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竹
关于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
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以时尚的情节、动感的表演与清新的格调,演绎了一个内容简约、主题多元的故事。
对于音乐剧的创作,一般认为应当简化故事内容,从而为音舞表现和观赏需求留出足够的空间。不过,倘若仅在艺术技巧和感官层面来扩大欣赏空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有限的。主题是灵魂,灵魂的高度决定了肢体可及的最高度。因此在考虑“怎样表达”之前,须先考虑“表达什么”,也即主题设置与安排。对于音乐剧的主题,笔者以为应以简约故事呈现多元主题,并与其中的核心主题彼此通连、交相辉映,形成众星捧月的大景观。
音乐剧之所以能成为当代舞台艺术中最热门、最有活力与潜力的品种,不仅因其综合性的艺术呈现,犹如“舞台上的电影”发挥出综合、独特之美;更因其多元化的主题设置,或具普世性,或有时代感,并与对应相称的表现形式相融汇,满足了当代观众多元的思想诉求和各异的审美需求。成功的音乐剧大多如此,譬如《狮子王》除了展示正义压倒邪恶的主题,更围绕这一主题展现了父子情、朋友情以及领袖应有的素质——不仅要有威严和勇力,更须具备仁慈与友善;又如《妈妈咪呀!》,在追求个性自由这一主题的周边,集中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多种子题,每个子题都源自主题,却又相对独立,配以或奔放洒脱、或婉转缠绵的歌舞,形成一个丰满的整体。
《我在你的未来》的主题设置,呈现了多元而又包容的理想景观。仅从剧名,便能感觉其丰富的存在。作为核心主题,可理解为“我的血液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作为子题,可联想为“我的工作在你的事业中”、“我的思想在你的创造中”、“我的爱情在你的感情中”……具体说来,全剧有对个性的肯定——即职场竞争虽然难免,但最终是以个性及能力的发挥,加上对事业的共同追求,实现了合作共赢的理想;有对事业的态度——即工作虽有脑力体力和高层底层之分,但每个人若能从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获乐趣,世俗的高低贵贱之念便可彻底消弭;有对功利的看法——商业和公益之争虽难调合,但依靠炽热的爱心、真诚的理解,人们最终放下了功利、消除了误会;有对爱情的礼赞——爱情虽是自私的,但真心终将战胜虚伪,奉献终将克服私念,有情人终成眷属……个人奋斗、彼此包容、互相支撑、共同发展,这些现象和问题,出现并纠结在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和脑海之中。该剧的创作旨归,就在于通过两个小时、六七场戏和十几个演员,将主题与子题如放烟花般缤纷有序地呈现在舞台上,令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各取所需。这正是音乐剧赢得最广泛受众及票房的应有作为。
然而,由于子题众多,若安排不妥很有可能或对核心主题产生一定的消弭、令人难以捉摸;或令核心主题的呈现变得孤立、让人觉得突兀。前者一般出现在主题前置并与子题同在之时,后者则易出现在主题后置而子题已经行半甚至结束之时。《我在你的未来》出现了后者的问题,让人觉得有些突兀。可以发现,主创者对献血这一核心主题的呈现(尤其是过早呈现)稍乏信心,于是希望众多子题起到将其带动与包裹的作用。可是,由于主题情节并未与子题情节完全黏合、共同发展,更缺乏应有的铺垫,所以被远远地拖后直至孤立了。这使全剧整体格局失衡,使核心主题缺乏层次感甚至发生偏离,也使子题发生溢出、情节游离的现象。另外,多元子题的呈现并未与多样形式的展示完全匹配,主创者对音乐、舞蹈、舞美形式的选择尚嫌单调,因而对全剧节奏的把握不足。
此外,全剧开场时一段表现白领上班挤地铁的群舞,虽精彩动人,但在叙事方法上显得传统,起到的至多是气氛营造和暖场作用,无论是对子题的显示还是对核心主题的暗示,都显得无所作为。类似情况不止一处,使主创者难以拿出更多时空去铺垫情节、交代关系,更难以从容塑造人物、编织矛盾了。
