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民间文化批评导论*

2015-02-06 20:21赵德利
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文学

赵德利

从民间文化视野对文学现象进行文化批评并形成学科理论,是中国社会文化改革开放和大发展的产物。20世纪世界范围内学科的交叉联动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的民间化倾向,促发了民间文化批评方法的出现。它既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现代化的创新,也是西方学术文化在中国的移植、融通后,建构中国本土文学理论分支学科之必然趋向。陈思和等学者的学理创建,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神话(原型)学等众多学科的交融与出新,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范式。这种既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又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批评模式,将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一、民间文化批评的提出与拓展

民间文化批评的形成既有中国文学的历史演化轨迹,又与改革开放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学人志向密切相关。可以说,历史与现代、西方学说与中国文化的批判式交融,为民间文化批评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条件。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自古“近”民间。不仅民间丰富的生活内容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生长土壤和发展的人文空间,而且民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及娱乐方式亦促发了作家文学民间方式的不断集成。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古代文学(小说)流变演化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民族启蒙与民族文化重建观念下的文学的民间方式的。

(一)文学批评民间理念的提出

“民间”一词在中国出现很早。民间的本意为人民中间。《墨子·非命上》:“执有命者,以襍于民间者众。”学术研究上民间、民间文化意指相对于官方的民众概念亦早有运用。但是作为文学批评的民间理论概念,应当是当代文学史学者陈思和先生的创建。

陈思和在1994年初发表的《民间的沉浮——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中,第一次对“民间”理论概念作了阐释。“民间是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民间文化形态是指在国家权力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①陈思和:《民间的沉浮——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我觉得民间在当代是一种创作的元因素,一种当代知识分子的新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②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1995年《上海文学》第10期刊登陈思和的《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现代都市通俗小说与民间立场》、《关于张爱玲现象》、《知识分子进入都市民间的一种方式》四篇文章,把“民间文化形态”转移到现代都市背景下加以考察。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③《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列举了“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的理想主义”等概念,分析了赵树理、周立波、李准、老舍、张承志、韩少功、张炜等人的文学创作,并把他们都归入“民间”的大旗下。和1999年发表的《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一文中,陈思和进一步对民间及其民间立场作出明确的界定:“本文所用的‘民间’,是指中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文学形态和价值取向。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民间’不是专指传统农村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其意义也不在于具体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方法。它是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作家把自己隐藏在民间,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作为认知世界的出发点,表达原先难以表述的对时代的认识。”④陈思和:《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陈思和的民间理念是依据当代文学文本提出的,具有当代文学批评史学的意义。然而作为一种批评范式,它还具有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成分。为了说明他的民间理念,他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广场和庙堂等概念,并且引证分析了赵树理、周立波、柳青等人的作品,以及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等创作现象。“根据西方人类学家的区分,文化分为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大传统为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它的背景是国家权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能力,所以常常以权力的面目出现(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包括钦定史书经籍,八股科举制度,纲常伦理教育等),通过学校教育和正式出版机构来传播的,而小传统是指民间(特别是农村)流行的通俗文化传统,它的活动背景往往是国家权力不能完全控制,或者控制力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带。”⑤陈思和:《民间的沉浮——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小传统概念的引入,使民间拥有了历史的和类群的时空内涵,更便于理解和把握民间理论的文化历史价值。

显然,陈思和论文中的“小传统”与“民间”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对应和转换关系。“民间”可用“小传统”加以替换,“民间”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小传统”的变型。⑥李丹:《一个关键词的前世今生——陈思和的“民间”概念的理论旅行与变异》,《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大传统、小传统本是文化人类学在分析或划分社会文化类型现象所做的理论概括。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他1956年出版的《乡民社会与文化》中,首次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著名文化学者余英时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阐述:“大体来说,大传统或精英文化是属于上层知识阶级的,而小传统或通俗文化则属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由于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根据的经验都是农村社会,这两种传统或文化也隐含着城市与乡村之分。大传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依靠学校和寺庙,因此比较集中于城市地区;小传统以农民为主体,基本上是在农村中传衍的。”⑦余英时:《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载辛华、任菁编《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陈思和的大小传统理论概念的使用与余英时的理论基本同义。但是陈思和将大小传统概念转用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于几十年习惯于阶级斗争和革命价值论的文学界来说,无疑是一种视界开拓和理论建构。虽然民间文化理论如同阶级斗争理论,也非文学本体论,但是,民间文化理论更接近文学的“人学”内涵,更符合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属性,更能展示民众(人物)的生活情态和文化心理。民间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过去的文学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文化批评是最切近文学本体的批评方法之一。

