善眩晕症状[9]。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以及脑动脉供血不足。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它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公认的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及自由基清除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病等。相关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与川芎嗪合用能有效抑制机体内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物的形成,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微血栓形成,并且二者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流量,缓解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而减少血栓发生,从而改善脑部微循环[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能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用于治疗VBIV疗效显著。
[1] 王莉.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14,38(1):71-72
[2] Liang SD,Xu CS,Zhou T,et al. Tetramethylpyrazine inhibits ATP-acfivated curients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J]. Brain Res,2005,1040(1/2):92-97
[3] 程生赋,程生林,刘国宗,等. 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82-984
[4] 贾建平. 神经病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 赵柯心,刘芳. 温胆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7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7):40-41
[6] 李乐峰.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4):79-80
[7] 周爱梅,周玉林.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 临床荟萃,2011,26(16):1447-1449
[8] 金爱国.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78-979
[9] Tessier-Vetzel D,Tissier R,Waintraub X,et al. Isoflurane inhaled at the onset of reperfusion pot-entiates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nging through a NO-dependent mechanism[J]. 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6,47(3):487-492
[10] 李少敏,谢继萍,徐向阳,等. 穴位埋线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眩晕的近期效果[J]. 宁夏医学杂志,2013,35(8):693-695
[11] Juan SH,Chen CH,Hsu YH. Tetramethylpyrazine protects rat renal tubular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gentanmicin[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3):732-739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2.033
R
B
1008-8849(2015)22-2482-02
201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