关于民营剧团与音乐剧
打造《我在你的未来》的,是一家成立仅有一年的民营剧团。虽然这家叫做“安可”的民营剧团联合了多方力量,包括多种体制机制、多种运作模式、多种生存状态的创演人员;但在印象里,由民营剧团为主体来做一台音乐剧,在上海还是第一次。由于创作难度、资金要求和实力限制,正处生长期的民营剧团往往对音乐剧敬而远之,往往把音乐剧的素材做成一台话剧,规避风险、寻求回报大、提升成功率。
经反复思考后,“安可”舍弃了稳妥型的话剧,坚定地制作了这一台有风险性的音乐剧。
笔者以为“安可”此举的意味,不仅是该剧的题材和主题适合于音乐剧创作那么简单,更因音乐剧正是近年来方兴未艾、并有望成为上海主流的舞台艺术形式。无论是全社会的观众定位、原创力的目标追求、新市场的测温试水,但凡遇到适合音乐剧的题材,都应选择做音乐剧。至于资金,不应成为限制上述追求的瓶颈。而民营剧团则更有必要对此加深认知、加快尝试。
经过十年以上的氛围营造、市场培育,上海已拥有全国最大最稳定的音乐剧观众市场,且其欣赏惯性正由国外引进音乐剧慢慢向国内原创音乐剧延伸。这既是一个极好的状态,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国产原创音乐剧须从一开始起,就将主题和艺术的高标,与观众需求、市场定位结合起来,即在思想上求共识、在情感上谋共鸣、在艺术上达精致、在市场上获认可。任何一种抢食蛋糕的浮躁心态、竭泽而渔的极端行为,都会戕害音乐剧艺术的真谛、搞坏观众的胃口、搅乱市场的秩序,最终祸及整个产业自身,一旦如此,作为以市场为身家性命、观众为衣食父母的民营剧团,非但不能幸免,且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民营剧团制作、经营音乐剧的突破口与增长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音乐剧既有大成本,也有小成本,两者能够互相转化。音乐剧除了应有小成本的“一席之地”、小制作的“半壁江山”,更可依据作品的可看度,来延展市场的占有度,完全存在投资、制作“从小变大”的可能,这是音乐剧制作的重要规律。民营剧团,尤其是其原创音乐剧项目,因实力、经验和市场的不确定等因素,应更多地从小成本开始做起,视创演的运行和市场的反映决定其投资和制作规模的停止、维持或扩张。
其次,音乐剧既有“大演员”,也有“小演员”,两者能够互相运用。此处的“演员”,特指主演,也泛指编导舞美等各路主创者。一台音乐剧的成本是大是小,往往取决于他们身上。民营剧团尤其是其原创音乐剧项目,因成本、规模和排演的不确定等因素,应更多地从“小演员”开始用起,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为他们提高能力、积攒名气提供机会。而这些,恰是“小演员”们最为看重的。如果一部音乐剧的成本能够实现“由小到大”,那么演员完全也能实现“由小到大”,包括演员自身的成名,也包括更多名演员的加盟。
其三,音乐剧既要官方之力,也要民间之力,两者能够互相补充。综观当前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制作,大多是在政府“看不见的手”扶持下的文化行为而非市场行为,运作主体多为国营剧院或艺术院校。民营剧团的进入,理应凭借小成本、精制作的音乐剧平台,尽力获取官方的重视与支持。不过,无论对以市场为主目标的音乐剧来说,还是对以商演为主行为的民营剧团而言,都绝不会过多和过长地依靠政府。民营剧团的音乐剧制作,始终要将创作理念和市场追求、艺术水平和观众反应放在首位,并努力谋得各种社会民间力量的参与。
笔者认为,健康发展的民营剧团音乐剧创制,将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题材、主题及艺术的呈现更为独特,更具开创性;二是成本控制和市场运作更经济而实用、更简洁而有效;三是票价更低、演出更频、周期更长、人气更足;四是具有上述三个特点的优秀之作,都具有成为大成本、大投资、大演员介入的素质和潜力。这正是音乐剧创作发展的规律性特点,早已被国际音乐剧界所证明,民营剧团自当基本遵循、努力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