总体来说,陈思和是为文学史论而提出的民间理念,故其多文本分析证明而少理论阐发。但是作为一种批评实践,陈思和的民间理论无疑给当代文坛和学界注入了一股思想和方法论的活力,引发了民间文化批评和“重写文学史”的热潮。其思想理论与批评方法的贡献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民间的客观存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包含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已积淀为客观存在的民间精神;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的民间精神。这种民间精神是经过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选择加工的,因而其价值取向是相对明晰的。①参见王光东《陈思和学术思想的意义》,《文艺争鸣》1997年第3期。

(二)民间文化批评理论的拓展

民间文化批评在初期主要是一种批评实践活动,自觉的理论建构是在批评实践的基础上逐渐进行的。继陈思和提出民间理论概念之后,一批有识者相继发表批评论文,围绕民间、民间立场、民间精神、民间视角等概念提出自己的文本分析和理论阐述。王光东、蓝爱国、李咏吟、郜元宝、张清华等评论家、学者的书写,为民间文化批评方法添砖加瓦,筑建理论(体系)。

李咏吟在《文学的“民间方式”重估》中指出,文学继承有两大传统:一是民间方式,一是经典方式。思想上的对抗是民间方式与经典方式的核心本质。在呼唤“民间方式”的同时,我们更应呼唤文学的“清洁的精神”。②李咏吟:《文学的“民间方式”重估》,《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5期。兰爱国在《到民间去:90年代文学的主潮》中将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创作用民间倾向概括,他认为,20世纪初的新文人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新文人传统借助西方文化的启蒙与改良,最终被90年代的“到民间去”的文学主潮所取代。③兰爱国:《到民间去:90年代文学的主潮》,《文艺评论》1995年第5期。张新颖的《民间的天地与文学的流变:谈对抗战到九十年代文学的一种新解释》、郜元宝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和大地》、李继凯的《走向批判和民间的文学》等文章都是当时探讨民间、民间立场、民间方式等“民间”理论方法影响较大的论文。

稍后几年,尤其是21世纪之交的几年,民间文化批评蔚然大观,既有理论建构的论述,亦有单篇作品评论的加入,民间理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批评方法。南帆的《民间的意义》、丁帆、王彬彬、费振钟的《民间话语立场与“写实”的价值魔方》、赵德利的《土匪审美:民间权威的文化阐释》和《论二十世纪民间权威的审美特征》、王光东的《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蓝爱国的《意识形态时代的文化表情——当代“政治异质书写”与民间立场的关系》和《民间立场:通俗的话语分界》、于坚的《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张清华的《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陈爱中的《当下诗的民间性》、赵德利、曹斌等4 人的专题系列论文《中国小说的民间精神》④赵德利等:《中国小说的民间精神》,《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等等论文,不胜枚举。这些研究论文已经走出1994~1995年探讨民间、民间立场、民间方式理论概念的写法,而是在民间文化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层面,或总结几年来民间问题讨论的经验得失,或进行民间文化批评的方法论尝试,或进行学科理论的建构,推动了民间文化批评的发展。另外,杨经建的《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梁晓萍的《明清家族小说的文化与叙事》,李军的《“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朱希祥、李晓华的《中国文艺民俗审美》,曹书文的《中国当代家族小说研究》等研究专著,也在一个方面对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建构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其中,王光东是最有代表性的评论家和学者。

