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琳 蒋柯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 610041)
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专业化进路
蔡琳蒋柯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 610041)
文章从胜任力概念入手,论证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必然采取专业化的概念取向。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满足了专业化特征全部要求,同时,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专业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最终提出以个人主动的专业化发展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化胜任力概念的构成标准,并以此倡导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应该选择的专业化进路。
胜任力;高校教师胜任力;专业化;人才测评;心理特质
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是围绕高校教师在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工作绩效而展开的一系列综合性的特质分析[1,2]。尽管关于“什么是高校教师的胜任力”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回答,甚至在不同的解释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但是有关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内研究的热点议题[3]。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对高校教师胜任力问题展开了讨论。由于各自的研究习惯的差异、研究所依赖的基本预设不同等原因,不同的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形成的结论各不相同,几乎没有可公约的可能性。本文认为,这种情况表明当前有关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正处于探索性阶段,有许多关键的概念和基本命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检验和调整。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厘清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基本思路,并提出: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应该以教师专业作为立论的基础,将教师专业作为教师胜任力的定义标准。
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概念起源于管理学领域中的“胜任力”概念。胜任力概念的提出可以上溯到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首先提出了“胜任力”概念[4],他希望用胜任力来描述员工与工作任务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这种互动关系最终会体现为工作绩效的差异。但是,由于缺少进一步的理论支持,这个概念的提出仅仅停留在描述水平上,特别是泰勒并没有规定它与其他的临近概念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所以胜任力概念的提出在当时并没有产生更大的反响。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知名管理学教授麦克克里兰德再次强调“胜任力”概念在人事测评中的意义。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 《评估胜任力而不是评估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论文[5]。由此,胜任力概念重新回到研究者关注的视野中,在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中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议题。直到今天,有关胜任力的研究的成果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胜任力概念在20世纪初受到冷遇而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热捧,不难看出,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学科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科概念的提出一定要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规范的研究或评估方法作为支撑。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趋于完善,人事测评等技术趋于成熟,在这样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下,胜任力概念的意义才重新被研究者认识到。
胜任力被当作区别于智力的个体素质,并且它有明确的任务定向,即胜任力是与个体的工作绩效相关的素质。如麦克克里兰德的定义: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特质或动机特征”[5]。Spencer则把胜任力的概念定义为“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质的总和”[6]。这两种定义都强调胜任力是人的某种特质或某些特质的组合。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从行为的维度来考察胜任力。例如,胜任力是“保证个人能够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特征组合”,“这些行为的具体的、可以观察的、能证实的特征使它们能可靠地、合乎逻辑地被归为同一类别”。国内研究者钟理峰和时勘认为胜任力是指把某个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后来,麦克克里兰德在1994年对前期胜任力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胜任力是能够将高绩效工作者与一般绩效工作者区别开来的,能够通过可靠的方式测量的,包括动机、个体特质、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等因素在内的特征总和。”[7]这一定义覆盖了上述两类观点,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
进入21世纪,有关胜任力的研究开始分化为两个主流方向:一个是一般性的胜任力研究;另一个则是针对特定工作岗位的专门化胜任力研究。一般性的胜任力研究假设存在某些素质,它们会影响个体从事各种工作时的工作绩效表现;而专门化胜任力研究则强调某些工作的专门性,并且相信这些专门化的工作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应的专门化的个体素质以适应工作要求。高校教师胜任力就属于这一类专门化的职业素质要求。
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国内外研究者也表达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研究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人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是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另外一些定义则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知道的(知识)、能做的(技能)、信仰的(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但它并不指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或者,教师胜任力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高绩效表现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7-10]。
所有这些讨论都围绕一个概念,即“专业”。一般来说,高校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但这是否成为所有高校教师作为一个“专业”的基础呢?也就是说“高校教师”本身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专业化的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是否成立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提问:高校教师胜任力是否能够被定义为一种专业化的胜任力概念?如果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提问:如果高校教师胜任力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胜任力概念,那么它应该满足什么样的专业化构成标准呢?
