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视阈下大学生兼职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015-02-07 08:25:52杨恺
法制博览 2015年19期
关键词:保障维权管理

依法治校视阈下大学生兼职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基金资助:2014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大学生兼职维权保障机制研究”。

杨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大学生兼职已然成为高校常态化现象,大学生兼职对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从大学生兼职的调查分析来看,大学生兼职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兼职与高校的管理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应当要建立大学生兼职管理和保障机制,规范大学生的兼职行为,指引大学生正确选择兼职岗位,保障大学生的兼职权益。从兼职岗位的供应,到兼职行为的规范再到兼职权益的维护,用法治的思维完善大学生兼职的管理与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管理;保障;维权

中图分类号:G647

作者简介:杨恺(1987-),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学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法学。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尝试与社会接触。兼职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尝试,越来越成为高校常态化现象。学校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涌入到兼职的浪潮中,大学生兼职是顺应时代发展产生,对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然而,庞大的大学生兼职队伍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因为兼职,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们的兼职行为缺乏有效规范,学生们的兼职权益更是令人担忧。为了规范高校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和保障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理念。课题组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就大学生兼职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和访谈,从而探索出高校在大学生兼职管理法治化模式。

一、大学生兼职调查与分析

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0份,回收率达90%。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92.35%的学生表示有过兼职经历。这与佛山市经济发展不无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兼职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需求高于生存需求

从兼职的目的来看,有18.82%的学生表示为了锻炼自己,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有14.12%的学生表示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有67.06%的学生表示以上两点原因都是。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将兼职作为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赚取生活费用。

(二)劳动密集型高于知识密集型

从大学生从事兼职的类型来看,发传单的比例最高,占到62.35%;其次是从事促销类的,占了46.47%;餐饮服务占到45.29%;学校勤工俭学31.76%。可见目前大学生兼职的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的职业,大学生选择的兼职类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三)兼职侵权现象较为严重

从大学生兼职权益被侵犯的比例来看,有51%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遇过侵权。从权益侵犯的类型来看,最常见的侵权行为是故意延长工作时间,占据比例是34.12%。有25.29%的学生表示曾经被拖欠工资,有11.76%的学生曾被克扣工资。

(四)维权行为缺乏法律意识

从行动上来看,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后维权行动积极主动。有60%的大学生选择与当事人或其他领导交涉协商;有15.29%的学生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有7.06%的学生寻求学校的帮助;还有3.53%的学生采用其他手段,如爆料等。只有14.12%的学生自认倒霉。可见90后大学生在权益被侵犯后都能较为积极的采取维权行动。

(五)高校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阻碍大学生兼职维权的因素分析来看,最主要是渠道不畅通。有44.12%的学生表示找不到维权渠道。其次,有24.71%的学生认为是维权成本高,另有18.24%认为缺乏有效证据,12.94%认为浪费时间。可见高校在兼职权益保障方面并未建立畅通的、低成本的维权保障途径,方便大学生维权。从二级学院在大学生兼职所做的工作调查来看有61.77%学生表示学院没有在兼职维权方面采取什么措施。然而从大学生对高校兼职保障的期望来看,93.5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维权保障机构。

二、大学生兼职与高校管理之间的矛盾

(一)大学生强烈的兼职需求与高校兼职岗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的兼职需求在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然而,强大的兼职需求却没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据调查,佛山科学院技术大学生兼职信息来源主要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渠道。所谓官方就是指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大学生们提供兼职岗位;所谓非官方是指大学生利用社会兼职中介机构或网络等渠道获取兼职信息。然而从目前兼职提供的数量来看,无论是兼职信息的知晓率还是兼职岗位的数量都没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二)大学生兼职选择的不当与高校兼职指引缺失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兼职的选择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兼职,没有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兼职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作用并不明显。第二,大学生在兼职时常常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本末倒置,为了兼职翘课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第三,大学生兼职的岗位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学校的严格把关,不能很好的满足教育的需求。第四,高校缺乏科学引导。从学校到学院都未对大学生的兼职选择上给予正确科学的引导。

(三)大学生兼职权益侵犯与高校兼职权益保障机制缺乏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校就业指导中心下属的学生服务中心是属于学校层面的兼职推荐机构。然而,学生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并没有设置权益保障部门。对于大学生兼职的跟进和保障工作处于滞后状态。当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遇权益侵犯,学生服务中心并不能担任起权益保障的职责。

三、构建高校兼职管理和保障机制

大学生兼职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与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兼职进行管理和保障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下足功夫,弥补目前高校管理和保障机制缺失。为了更加规范大学生的兼职行为,指引大学生正确选择兼职岗位,保障大学生的兼职权益,高校应当加快建立大学生兼职管理和保障机制。从兼职岗位的供应,到兼职行为的规范再到兼职权益的维护,用法治的思维完善大学生兼职的管理与保障。

(一)制定高校兼职管理和保障规范,让大学生的兼职行为有章可循

目前,关于大学生兼职行为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参与兼职的大学生不属于该法调整对象。大学生的兼职行为应该是劳务行为,应当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因此当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依据《劳动法》向劳动监察或劳动仲裁部门投诉。依据民法和合同法,大学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讲,诉讼的维权成本过高,超过该群体能够承受范围。最终他们只能通过调解、协商等缺乏法律强制力的方式来保护其权益。

(二)搭建高校的兼职供应平台,确保兼职岗位的安全

大学生兼职信息的供应是多元的,高校官方兼职信息应当是大学生兼职最可靠信息来源。因此,高校应当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兼职服务。第一,建立专门的兼职服务信息平台,为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岗位。严格筛选兼职机会,从源头上控制好兼职岗位的质量。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例如美国高校对在校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管理和帮助。

(三)成立高校兼职权益中心,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设立高校兼职权益中心,为大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第一,设立准入制度,严格规范监管校内兼职中介机构。对于学校存在的兼职中介进行摸排,加强监督。依托于严格的考勤制度,掌握学生动向。对学生参加的兼职行为都要予以登记和管理。第二,提供教育咨询,指引他们采用法律手段保障权益。前期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开设相关的讲座指导或法律课程,让大学生掌握兼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三,建立介入机制,为学生维权扫清障碍。高校在学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应积极介入,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为学生维权开通高效可行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崔蓓蕾.大学生校外兼职困境及其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09.

猜你喜欢
保障维权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维权去哪里?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6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杂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3
完美 打假维权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03:3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论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