作为陈思和的学生和其民间思想的追随者,王光东可以说是民间文化批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和构建者。十多年来,王光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重要刊物发表《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民间文化形态与八十年代小说》、《民间与启蒙》、《民间的当代价值:重读〈九月寓言〉》等论文,出版《现代·浪漫·民间》、《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朴素之约》、《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民间的意义》等专著,对民间文化的阐释和理论构建引人注目。在对民间理论的阐释和进一步构建中,王光东延伸和细化了陈思和的民间理念。他的著述和创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纵向上,他在陈思和关于“抗战以后的文学史走向”的思路的基础上向前推衍,考辨了民间理念在五四新文学发端中的位置和意义,这使得我们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认识更丰富也更完整。在横向上,王光东认为陈思和所提出的“民间”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现实的自在的民间文化空间、具有审美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和知识分子的民间价值立场。他从审美的层面来阐释民间理念,并将它引入某一阶段和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延展了它的空间,从而展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面,而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民间。①周立民:《“民间”内外——从〈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谈王光东的民间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民间文化批评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不仅文学评论家热衷于参与讨论、批评、建构,有的学者亦提出相反的意见,对民间立场表示质疑。汤奇云和孔建平用《质疑“民间立场”》相同的标题分别发表质疑文章。②汤奇云:《质疑“民间立场”》,《文艺争鸣》2000年第2期;孔建平:《质疑“民间立场”》,《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直到2011年,依然有学者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倡导者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③宋剑华:《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暨南学报》2011年第2期。许多作家也参与到其中,或表达对民间理论的赞同,或表白自己的民间立场和民间写作。著名作家莫言就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白自己对民间的向往,宣称自己就是民间写作者。④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如果用一句夸张的比喻形容世纪之交民间理念的“走俏”,犹如语言时尚,文学界的各路高手都跃跃欲试,热闹非常。这一现象正说明民间文化批评的强大和影响深远。当然作为一种批评理论方法,它还需要文学理论与批评学界的持续建构,远非一个时段几个概念就认为“功成名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二、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建构

民间文化批评是基于文学创作的民间化倾向,运用审美的民间理论,对文学现象(尤其是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批评方法。民间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可以不断建构和丰富完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也必须是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理论范式,可以对文学的创作、传播和鉴赏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神话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及其交叉文艺新学科与民间文化批评具有部分相同或交叉的学科特质,可以为民间文化批评借鉴融合,成为开放体系中的一种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或要素借鉴。

(一)文学人类学的批评理论建构

文学人类学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相关关系着眼,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人类学文化研究方法具有批判性、跨学科性、边缘立场与实践性等特点,不仅能发现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也对包括边缘文化、少数族群和异文化的研究投注全球性与历史性的视野。它使文化批评不再局限于对文化现象进行伦理道德和哲理维度的分析,还从历史、文化、权力的角度揭示文化现象与历史传承背后所支配的权力、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以及本土文化自我再生的传承机制。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文艺学理论与方法,文学人类学与民间文化批评具有部分相同和交叉的学科性质。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文学人类学已经形成本土文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关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乐黛云有一个很好的概括总结。她说:“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应更加重视活态文学、多元族群互动文学和口传文学,充分发挥其融合故事、讲唱、表演、信仰、仪式、道具、图像、医疗、出神、狂欢、礼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从仅仅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式,走向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研究范式,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本土文学观。”①乐黛云:《文学人类学构建新的文学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 月26 日。具有深厚的跨学科比较理论视野的乐黛云先生的上述话语,不仅是20年来文学人类学的实践总结,也是对文学人类学用于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前瞻导引。

叶舒宪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融合神话原型批评,具有文艺学科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融合的特质。叶舒宪撰著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我国第一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教科书。②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作者将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知识打通和重构,为文艺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与综合性研究的方法。该书重点阐述文学的发生、文学的治疗、禳灾等文化功能问题,以及四重证据法,这些都具有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建构价值。