高校教师胜任力是否应该被定义为一种专门化的胜任力概念?这个问题的根本是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否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即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否构成一个“专业”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专业”是指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够称得上是“专业”。和很多科学概念的定义存在分歧一样,关于“专业”概念的界定也是困扰研究者的一个问题。社会学家布朗德士曾经对专业的概念做出过描述,至今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定义。布朗德士对专业的描述是:
“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主要供人从事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从业者获得经济回报不是衡量他(她)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11]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的三个重要属性:第一,专业应该是正式的全日制(full-time)的职业;第二,专业者应该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是通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得来的;第三,专业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公众提供专门的服务[10]。社会学家更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成熟的专业应该满足的六项标准,分别是:
(1)专业是正式、全日制的,且通常是复杂的职业,并且是其从业者的主要收入来源;(2)专业成员的组织设定了加入的资格限制以保护从业者的个人利益,并设立章程或行业伦理规范以保障客户和公众的利益;(3)成熟的专业从业者必须经历长期的专门训练;(4)专业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5)专业从业者所服务的社会或客户群体认可其专业性的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从而导致国家为该专业设置一个特许的市场保护;(6)专业组织的结果是自治和相应的权威,自治的专业组织具有内部的评判制裁效力[12-14]。
在教育学研究的领域内,长期存在着教师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争论。从教师教育体系在过去一百年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化观念的演进历程[13]。首先,教师专业化观念的提出是18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科学发展的产物;到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思潮的影响下,教师专业化发生了向技术化的转变。行为目标、能力本位、系统管理的课程与评估、教学技术的训练成为这一个时代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小班教学”“微型课程”等教学模式盛行。对教师的要求也突破了学校、专业的限制,要求教师能够适应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发展需求。于是,教师的角色从技术化转向了非专业化。“面对提升教师素质的社会压力和‘反专业化’的挑战,世纪之交欧美各国都在寻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制度的重建。”[15]“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发表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报告,倡导21世纪“卓越教师”的新形象,这意味着教师教育与培训转向更高程度的“专业化”。正是在这个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化理念又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而国际教育界关于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探索也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积淀下来的。目前,国际教育界普遍采用利伯曼(M.Lieberman)的定义:
作为“专业”应当满足如下基本条件:(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无论是社会学关于一般性的专业特征的讨论,还是教育学领域内针对教师专业的专门讨论,我们都看到了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从上述标准逐一对比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满足成熟专业的全部标准,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专业”。既然高校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那么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就应该放到专业性胜任力的类别中。既然高校教师胜任力作为一种专业性胜任力,那么它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即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胜任力概念,它的构成标准是什么呢?要探索高校教师胜任力的专业性涉及到了从业者的个人素质研究,因此,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整体看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群体专业化到个体专业化,从个体被动专业化到个体主动专业化的过程[16]。前面已经讨论过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与整个社会思潮、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相关。而从群体专业化向个体专业化的转变则意味着专业化群体通过准入制度和专业制裁等方式来维持本专业群体的利益时,其利益诉求从群体需求转向了个体需求;而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向主动专业化的转变则意味着教师个体专业化进程中自身的主动性、自我掌控的要求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申继亮和姚计海通过对教师专业化进程的考察提出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心理学基础,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师的职业承诺是给予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与情感依恋,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和对教师规范的内化而形成的是否忠于职守的态度。”[14]其中包含了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种成分。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承诺越好,他们对自己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的发展预期就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能够持续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就越长。
第二,教师的知识结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1)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2)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3)教师能够顺利进行教学实践所依赖的知识;(4)广泛的文化知识。
第三,教师对自己专业化发展的主动规划。这项心理素质由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自主策略、自主行为和元认知等几个方面构成。在实践中,这几项内容又综合地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反思。只有当教师有反思的意愿与习惯,并且具有多层次发展性反思的能力,他(她)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起来,这三个方面代表了教师个体在自身主动追求专业化的过程中所必须体验或必须经历的心理活动[17-19]。可以这么说,只有教师的个体素质能够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他(她)才有可能胜任教师这样一种专业工作。因此,本文认为教师个体主动的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学基础正是教师专业化胜任力概念的构成标准。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给高校教师胜任力概念下定义: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是高校教师这样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对希望加入这个专业的个人提出的准入条件,它是教师的某些个人特质的综合,它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师的专业承诺、专业知识结构以及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动规划等方面综合性地表现出来,它所表现的结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直接关联。