赵德利写作的《中国文学的仪式化审美范式》就是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仪式化审美还原的范式分析。其中把20世纪三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文学思潮特点归纳为“五四文学:民族启蒙与巫教仪式”、“土改文学:斗争理想与革命仪式”、“寻根文学:文化重建与世俗仪式”,尝试构建了民间文化批评的一种范式与实践。

(二)文艺民俗学的批评范式借鉴

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文艺民俗学是从民俗学的理论视角研究文学艺术的发生、发展,探讨文学艺术的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文艺民俗是作家文学的一种类型。作家对原生态生活文化的认知、选择和加工,使民间的文化转化为审美的文化,成为再生的民俗事象。它使文艺作品富含历史文化意蕴,具有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建构深层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是民间文化批评范式选择的重要源流。

三十多年来,文艺民俗学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文艺民俗学理论进行了积极的建构。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成果,是文艺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化批评)学科理论建构的基石。《过渡礼仪》③[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一书中关于人生礼俗的“通过”内涵的阐释,拓宽了民俗学与文艺民俗学和民间文化批评理论的学术视野,许多学者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国民俗生活审美,融构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范式。叶春生的《民俗美》偏重阐述民俗风情中的美学价值,陈勤建的《文艺民俗学导论》将民俗与作家文学结合论述,具有学科开创意义,赵德利的《文艺民俗美学》从生命美学的理论视角研讨民俗与文艺的同构化合及其在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张士闪的《艺术民俗学》专论艺术与民俗的审美同构关系,朱希祥、李晓华的《中国文艺民俗审美》借鉴当下研究新成果,具有文艺学科的理论构建和批评实践的自觉意识。这几位学者的学术探索,铺垫构筑了文艺民俗学的发展路径,对中国文艺民俗学学科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从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关系上说,文艺民俗学是最接近民间文化批评的学科理论,也是最能揭示民族民间文化审美价值的交叉学科。仅就“通过礼仪”来说,它既是文学与民俗同构的人生契点,也可建构“我—家—国”三位一体的象征范式,还因其“阴阳转换”功能而形成艺术超越的叙述基质。中国文学家族母题是近十年批评学界研究论述较多的论题。从家族——国家关系复合母题、宗族——民族命运母题、家族——阶级(政党)斗争母题等范式论述中,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及其人生“通过”、“转换”的文化心理。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和文学的文化基因,铸就了文学特有的“民间”。

(三)文学社会学的批评要素选择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创作和运行的学科。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反映着特定社会的风貌,内含民族文化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界翻译出版了一批国外的文学社会学著作。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阿尔方斯·西尔伯曼的《文学社会学引论》、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论》等著作,引起国内文学理论学界的热烈反响,推动了国内文学社会学的创建和发展。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滕守尧的《艺术社会学描述》、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徐岱的《艺术文化学》等专著,形成了中国文学社会学蓬勃发展的景象。

文学社会学对民间文化批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影响。当代文学社会学将“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形而下”的具体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追求实证化、社会化、数据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注重文学的社会生产过程及其社会文化心理,注重文学的民间社会效果等研究内容,拓展了文学理论与批评新的研究领域。对民间文化批评理论而言,这也是需要借鉴整合的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方法。

赵德利创用的“民间权威”和“乡里能人”批评范式,就是借鉴社会学理论概念对民间社会的能人和权威进行的新的文化批评阐释。权威(authority)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马克思·韦伯把早期基督教语汇的“卡里斯玛”(charisma)的神助天赋的原义创造性地拓展为具有原创性和感召力的人物。赵德利在社会学有关“权威”的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间社会的现实和文学创作的实际,提出“民间权威”和“乡里能人”这个理论概念,并对它作了学理界定和审美文化阐释,从而使社会学科的理论概念转化成为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

需要指出,除了文学人类学、文艺民俗学、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理论方法,民间文化批评的开放性学科体系还应当融入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方言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民间文化心理现象)、神话原型批评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开拓性建设。只要本着民间文化批评理论体系需要学科交叉联动建构的原则,对凡是有益的便借鉴、加工,熔炼成民间文化批评可操作的范式理论,就会使更多的学科理论方法成为民间文化批评的一种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或要素借鉴。

三、民间文化批评方法引论

民间文化批评是在多元融合的文化学和文艺学基础上形成的本土文学批评学科。它需要本着开放融通的审美精神,构建文学的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民间文化批评拥有自己的批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民间、民间文化、民间立场、民间视角、民间精神的理论概念和家族文学母题、民间权威和乡里能人人物身份评判,长子与长女、女神与女巫性别辨析,人生仪式的审美还原等批评范式。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民间、民间文化、民间立场、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视角等几个常用的民间文化批评关键词加以辨析,权作民间文化批评方法论引论。

(一)民间与民间文化

“民间”是近20年来文学界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批评概念。因为不同的作家在谈论创作经验、评论家在批评文本时用词旨意不同,所以其内涵也有差异。其实,“民间”词义是确定的,因为近些年来人们在运用它表述特定的思想倾向和价值立场时,总与特定的社会形态、时代背景、文化观念相联系,故而易于引起不同的内涵表述和意见争辩。

在民间文化批评范畴使用的民间有世俗生活和审美形态两种内涵。作为世俗生活的民间概念,是指社会生活的人民中间,或指与官方和上流社会相对的中下层民众方面。当今社会的民间,不仅指称民俗学、社会学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宗法社会及其乡村空间,而且包括现今城乡的普通民众及其生活文化。所以,民间既是对社会中下层民众身份的指称,又是对他们生活与价值观念的认定。民间文化就是在这个社会层面意义上对该群体文化的概括和称谓。

世俗生活的民间文化具有原生态自由自在的生活文化属性。它与原始生命意志的生存选择精神内在一致,真切地反映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原生情态,是所有哲学、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的生活文化基质。每一个社会时代所发生的与民众生活相关的事项,都会引起民间最为敏感的反应,成为民间社会价值生活的风向标与写照。可以说,民间文化自有其生存的法则,表现出自由自在的草根特性。它远离官方的法理的影响,能够逼真地再现民众的生活世相和情感变化。

作为审美形态的民间概念,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民间形态。它是作家依循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立足民间立场,自由表达其审美态度的场所。作家艺术家借助“民间”这个“公共空间”,本着审美建构和审美批判的态度,“自由”探讨民众关心的国家“大事”和生活“琐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家基于世俗民间又融合了审美理想所创作出来的审美的民间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既体现出一种草根性,在精神上与乡土大地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又区别于世俗民间的优劣杂糅,充溢着审美的情感和哲理的意味,成为中国作家为之追寻的文化空间和审美世界。

民间生活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民间审美可以有多样化的表达。不同作家对民间生活的选择、提炼和加工,必然使民间审美形态具有独自的类型风格,因而使审美形态的民间表现出多重的类型样态。作家越是贴近民间生活,其作品越具有民间生活的原生情态特性;作家的审美理想越具有哲理个性,其民间审美形态越显示出个性风范和类型特征。

莫言是当代作家中最具民间情怀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表现出明显的民间文化特性和审美立场。《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表现出他对民间生活的加工、提炼和个性抒写,对民间思想的理想表达,对民间语言的生动运用。莫言作品的民间性体现出他与“民间”的血肉联系,他对民间生活的深刻把握。他塑造的乡土英雄无论是农民还是草寇,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外寇的蹂躏,他们表现出了高密人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品性。在这些英雄身上,不仅体现出高密民间的热情、泼辣和洒脱的生活文化及其性格特点,而且涵盖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说,莫言的民间化书写是最具“莫氏”风格的民间审美形态类型。