通过界定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我们将高校教师胜任力概念定义为这个专业的准入条件之一。这个定义实际上为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界定了一条专业化进路(approach)。只有在这个视域内,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议题才能够得到清晰的标注[20]。本文认为,在专业化这个基本性的理论框架下,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必将成为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重点:
第一,通过强调专业性来提升研究价值。在专业化的进路的框架下,高效教师胜任力研究必定要强调高校教师作为专业工作的规范意义,即以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制定该行业的准入标准。一个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一方面是行业遴选人才的规范;另一方面,对于新入行者来说也起到了限定行业承诺、提升行业认同感和行业自豪感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在招募新成员时都会有一系列的考评,但是这些考评大多处于经验水平,依赖于考评者的个人经验或用人单位的特殊规定,而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行业仍然缺少一个公认的行业标准。
再者,在专业化的框架下,研究的重点是“高校教师的专业”而不是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在我们现行的专业理念中,“专业”描述的是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即学校里有“数学专业的教师”、“教育学专业的教师”等等。在专业化研究视域内,我们须要把“高校教师”作为一个“专业”来考察,只有这样,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才会体现出现实的价值。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引入标准化的测量技术。目前有关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多采用诸如: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以及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主要以经验探索为主,目的在于解析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结构特征。从专业化的现实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在遴选新员工时,或个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时,需要的是更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性的测量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取向量表,作为职业取向方面的经典工具,既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依据,也可以帮助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因此,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技术在社会需求的催促下,需要尽快完成从经验探索向标准化测评工具的转变。
第三,临近专业之间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将成为热点议题。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承担着确立“高校教师作为一项专业”,以及鉴别高校教师的职业专门性的任务。因此,研究除了需要考察高校教师胜任力本身的构成特征之外,还要探讨高校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与临近专业的差异。也就是说,研究除了要识别什么人适合做高校教师之外,还要能够识别什么人不适合做高校教师。
1汤舒俊.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高教探索,2014,6:162-166.
2汤舒俊,刘亚,郭永玉.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78-81.
3付敏,张璐璐.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教师教育论坛.2014,27(9),24-27.
4[美]史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 (第七版).孙建敏,李原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
5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hysiologist,1973,28:1-4.
6Spencer L M,Spencer S 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for superior performance.NewYork:John Wiley&Sons Inc,1993.
7徐鹏,陈俊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67-669.
8时伟.教师专业化的定位:观念与视角.中国高等教育.2004,11:74-75.
9张博.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4,3:104-106.
10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评测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1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12周榕.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评估体系建构:基于灰色系统方法.电化教育研究,2014,4:112-120.
13李放放,蒋柯.国外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者职业资质研究述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913-917.
1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15(1):31-37.
1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12-17.
16申继亮,姚继海.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3-40.
17秦世波.基于学生视域的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2-15.
18李志平.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3,4:54-55.
19郑洁.胜任力视角中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评论.2013,5:57-59.
20操太圣,卢乃桂.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53-57.
The Professional Approach on Exploration of Competence of College Teachers
Cai Lin,Jiang Ke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
This article had accounted the means of concept of competence,and thus argued a professional approach on exploration of competence of college teachers.As an occupation,college teacher should have satisfied the full need of its professional property,and at the same time,to improve college teachers’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level had became an urgent demand com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whole society.After having analyzed three stages of professional process,the article suggested that personal positive growth towards professional process should be regarded as for mational disciplines of the concept of college teachers’professional competence,and thus proposed a professional approach of that of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teachers’competence.
competence;competence of college teacher;professionalism;personal comment;mental quality.
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190009)资助
蔡琳,博士,讲师。Email:jiangke2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