民间文化是由社会普通民众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或三种类型。一是农耕民众创用的文化。民俗文化是非官方的民间文化现象,它的主体是中下层民众。过去尤指农民阶层,钟敬文先生称为民间文化,因为是他们创造和享用、传承了民俗事象。①钟敬文:《民间文化学发凡》,载《钟敬文学术著作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1页。二是城乡中下层民众使用的文化。它涵盖乡村民间和市井民间,包括模式化的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和当下使用的时尚文化(工业文明)。按照传统的文化分类观点,城市民众创造使用的文化叫大众文化。现如今已经难以与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泾渭分明地加以区分。三是审美创造中的民间文化。即融构了审美主体的理想与人格,经过了作家选择和加工的民间文化。它是一种契合了知识分子审美理想的民间文化。

审美的民间文化主要由三种要素构成,它们决定着作品的民间文化的“个性”与质地。一是民间生活及当下的生存状态。民间是一个变动不居、优劣杂陈的生活文化世界。生存高于一切,生存选择的功利追求是民众生存的价值取向,任何的社会变动都会激起民间的生存反应,做出自己的生存抉择。因此,每一个社会形态的生存状态都会使文学创作的“民间”、“民间文化”发生个性差异。二是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理想。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尤其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巨大转型及其阶层变化,使每一个作家都在不同身份地位上经验和感受民间畸变的生活文化,他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理想就成为审美的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要素也决定了审美的民间文化的个性质地。三是社会与时代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作为人们置身其中的特定时代和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所形成的话语情境,既包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言语交际活动的规定和限制,还内含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及其对群体成员的规范与约束。它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既规范着民众的言行举止,又制约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个性特点,因而也会影响审美形态的民间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向。

这三种要素层面不同,交互影响,合构成文学的民间文化,成为文人志士自由表达理想心声的审美空间。陕西文学的三个大家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生活经历不同,审美理想各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审美的民间文化也各具特点。《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崇高的理想和完美的道德的形象演绎,《白鹿原》是陈忠实反思民族民间文化、探寻民族文化走向的心路历程,《秦腔》是贾平凹标记乡村及其传统生活方式式微的“挽歌”。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深厚的思想,是他们在那个特定时代自由表达审美理想的共同特点。

(二)民间立场与民间文化视角

民间立场和民间文化视角是一个相互连带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所谓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文学的民间立场是作家立足民间文化视角,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表达审美思想时的价值基点。作家的审美的民间立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民间百姓的立场,它是融合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的“民间立场”,与作家的生活、身份、经验、理想及其对民间多重文化内涵的认知和取舍密切相关。

赵树理是一个人民艺术家。他的民间立场不仅是运用民间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而且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思考农民的日常生活,以文学的大众化手法夺取封建文化阵地以构筑新文学理想的场所。因此说,赵树理的民间立场是他在土地改革时代对农民的生活进行观察和反映的立足点与价值取向。正如孙犁的评价,“他的小说突破了此前一直很难解决的文学大众化的难关”①孙犁:《谈赵树理》,载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

所谓民间文化视角是作家基于审美创造意识,从民间文化的视野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反映的观察点和立足点,摄取和讲述故事的审视角度。换句话说,民间文化视角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民间生活素材、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传达技巧的选择、提炼、开掘和确定。它既内涵了题材、主题、叙事手法和艺术技巧的问题,又与创作主体的创作意识、审美情感和价值立场密切相关。它融入了主体的审美理想与人文追求,已不同于民间百姓的人生价值观念。民间立场与民间文化视角的区别是看待问题更加个性化,所持态度更加明确。

民间文化视角是一种非主流的边缘化认识角度,有助于作家突破惯常思维定势,获取独特的生活素材和思想情感。当作家们依凭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和文化语境认知选择了民间文化视角,从非主流的边缘的角度去领悟和透视社会生活时,就可能发现社会生活文化的丰富多样、生动多元的镜像:历史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方言俚语与书面官话等鲜明差异。这种对社会生活文化的多元认知无疑能促使主体超越自身意识的局限,体验和选择出民间富有自由活力、具有全新意味的人生内容,赋予作品以新异的审美品格。

今天的读者对沈从文湘西小说的钟爱,对白嘉轩(《白鹿原》)人格的认可和接受,对朱开山、朱传武(《闯关东》)男子血性的敬佩,与其说是作家对民间文化的认知与借鉴,不如说是民众对社会伦理和民族自信力重建的积极响应。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与人生理想的结合,使作家们真正从民间文化中挖掘出体现民间精神的人生事象,并与时代精神相连接,合构成自由表达理想心声的民间精神。这也如同巴赫金在分析拉伯雷作品对民间节日形象体系的创化时所说的,不是拉伯雷创造了这个体系,而是这个体系通过拉伯雷上升到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和最高阶段。②[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179、179页。沈从文、陈忠实、郭宝昌等作家对民间文化审美视角的选用和创化,确实把民间文化的审美意义和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民间文化立场和视角的审美效应。“这些民间形象帮助人们把握的不是自然主义的、瞬间的、空洞的、无聊的和零散的现实形象,而是现实的不断形成过程本身,而是这一过程的意义和趋势。”③[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179、179页。

(三)文学的民间精神

文学的民间精神是作家基于民间文化及其生存选择精神,融构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一种审美底蕴与价值取向。拨开民间生活的表象,透视民众超越生活苦难的方式,民间百姓以坚韧顽强、维系于千古一脉的生存竞争、文化选择和对生命永恒的企盼与追求铸成民间精神。生活与信仰、脚踏实地的生存实在和渴盼未来的生存超越可概括为民间精神的基本特征。

文学的民间精神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它既与民间精神的超越性有关,又与作家审美理想的超越性相连。“民间”作为作家独特的“精神”和“话语”资源,它使作家沉浸其中而回溯传统,既体验民众的生活苦难,又烛照人生悲剧的超越意义,使文学文本充溢着原生态生活事象的活力与生机,闪烁着哲理情思的光芒。民间精神的形成是民众集体在生活实践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漫长过程。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爱恨离合,虽然快乐和幸福感常常让人激越不已,但是,痛苦、孤独和悲剧感更让人寝食难安,透彻人生。原始人类自从产生意识活动,就在生存活动中不断累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欲望和认识,逐渐形成心灵的意识和理念,构成人类生命发展超越的动力。正是在不断激励自我,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生存实践中,才使民间百姓在遭遇人生苦难和人生悲剧的时候,不绝生存之志,坚韧顽强,苦度人生而自悦其中。因此说,民间精神是民众自我调剂和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是生存活动和生命活动的世俗表现。从其对生活苦难与生命局限的意义上说,它具有人类的普遍意义,因而也与文学艺术的审美超越具有同构性。

作家立足民间文化立场,以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理解和熔炼民间生活,使世俗社会的民间精神提升为审美世界的民间精神,成为民间文化视野中文学的审美底蕴与价值取向。作家的审美理想是对世俗社会人生的认识、理解和超越,既包含哲理抽象,又融合心理情感,具有思想家的境界。它因不同作家的文化修养和理想境界的个性差异而显示出水平的高低和作品的质量差别。因此,这种文学的民间精神,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区别,又起搏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脉象”;既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工程”,又具有精英文化可以接受的生命活动的内涵。

总览中国近代以来的乡土题材文学精品,可以发现民间精神蕴藉文中,成为优秀作品的精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他的作品中充溢的民间精神密不可分。沈从文、赵树理、贾平凹等不同时代的作家,也都与生养他的家乡的民间地气、精神筋脉相连。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创作具有浓烈的山野之风,民间之气。阅读她的《喊山》《地气》《甩鞭》等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种古朴自然、坚韧顽强的山地民风。这种山地特点既源自她生长于太行山区的生活经历和心灵浸染,也有她生命意识中对山地人民刚烈性格和人际温情的审美同构。因此,山民的朴实善良,迫于生存压力而促生的生存选择精神,在她的笔下被描绘成一种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自在形态,充满了活泼自在的山野民风。而这正是葛水平文学创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民间精神。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民间文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我们需要文学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我与文学三十年